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中唐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诗人的气质、风度、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其创作中也不可避名地染指新兴的世俗文化,其中包括民间的歌词、讲唱等.纵情声色既成为一种时代风气,余事为词的诗人遂一改传统的雅正做派,逐渐向后来放浪形骸的词人作风接近,这些诗人又成了最早的文人词的作者,"旗亭画壁"的雅事逐渐让位于酣舞醉歌的俗韵.中唐社会环境与作者的变化暗示出诗词之际变易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词的奠基时期。专业词人不多,兼职词人不少。不少诗人虽余事作词人,但由于他们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却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词。这些词,在不少方面开了风气之先。因此,研究这些开风之先的情况,对于正确评价唐代文人词及其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唐代文人自度曲不可掩据张璋、黄畲二同志新编《全唐五代词》所提供的最新资料来看,唐词作者有108人,  相似文献   

3.
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斌 《南都学坛》2009,29(6):59-65
北宋诗歌艺术精神与审美特质的形成与确立,虽然原因种种,但其中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本质者,则是因北宋诗人的"宗唐而变唐"所致。所谓"宗唐",就是以唐诗为典范向其学习,而"变唐",则是指借鉴唐诗的创作经验以创作出与其不同的美学风范之诗歌来。北宋诗人的变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为:初期,于模仿中初显精神;中期,执著而热烈的变唐;晚期,宗唐而变唐的高峰。这三个时期的变唐,既成就各具,而又特点各异,在北宋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心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盛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中唐隐逸诗人的"心隐"的剖析,揭示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走的是一条由"真隐"向"心隐"逐渐泛化的精神之路.  相似文献   

5.
曲江是唐都长安的一处胜景,它的盛衰与唐王朝的兴亡几乎同步,唐代诗人为它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在这些"曲江"诗中,诗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曲江当作盛唐时期那段辉煌历史的标志,赋予了曲江特殊的情感色彩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李益是唐代最为重要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在骨气顿衰的中唐时代尤其突出。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他边塞诗中强烈的功业思想、个人英雄主义、民族主义情绪和雄健刚劲、沉郁愤激的风格情调及其内在和外在成因。  相似文献   

7.
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间顺序,简要论述唐诗中各类女性的形象及其变迁,指出:初唐女性题材诗歌以描写宫廷女性的上官体、历史美女题材为主;盛唐时期,除宫廷女性题材、历史美女题材继续大行其道以外,思妇、怨妇、弃妇、征妇、勇妇题材盛行起来;中唐时期,由于战争频仍,有关思妇、怨妇、弃妇、征妇的诗歌题材更多更广,贞妇烈女及妓女题材也有所表现;晚唐诗人不仅关注女性的外貌之美,更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有唐一代,除男性诗人关注女性,写下了有关女性题材的大量优秀诗作以外,不少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从关注自身的角度出发,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相似文献   

8.
孟郊是中唐一位“苦吟诗人”。一般对“苦吟”的理解,是指诗人的反复推敲吟诵、字雕句琢。本文从诗人的悲剧命运及其诗歌文本中悲剧意境的创造出发,揭示孟郊苦吟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表现。指出:时代的需要与诗人的个人才能的冲突构成孟郊诗境的“苦”;中唐道德沦丧与诗人先验的道德理想的冲突构成诗境的“清”;以上两种冲突造成的诗人的悲剧命运和悲剧性格,投射于诗句和诗境,就形成了诗人的“苦吟”和“清词”。受伤的孤鹤的形象是苦吟的内质;“寒”与“不欢”是苦吟意境创造的根据;高古、峭硬和新奇乃苦吟的外在表现。孟郊的苦吟,开启了中国寒士文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唐诗文大家韩愈 ,在宋代诗话批评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人们结合历史时期诗学趣尚对其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评。这些论评 ,基本见出了韩诗在创作取向、审美及诗法技巧上的特征 ;同时 ,宋人对韩愈作为诗人的主体素质也有论及。这些都为后世诗学批评韩愈论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概括养料  相似文献   

10.
边塞诗是唐诗中倍受赞赏的代表性诗歌 ,它从盛唐的乐观昂扬经过中唐的幽婉感伤到晚唐的悲愤哀痛 ,每个时代都表现着特定的审美风貌。历来对边塞诗的关注 ,常着眼于盛唐和中唐 ,而忽视晚唐边塞诗。本文拟通过对晚唐诗人马戴的边塞诗及其审美特质的论析 ,以反映晚唐边塞诗的风貌。  相似文献   

11.
在唐王朝与日本交往的几百年中,除去官方的外交往来,日本来使与唐朝诗人也频繁往来。遣唐使团中有很多人本身就是诗人,来华一住就往往长达数年,他们有较多的机会与唐朝诗人交往,相互唱和,研讨诗艺,成为朋友,这对当时及后来的日本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中,王维及唐朝诗人与日本遣唐使朝衡结下的友谊堪称典范。朝衡在华生活了整整54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在备受厚遇的同时,与唐朝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罗隐,创作了大量的讽谕诗.这些诗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方式独特,突破了具有浓厚的传统儒家诗教观念的中唐写实讽谕诗的束缚,并弥补了其不足,推动了中国古代讽谕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贾岛无疑是一位创作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尽管有唐一代名家辈出,而贾岛挟数百首阴黯情调的五言律诗置身其中,算不上是一流的杰出诗人,但他在逆反和内敛审美心理主导下形成的独特诗歌气质,却为其在流派繁多的中唐诗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在后世拥有大量追随者。通过对贾岛审美心理表现的系统梳理,并结合诗人的经历遭际、师承交游、主导思想等,以求对贾岛创作个性的形成和创作道路的追踪作更深层次的剖析,反溯造就其逆反和内敛审美心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题画诗产生于何时,谁是题画诗的首创者,这个问题似乎已有定论。我国最早的一部题画诗选集——南宋孙绍远编的《声画集》,只收唐、宋两代诗人的作品,未见唐以前的题画诗。清代陈邦彦编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尽搜历代文人诸集,得题画诗八千九百六十二首,不可谓不完备,但也只是唐、宋、金、元、明五个朝代诗人的题画诗,并无一篇唐以前的作品。明代胡应麟在《诗  相似文献   

15.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唐·李白);"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唐·刘禹锡);"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宋·王安石)。吟诵唐代诗人李白、刘禹锡和宋代王安石赞美九华山的这些诗句,人们可以领略九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虽然仅有一百二十余首,但却影响深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于这样一位伟大诗人,自唐以后评论者代不乏人。因时代不同,美学趣味不同,评论自然是毁誉纷纭,五花八门。解放后,学术界关于陶渊明的一番讨论,广泛涉及到诗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取得可喜成果。我做为一个喜欢陶诗的读者,读陶之余,也偶或有一些粗浅的想法。这些零碎想法,涉及到诗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因自己学识浅薄,这些想法也很难出前人之外,只是作为读陶笔记、感想,写出来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7.
僧侣诗人的用韵往往会有出韵的表现而显得比较特别,这些出韵的表现常常是诗人受自己方音影响的结果.对唐末僧侣诗人贯休的诗歌用韵情况做穷尽式地考察,并参照《广韵》独用、同用的规定,统计其韵部通押的各种情况和通押比例,归纳出其诗歌的韵部.同时,就所得的韵部与中唐26部诗韵,晚唐僧侣15部韵以及宋代通语18部词韵的异同点进行了探讨.重点是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及诗人的方言,对诗人用韵中的出韵、特韵现象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这些特韵通押是有方言语音基础的,它们是诗人方音的流露,说明了僧侣诗人用韵常有以方音入韵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张志和是中唐著名的诗人、隐士 ,他的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道家、道教精神 ,但从未进入道教美学研究的视野 ,这在中唐文人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其“暂有”与“长无”的审美时空观、“玄真“的道性之美和审美心态的分析 ,展示其艺术化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边塞诗在唐代诗坛上闪烁着异彩,吸引了一大批唐诗研究者以极大的兴趣进行整理、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也开始注意去讨论中唐边塞诗,这是非常必要的。和盛唐边塞诗相比,中唐边塞诗确实具有独自的风貌。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唐边塞诗作者多,诗歌创作亦丰。据粗略统计,中唐存边塞诗五首以上的诗人约二十五人,共存诗约三百五十首。可见边塞山川、风习是为中唐诗人所喜爱的题材。中唐边塞诗之所以如此兴盛,除了唐代边塞诗所共具的创作条件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从时代看,中唐边患日重,引起朝野之士的密切关注,边塞战争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日常话题;从诗人的生活经历看,中唐以后,文人入幕成为  相似文献   

20.
金元诗歌变唐的特色与成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唐而变唐,是使诗歌形成自己风格与特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金、元诗歌的变唐,是循着历史的脚步而行进的,因此从总的方面讲,可用"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八字进行概括.金代诗人因变唐,而使其诗歌形成了三个表现在艺术方面的明显特点;金、元易代之际以元好问为代表的一批遗民诗人的变唐,则重点是"善学唐"于杜甫诗歌的思想与精神内涵方面;元代诗歌在初、中、晚三个时期之变唐,因时代不同而特点各异,并确立了其在诗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