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扩大中产阶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不清楚,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教条式搬用和曲解,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形成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在“部分先富”理论指导下,突破了平均主义,形成了收入分配的差距,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又逐渐产生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党的十六大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选择了扩大中产阶层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立足中国社会现状,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显著体现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基于理论逻辑,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大同社会”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底蕴,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和旨归;基于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经历了探索、转折与变革的历史阶段,其中蕴藏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规律;基于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形成了坚持制度设计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双向架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对实现共同富裕展开了系列论述和谋篇布局,为深化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作出了卓越的新贡献,具体包括对实现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新安排、对实现共同富裕丰富内涵的新解读、对实现共同富裕价值关怀的新阐发、对实现共同富裕机遇挑战的新研判、对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新谋划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学界就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就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及其辩证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在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条件下提出,以发展为核心,以高质量为衡量尺度,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质量与经济适度增长相统一,以及独特的发展指标体系,一系列发展战略保障等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表征。(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都要以共同富裕为基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先有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裕,然后是全体人民一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是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实现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高质量发展同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首先,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是富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进行;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其次,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结果;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最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高质量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发挥;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产生作用,共同富裕也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作用。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机制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实现共同富裕的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的内在矛盾运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机制,共同富裕内在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以国家为主的外在因素对共同富裕的干预和调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调节机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具有同一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人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贯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开启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全面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行动规范,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是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引,农业强国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稳固根基,推进共同富裕成为诠释执政党治国理政奋斗历程的最佳注解。劳动创造幸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绿色生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医养结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在共同富裕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最佳的人权表达。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遵循,扩大社会公众参与范围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路径,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方式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9.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思想,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共同富裕思想。主要表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依据,"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四个全面"整体协调推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布局,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落脚点,精准扶贫落地见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原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其实现途径是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和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结果。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以共同富裕为理论依据,以“部分先富”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途径,以东部先富带动西部后富的“非均衡发展”为特征,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特点。这一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思想、物质、制度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从理论上讨论过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贴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状况较低与发展不平衡的物质基础现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3.
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民族地区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依靠自我开发能力,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快速发展,尽早实现祖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从毛泽东关于沿海与内地关系的思想,到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与共同富裕的理论,江泽民关于我国东西部关系的战略思考,反映出我国三代领导人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都给予极大关注。这些理论和思想对缩小东西部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以及贫富差距过大主要是由初次分配造成的。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对此前实行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理念进行了调整,意味着我国收入分配理念将实现由侧重“先富”到侧重“共富”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是保证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关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对“先富”与“共富”以及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入手,谈及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以及在这些分配原则指导下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提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我们应积极探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领域效率和公平的最佳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并日渐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开发上 ,中国作了大量的投入 ,这在政治上 ,可以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稳定的周边环境 ;在经济上 ,对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促进 6国的共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实际体现。今后中国应主动及时采取新的对策 ,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切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开发的进程 ,实现次区域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在于投资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共同富裕",强调五大协调发展。这一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区别,又可称之为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浅析21世纪以来我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了地区经济繁荣;开展安全对话,实现了共同安宁;扩大文化交流,建立了文化共识.事实证明,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国家不但不构成威胁,反而是巨大利益和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认为邓小平“两个大局”和共同富裕思想是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渊源,党中央的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保证。并提出了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