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别号木鸡道人、紫阳道人,山东诸城人。他是清初文坛上较有影响的作家,一生著述甚富,诗、文、小说、戏曲等各种体裁无不涉及。作品有诗集《陆舫诗》、《椒丘诗》、《江干草》,《归山草》、《听山亭草》等;传奇《化人游》、《西湖扇》、《赤松游》、《蚺蛇胆》(亦名《表忠记》);文集《天史》、《出劫纪略》等;小  相似文献   

2.
丁野鹤是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戏曲家、小说家,堪称全才的文学人物。曾创作过“传奇十三种”,但存世者只有四种。以历史剧《表忠记》最精彩。塑造了杨继盛这个与权奸斗争的英雄形象,大大超过了同题材的《鸣凤记》;他的爱情剧《西湖扇》,是借宋金之战乱,写明清变革时的真人真事。“以一扇为纽带,以二诗为线索”,移花接木,构思巧妙,故事曲折,情节动人。《赤松游》剧表现了作者“功成身退”“消极避世”的思想,《化人游》是作者逃避现实之作,应该说是符合作者后期思想感情的。他不愧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文才的两代文学家。  相似文献   

3.
《照世杯》《闪电窗》的作者“酌玄(元)亭主人”在顺治十七年(1660)冬天与丁耀亢等人在西湖游玩,而据《丁耀亢全集》及丘象随《西轩纪年集》等记载,1660年冬天,丁耀亢与张慈、李渔、胡介等人在西湖游玩,则酌玄亭主人可能为张慈、胡介等人之一。“酌玄”在古代为“饮酒”之意,而张慈又写有一篇关于饮酒的游戏文章《南村觞政》,则可考“酌玄亭主人”为明末清初文人张惣。  相似文献   

4.
<正>杨方笙先生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文学领域里,他既写古典诗词,又写小说、杂文、文艺评论,还进行有关学术专题和潮汕历史文化的研究撰述,堪称多面手。出版有诗词集《此中人集》、《此中人续集》、《此中人再续集》。杨先生的三个诗集,有的以年代先后为序编排(如《初》、主续集》),有的按题材分辑(如《再续集》),但总的来说,像传统古典诗词一样,大致可分为感事咏怀、忆昔怀旧、记游揽胜、赏艺评文几类。杨先生凭着他长期养成的政治敏感和一颗警醒的诗心,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身边看似微末的小事,只要有自己的体悟,都成为他表现的对象。如《颂绿化》:"一碧能教气象荣,/十年种出众山春。/四周雄塞出沧海,/万里长城架绿屏。/黄水定须归大泽,/东风早巳度边  相似文献   

5.
<正> 张天翼是现代优秀作家之一。抗战初期他发表了《速写三篇》(《谭九先生的工作》、《华威先生》和《新生》),《华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篇,也是他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品。小说发表于一九三八年。当时,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广大人民,正进行轰轰烈烈的伟大抗日战争。但是,在这民族存亡的生死搏斗中,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评传     
<正>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1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6月回国,任中州大学文科主任,后执教于清华大学,曾任校长、教授等职。冯友兰先生1948年以前研究唯心主义哲学,其后逐步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者。他的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三松堂自序》等。  相似文献   

7.
<正> 南宋张孝祥的词,向来受人重视.但直至建国前尚无人为治年谱.宛敏灏先生的《张孝祥年谱》五十年代发表(《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四、五期合刊)后,于近年定稿问世(《词学》第二、三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10月、1985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宛谱》).经过订正的《宛谱》对谱主的生平、行迹、著作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考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主要检阅一九八九年以来《文心雕龙》研究的状况。对于一九八八年以前“文心学”的演进及发展,牟世金先生的《‘龙学’七十年概观》(载《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七年第三、四期及一九八八年第一期),李庆甲、汪涌豪先生的《建国以来〈文心雕龙〉研究概述》(载《复旦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总结,不必加以重复。总的说来,如果回顾四十年来的情况,多数人认为,从一九七七年开始,《文心雕龙》研究进入兴盛期,而到一九八三年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时达到高  相似文献   

9.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或《八仙出处东游记》,明人吴元泰著。 《东游记》是明代有名的神魔小说之一。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第16篇论及此书:“《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二卷五十六回,题‘兰江吴元泰著’。……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鲁迅所见的是《四游记》合刊本,他说:“今有《四游记》行于世,其书凡四种,著者三人,不知何人编定,惟观刻本之状,当在明代耳”。按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说,现存最早的《四游记》刊本是嘉庆十六年坊刊《四游传》本,此外是道光十年的《四游全传》本和小蓬莱仙馆《四游合传》本。换句话说,现存的《四游记》本都是清刻本。孙楷第又说道光十年坊刊大型本“似覆明  相似文献   

10.
《出刼纪略》和《问天亭放言》是丁耀亢的两种遺稿。前者是文集,是一些有关他自己身世的文章,主要內容,是记载明崇禎十五年清兵入犯和崇禎十七年李自成义军进入北京时,丁耀亢同其家属遭遇的情形。这时丁耀亢曾几次逃到海州附近的海岛上去,以后又回到家乡,所以他这一种文集,名之曰《出刼纪略》。后者是诗集,是一些古、律、歌、行等杂体诗,內容也与当时的时事有关。若从史料的价值上去看,前者就远远超过后者。这两种遗稿,是前几年我在青岛时,从一个朋友那里见到的一本抄本,因为里面有不少有用的史料,所以自己也就找人抄了一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作家当中,大概巴金先生是朝鲜人民最熟悉,最尊敬的一位.巴金在《关于<火>——<创作回忆录>之七》(以下简称《回忆录》)中说:“我小的时候就听见人讲朝鲜人的事,谈他们的苦难和斗争,安重根爱国志士刺杀伊藤博文的事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是我少年时期崇拜的一位英雄.”巴金继续谈到他第一次接触朝鲜人,是在1921年或1992年之际.他跟姓高的朝鲜人因学习世界语而接触了几  相似文献   

12.
夏完淳事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完淳,乳名端哥,原名复,明亡后改完淳,字存古,号小隐,别号玉樊、灵胥,松江华亭人。生于明崇祯四年,就义于清顺治四年。他虽然只活了十七岁,但英名不朽,且有多种样式数以百计的作品传世,千古罕见。十七岁,在今天才是高中二年级的年龄,可完淳以此弱龄,从军殉难,挥毫成篇,使众多享尽天年者自羞于地下。  相似文献   

13.
<正> 韩愈(七六八一一八二四),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是唐朝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有《昌黎先生集》四十一卷(为门人李汉所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人们对于他的籍贯却一直没有定论。较为流行的看法计有:昌黎说、邓州南阳说、修武说和孟县说四种。笔者认为,除“孟县说”以外,其他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有王炘同志写的《<卞昆岗>和<死城>是徐志摩的译作吗?》(后收入重庆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九月版《诗人徐志摩》一书。)文中写道:“经多方核实,徐志摩根本没有译过《死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贾植芳先生对于徐志摩有一定的研究,对其夫人陆小曼也比较了解,他就曾回忆说:《死城》不是徐志摩译的。” 其实,徐志摩确译过并译完了《死城》,时在一九二五年。  相似文献   

15.
<正>近读吴奔星先生辑注的《历代抒情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版),深为先生的才力胆识所感服,全书选目不囿名家,不袭陈套,很有个性,很有特色.但是,也不无可商榷之处.特别是把古诗《十五从军征》、杜甫的《兵车行》一并视作抒情诗,未免使人有燕鹊同巢之感,颇难令人接受.  相似文献   

16.
<正> 曾国藩字涤生(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严格地说来,他不是思想家。他没有系统的哲学著作。他的哲学著作主要是《答刘孟容书》、《书<学案小识>后》和《顺性命之理论》诸篇;一些片断的论述,则散见于书信和日记。但是,他的哲学思想贯彻在他的政治实践中,使他成为顽固的封建卫道者,镇压太平军和捻党起义的刽子手。他的虚伪的道德修养,在解放前的长时期里,也着实迷惑过不少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有成就的文学家.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大师.其戏剧作品现仅存四种:<化人游>、<赤松游>、<西湖扇>和<表忠记>,均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其戏剧作品能够反映作者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政治态度及对其身世的感慨.反映了一位封建士子在历史剧变时期的复杂心态.文章从文本与立意、曲辞与风格、题材与思想、表演与舞台等方面来探讨其戏尉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8.
《大雷雨》的作者阿·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呈举世闻名的俄国剧作家,是俄国唯一毕生从事剧本写作的人。他一生共创作了五十部作品,被誉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他的剧作使俄国真正“有了自己的、俄罗斯的民族戏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五幕悲剧《大雷雨》(1859),是他的代  相似文献   

19.
梅尧臣诗歌理论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梅尧臣(1002——1061),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安徽省宣城县双溪人。以诗闻名于世。他一生“少达而多穷”(欧阳修《梅尧臣诗集序》)。其家居生活甚至穷困到“妻饿儿啼无一钱”(《日自青龙呈谢希直》)的地步。但存诗二千八百多首。他的一生,是真正诗人的一生,也是清贫穷困的一生。他的后辈如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均对他交口称颂。王安石说:“我得圣俞诗,于身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金珠”。(《哀挽诗》)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东大学人     
<正> 张权教授(1957-),江苏泗阳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198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有:语用学、语法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试论指示词语的先用现象》(《现代外语》,1994),《英语动宾同源结构的语义、语用解释》)(《外语研究》,2000),《英语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结构分析》)(《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