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论文认为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文学制度现代化的一种建设性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前,国家力量难以建立起现代性的文学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来,对文学进行调控和管理的制度性力量又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批评斗争方面。而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是文学制度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的一步,也是与前"新时期"文学活动真正断裂的开始。虽然由于"文学场"的结构有了质的变化,这种文学评奖面临众多批评,但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奖”与“文学”的关系必然会投射于文学评奖之上。同时,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学评奖的出现是与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因素紧密相联,而这些特定因素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文学评奖。在这两个方面的制约下相应地形成了文学评奖及评奖策略上的某种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群众推荐基础上的专家评选,来探讨何种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了对新时期文学的建构。提出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之间具有某种深层互动关系:一方面范围极广的群众推荐本身体现了新时期文学的民主化诉求,另一方面专家评选体现了新时期文学对专业化的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因而实际上,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对社会主义文学规范的重新阐释和建构。  相似文献   

4.
历来对茅盾文学奖的质疑多指向评奖标准和核心价值的种种缺陷,二者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研究亟需直面的理论课题。在价值论视野中,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中国作协为评价践行者的一种评价标准,它与茅盾文学奖的价值标准并不完全重合,具有调试的可能与必要。在国家文学制度的整体设计下,茅盾文学奖的价值体系是以主旋律为主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家国价值、伦理价值、理想价值的构造,核心价值与共适性价值呈现互融趋势。如此设计的合理性在于将文学提供独特中国经验的功用性置于显要位置,由此产生的主旋律引力使自由、发展、创造等超越性价值追求有了现实落脚点。此外,还给予艺术性标准以弹性操作空间,从评奖条例的修订细节到突破审美惯性的获奖作品均能反映茅盾文学奖对艺术创新的包容性越来越强,这也为接纳更多长篇小说家族的成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种客观的和历史的分析,以此来探索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的某些必然的和历史的因素.提出文学评奖绝非单纯的价值判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在国内文坛的不同类型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相应的某种特点,是文学场逻辑和文学评奖在文学场中所占位置的张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茅盾文学奖做了不少革新,评奖原则更贴近群众,评奖程序也逐步走向透明化、公开化.然而,评委观念的滞后以及奖项本身的艺术标准缺失,使得获奖作品无法避免“劣胜优汰”的现象,导致人们对这项代表本民族最高成就的文学奖逐渐失去应有的敬重.文章通过与诺贝尔文学奖和龚古尔奖等知名文学奖项的对比,提出“具有经典性的优秀长篇小说”的评奖新标准.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的兴盛使当下中国文学场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文学场内新的秩序规范却尚未建立。修改后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范围,目的是将这一新兴的文学形态整合到既定的文学秩序之中。评奖条例的修订意味着网络文学影响的扩大与地位的提高,但由于其评奖程序设置了诸多把关人,遵循印刷文学的游戏规则,并且评奖标准体现了主流审美原则与精英审美意识的优势地位,因此客观上限制了网络文学获奖的可能性。要有效地加强鲁迅文学奖对网络文学的引导,设立网络文学专项奖或许是未来较为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伤痕文学”书写受制于各种场域及场域之间关系的制约.权力场或政治场通过政治话语的规约对文学场起支配作用;文学体制场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下,借助文学政策、文学批评、文学出版、文学评奖等制度层面以内在“规训”的方式引导和规范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作者的使命感和对意识形态规约无意识的认同,使他们自觉认同于主流政治话语对文革书写的规约.  相似文献   

9.
在6月18日《中国青年报》上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洁非发表题为《应该有权威的文学奖》一文。文中说,自1988年全国优秀文学作品评奖中断后,目前在中国,全国性的正规文学评奖仅存一个为长篇小说设立的“茅盾奖”,除止之外,尚有大量的各地自行举办的地区性文学奖或期刊奖,后者由于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多年来,茅盾文学奖在深入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众多非议,主要集中在评奖制度的公正性、如何理解评选标准"最优秀"、茅盾文学奖是否具有文学史价值等等方面.笔者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学理性的辨析与批判,并对茅盾文学奖的未来研究提出期待.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它要求对文学作一纯粹先天的判断。文学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样具有交流与传达的基本功能。根据交流与传达的基本要素,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天普遍法则:(1)说不可说,必然是譬喻形容,而以警拔脱俗为上。(2)说不易说,必然是铺陈描述,而以尽而不汙为上。(3)说不能说,必然是隐晦含蓄,而以微而能显为上。(4)说不屑说,必然是绚文巧饰,而以夸而中节为上。文学不是非功利的,根据文学的言说动机,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验范畴体系。而文学范畴内部的概念中介性是文学逻辑演变的内在根据。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言说,所谓“魏晋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缺乏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学的“泛化”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 ,文艺学科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文章阐述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危机意识生发的原因 ,并力图提出有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什么"是文学界一直关心并力图加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和文学史研究领域,其意义和价值是有所不同的.文学研究应该注重理论创新,大胆地回答"文学是什么",以推动文学思想的发展;文学史研究则应该讲求实事求是,小心地考察"什么是文学",以描述文学发展的本来面貌,20世纪有关研究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中国文学史研究与文学研究都多少有些模糊了自己的研究对象,都多少采用了一些本该主要由对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得文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创新,而文学史研究又多了一些主观的成见.如果我们能够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适当做一些分理,鼓励文学研究者大胆进行理论创新,而不止于阐释前贤,同时也鼓励文学史家更多地尊重古人,而不要强迫古人服从自己,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面貌也许会有新的改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海外的汉语写作以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的状态,凸显了汉语语种文学的特性.世界汉语写作的演变轨迹与同处全球化、多元化语境中并已经得到世界影坛普遍认可的张艺谋的艺术创作路径吻合,都呈现一条从民族到国别再到语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到风光无限却寂寞惆怅的蹉跎老人,郭沫若的文学观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文学观念所包孕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作家创作才能趋于钝化,艺术生命亦渐萎顿。郭沫若所走的文学道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从胎动腹中到苦涩青春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一词的来源及演变,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个概念的情况,表明其理论内涵应该是带有阶级性质的思想体系,对此不能随意扩大,尤其不能与“社会意识”及“意识形式”相混淆。文学不应定义为意识形态,但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是文学在阶级社会中可能具有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翻译文学"研究是一门新学科,其本体认知和学科范畴属于新的研究领域。"翻译文学"是承载着异质文化特征,是植根于本土文化语境的文学形态学。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批评性研究,提出"翻译文学"研究已基本形成学界普遍承认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模式,但也存在分歧和争论。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学"的概念自50年代后期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在这漫长的时间流程中对这个概念的认识、理解呈现出不同的状貌,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后,更是有多种论调质疑此概念.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力图还原历史真实面貌,以利于该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导致“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成功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之互动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文章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外国文学和国语的历史、对文学本质认识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之互动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