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蔡梦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86-187
本文旨在理清“双导师”制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双导师”制下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检验,明确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园区链”是多个科技创新园区为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升级、园区功能升级而基于要素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选择地区布局,通过园区合作或新建园区的方式所形成的政产学研结合的跨区域、跨园区分工合作体系。“园区链”和“产业链”密切相关,但也有区别。地理区位条件、法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环境、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园区建设情况等是科技创新园区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园区链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为科技创新园区和园区链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 了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工业设计专业 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向实践倾斜”为专业特色,通过工业设计专题学习网站平台的建设 ,探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探索一条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 。   相似文献   

4.
基于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测控网络”是仪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少和学生基础差异大等问题,提出基于SPOC模式的“测控网络”课程教学改革设计。结合SPOC平台教学模式和测控网络课程的特点,从“测控网络”课程个性化教学内容、SPOC模式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构建基于SPOC平台的“测控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可以为高校实践类课程建立SPOC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结合生物产业、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从专业规范、办学思路、工程实践教学即考核方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探索了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改革以及师范类专业认证深入开展的时代背景下,面临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清晰、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幼儿园实际、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整合以及实践教学评价随意单一等问题,基于OBE“产出导向”理念,构建以培养学生保教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三级循环式”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加强校地深度合作和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以期促进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产业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分析“产业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经济学”教学创新要遵循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专业特色,完善教学内容,赋能价值观引导,开展实验教学,培养能力,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认识国情,学会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使学理论、知国情与懂实践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按国内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 ,试图在对工业设计创新的前提及创新的特殊性与工业设计教育理念结合分析的基础上 ,找到一条更为合理可行的针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设置的教育实践方案 ,更为强调“创新是知识的延伸”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叙述了国外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提出工业设计专业为适应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亟须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制订更为柔性的教学计划,寻求与企业的多层次合作,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应从战略角度加以指导,推动校企合作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及其技术体系,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专业群分为“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两大类。“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的课程平台、专业实训项目、技术师资及实验平台共建共享,共同培养跨职业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智能服务。以天津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为例,创建了“双主体双融合四级能力递进”赋能人才培养模式。从组织体系设计、课程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实践基地、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多个方面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赋能人才培养的实施与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发展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是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论文立足杨凌,放眼全省,着重探讨了产业园区建设对陕西省粮油产业发展、杨凌示范区二次创业和加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从杨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了园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以及园区运行机制、“三大”转移、园区规划、生态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农民培训、产业升级等运作方案;结合粮油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园区建设发展必须创新思维,强化领导;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聚集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物流和交通运输;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加大招商力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增长较为迅速,重大项目增多,产业带动效应初显,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转移重要平台的作用明显。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也暴露出工业支撑力不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经营环境欠佳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政府、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协调体系以优化产业转移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工业工程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和实践环节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实验室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必要设施,也是与理论教学相呼应的重要实践平台。结合工业工程的专业特点,进行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阐述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规划思想和实施方案,构建软硬件并重、面向现代专业技术、强调基础专业技能的综合立体开放实验平台,并对应规划基于CDIO培养模式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创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物流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难点。本文基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控制论的控制、调节、反馈等功能,探索建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四个维度论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内容与具体方法,旨在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思路,促进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面向物流行业发展需求、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专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在设计专业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分析,结合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教学的客观情况,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课题形式、存在的问题等几个重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由于电子商务行业本身的快速发展,理论与实践兼修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本文探索在高等院校建立以基于“TP”模式的、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机制,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一种可行的、成本较低的、易于实施的方案,并给出了该模式的运行思路,对该实践模式运行机制的探索与研究,将能有效地推广该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本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为例,阐述了发挥区域性校企合作优势,坚持工学交替,顶岗实践,实施春运、暑运短学期制和工学交替,定岗实践,实施关键岗位务实制的教学模式,并以模拟仿实工作任务为教学平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技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的背景下,针对五年一 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有问题,基于张雪门“行为课程”思想实践,凝炼“以儿童为本”“以民族改造为目标”“以行动为 重”“以重视生活为导向”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引,明确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构建专业课 程结构,设计多元课程实施路径,探索双维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专业是人才培养最基础的平台。针对石油石化安全生产的特点,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必须在“尊重生命价值”的理念指导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育教学路径,以“提出问题、主动思考、系统学习、实践体验、素质养成”五元为核心构建石油石化安全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凝炼出石油石化安全人才培养必须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实施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情景化、课程模块化、实训平台化、能力工程化、素质综合化、监控常态化的“六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法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