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宋代,我国医药卫生法制得到了长足发展,统治者高度重视医药卫生的发展,诸如颁布专门的医药卫生律令、诏令;广纳贤人,整理医学古籍;兴办医学教育等,反映了统治者对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视。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保障了其生存与发展。这些措施不仅使得医生和医学的地位得以提高,促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统治者“急行仁政”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思想。  相似文献   

2.
唐代陕西进士历来受学者关注,依据《陕西通志》、新旧《唐书》等史籍对陕西唐代进士进行考证,以此为基础,分析进士地理分布状况,并从统治者、进士个人,以及官僚主义方面阐释各种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经》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对汉代的法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经》之所以对汉代法制产生重要影响,与先秦儒家对《诗经》的政治教化功能的高扬、《诗经》在汉代的广泛流传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汉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儒家化的开始阶段,《诗经》在汉代法制儒家化的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汉代统治者在立法、司法活动中,均引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相关内容,论述了我国医药卫生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制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根据《晋书》的有关载记,通过对后秦统治者的法律思想、后秦的法律内容以及后秦的司法制度的论述,较全面地探讨了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法制,并概括了后秦法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唐代惩治贪贿犯罪的立法严密而详备,体系严谨,内容广泛,超过了以往各代.唐初统治者严于执法,吏治澄清,但到了中后期,惩贪不严,统治者以权代法,法制废弛,导致贪污风盛,难以抑制.  相似文献   

7.
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是我国道教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虔诚的时期,在其三百多年中,统治者对道教都大力提倡、倍加尊崇。与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现世幸福、永恒生命和自由心境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同样也影响了唐代女性,从而使她们的诗歌和心灵世界弥漫着迷蒙的道教情怀。  相似文献   

8.
王修玉《历朝赋楷》受明代赋学思潮的影响而祖骚宗汉,但在新的背景下也表现出了对唐代和本朝律赋尤其是应试应制律赋的重视和推崇。王修玉的赋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初统治者重赋的文教政策对文学发展和社会稳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门当户对"的爱情婚姻观念自魏晋六朝一直延续到唐代,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等统治者大力打击门阀制度,使社会上不良婚姻风气有所改观.《游仙窟》中对士人才学、女子容貌的细致描写以及情爱场面的大胆描述,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爱情婚姻观念,由重视"门当户对"向"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并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敦煌本《百行章》看唐初的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法制思想,主要有两大特征,即仁刑恤典和厉行法制。对此,学者们多从正史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析。而从敦煌所出唐代蒙书《百行章》所述内容同样清楚地显示了唐初的法制思想的以上特点。这一研究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古重视食品卫生的监管,唐代政府注重法律规范,《唐律疏议》定有专条制裁食品犯罪.宋代统治者在此基础上强化行业自律,注重间接监管,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食品卫生问题上的症结。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的主要经验有:关注民生,践行民本思想;义利并举,培育食品市场;德法兼治,保障食品卫生。  相似文献   

12.
廖美玉 《东方论坛》2011,(6):87-101
在唐代统治者“开边”的大背景下,唐代诗人迈出了“浪迹穷荒”的步伐,并用诗歌展开了对边境的书写和对天下的想象。而这一书写题旨的开拓,有很大的成分缘自浪诗人们浪迹异乡的生命经验,特别是在边城绝域、殊风异俗的多重冲击下,产生传统与当下、故乡与他乡、自我与他者的多元交会。  相似文献   

13.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鼓吹和重视.道教作为发源自我国的原始宗教,自亦不能例外.该文以敦煌写卷P.2582号《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为考察对象,对该经的抄写与成立年代、该经与传世的《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及《洞玄灵宝道要经》的关系、该经在唐代前后产生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深人的探讨,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4.
“士为知己者死”最早见于《战国策》,随之成为封建社会里士人实现其生命价值的独特方式。战国时的“士为知己者死”,有重视钱财之交,高扬自我价值的倾向,这是战国之士重利思想和进取精神的一种折射。降至司马迁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对统治者的人身依附性增强,悲剧色彩更浓。随着阶级社会的灭亡,“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和行为也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15.
唐代佛教繁荣兴盛,佛经的大量翻译为其特征之一。由于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译经活动,所以唐代的佛经翻译往往供给优厚,组织严密。如,“贞观中,属玄奘西回,敕奉为太穆太后于京造广福寺,就彼翻译。所须吏力,悉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赞宁《宋高僧传》卷四《唐简州福聚寺靖迈传》)贞元八年智慧等西明寺翻经,“敕右街功德使王希迁与右神策军大将军王孟涉、骠骑大将军马有邻等送梵经出内。缁伍威仪。乐部相间,士女观望,车骑交骈,迎入西明寺翻译。即日赐钱一千贯、茶三十串、香一大合,充其供施。”(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唐洛京智…  相似文献   

16.
唐代中后期,在道、州行政体制的制约下,支郡刺史的权力大为削弱,由此带来地方统治局面的恶化。为了恢复对地方州郡的有效控制,唐代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提高刺史地位的措施,目的在于重新实现对各地的稳固统治,从而改善地方统治局面。总体而言,唐代提高刺史地位的努力虽然没有改变藩镇体制,但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其做法为五代北宋统治者所继承,并最终重新实现中央对州郡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唐代统治者较少歧视少数民族,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华夷一家、全国一体的观念,羁縻制度、和亲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唐代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唐代边塞诗是唐代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处理民族矛盾、解决民族冲突、实行民族统治的政策,真实再现了唐代化干戈为玉帛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自80年代以来,以科举制度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不断问世。如吴宗国的《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傅璇球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程千帆的《唐代进土行卷与文学嗽是其中颇具代表意义的论著。这些论著对科举制度本身及其某一侧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侯力同志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情有独钟,盘桓于这一领域已十有余年。近年来,其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系列成果频频问世。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的《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一书,便是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厚积薄发的重要成果展示。该书系统…  相似文献   

19.
官吏是国家政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官吏依法履行职务是国家法制确立的重要基础。唐代法律惩治官吏职守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犯罪,涉及到方方面面,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法律约束。文章拟主要探讨《文苑英华》中所收唐代判文所反映的唐代官吏犯罪。  相似文献   

20.
北朝包括五个封建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政权均为鲜卑民族所建。北朝统治者抛弃南朝汉族政权重玄谈轻法制的统治手法,重视法制建设并进行了大胆改创:创均田律,发展了封建土地立法;创流刑,使封建刑罚更加规范;罢门房之诛,使封建刑罚向轻刑化方向发展;改七等刑为五等刑,确立五等正刑的新刑罚体系;创重罪十条,完善了礼法结合;删繁就简,确立十二篇目的律典结构等。北朝法制改创成功之因在于:出身于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重视法制建设;重用汉族律学家;综汇秦汉魏晋法制优势。北朝法制改创对中国封建法律由秦汉的初创到隋唐的辉煌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