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遵宪是近代中日建交后派出的第一任参赞,《日本国志》是黄遵宪实地考察日本后所撰写的中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研究日本的专著。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为收回治外法权而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的评析,为清末司法改革提供了样板,推进了清朝司法改革的决策,并对中国近代司法改革方向和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季日本文明史作品的译介,是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和学堂历史教育推动下的产物;中国从日本翻译了为数不少的文明史著作,如《中国文明小史》、《万国史纲》、《支那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在学界和教育界都发生过重要影响;它对更新近代学人的史学观念,推进新史学思潮的深入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日本式的文明史编纂形式对近现代中国的史书撰写尤其是自编历史教科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读《近代中国十大灾荒》刘晓,林树中李文海、程、刘仰东、夏明方撰写的《中国近代十大灾荒》,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李文海教授主持的中国近代灾荒研究课题组推出的又一部专著。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认真细致的科学考证和全面深入的个案比较,是本书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省海宁籍的李善兰是兼通中西天文历算、撰述译著并称于世的一代数学名家,又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位数学教授,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发行了由沈渭滨主编的《近代中国科学家》(以下简称《近代》),其中第14节系杨勇刚、王少普撰写的《李善兰》,这是笔者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关于李善兰生平事迹介绍的最新亦最详细的文作。但细阅后发现其中尚存不少纰误,有些纰缪是转摘其它文作而造成的以讹传讹。故作此文,阐述拙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律近代化离不开法律名词的近代化,中国近代法律新名词主要是源于西方,取自日本。先进的中国人在取法日本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和论文,其中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成文最早,影响最大。在其《刑法志》里有大量近代西方法律新名词,近代中国人通过学习《刑法志》,迅速地掌握了近代法学术语,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传统法学的近代化。《刑法志》实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一块巨石。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最早的百科全书的编译工作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大英百科全书》的部分单篇长文译刊于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的中国学者通过日本引进了“百科全书”这一整词,并组织编译了第一套《普通百科全书》。近代百科全书之父狄德罗的名字先后出现于1878年的《法兰西志》和1882年的《万国通鉴》等书中,20世纪初的汉文文献中留下了不少有关狄德罗生平和学说的介绍。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前往重庆的日本人日益增多.他们对重庆的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状况进行实地考察,撰写了不少旅行游记.这些游记的作者,既有外交官员、实业家,也有僧侣和普通教师.不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来到重庆,但都是站在维护和扩大日本本国利益的立场,对中国内陆进行观察与想象的.通过解读这些游记作品,不仅能够再现近代重庆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且可以了解近代日本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对立的思考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长征出版社出版了由祝曙光教授独立撰写的《铁路与日本近代化———日本铁路史研究》。在这部21.3万字的著作中,作者集多年研究之心血,不仅对近代意义上的日本铁路发展史做了比较明晰的梳理,而且对铁路在日本现代化(亦即祝著中所谓的近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推进,有关高考制度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学术界发表 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虞宁宁博士撰写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 招生考试研究》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 长章开沅先生高度评价本书"内容丰富,积累深厚,功底扎实,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中国近代教会 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有一-定的深度".通观全书,它具有以下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由我院校友、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严昌洪同志撰写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一书,1992年9月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一书的作者,运用历史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以社会近代化与风俗的嬗变关系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1840鸦片战争以来,在西俗东浙和中国的经济政治变革的大潮之下社会风俗演变的轨迹。作者着重论述了古代风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西风俗的  相似文献   

11.
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北行记,在全民族救亡图存谋求复兴的时代主潮与西北特殊自然社会环境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全新的时代特征。广大行记作者将注意力首先集中于对近现代西北社会复杂社会情状的考察认知上,西北行记真实细致地记录了近现代西北地区民众生存状况之恶劣、社会政治之落后、民族宗教问题之复杂。行记作者根据实际调查所得出来的若干判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边疆民族地区同胞的生存境遇,对于现代文明的深切诉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东北、西北、西南及中东南都发展出各有特色的民族群体,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民族构成平台上,在进入20世纪风骤云谲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共同的命运中,中国各民族走向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认同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用一份半开放式问卷对221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大多处于积极状态;(2)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归属感、客观身份、自豪感、政治与政策、历史和地域等;(3)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客观身份、自豪感、地域、习俗、文化、历史和归属感等;(4)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双重身份的认同在某些维度上符合线性两极模型,而在其他维度上则更符合二维模型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4.
西南少数民族流传着无数创世神话,这些神话反映了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地、万物、人类来源的认识。用哲学眼光审视,这些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体现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西南独特的立体自然物候与多元的民族文化语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与各少数民族传统信仰、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文化传承、文艺娱乐、集贸交往密切相关,是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歌场运作规律是其文化承传的重要机制,对其文化认同及其社区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文化,创造性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可以满足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承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天的南岛语民族主要是由从中国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先后迁徙出去的"原始马来人"和从中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迁徙出去的"续至马来人",与当时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黑色人种进一步融合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国外自19世纪中叶就显现出搜求、比较、研究我国西南地区“苗人”分类体系的热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对彼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存在关注的盲点,资料收集尚有不少遗漏。作为新发现的文献,成书于150年前的萨默斯的著述应当被视为《百苗图》《黔说苗图》系列典籍在海外早期传播和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该系列典籍研究中对海外文献的最新补充,不仅填补了早前研究中遗留的一些空白,还为深入研究清代《百苗图》《黔说苗图》增加了一些新的历史参考资料。同时,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该系列典籍及其海外传播状况,不仅能为当代有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研究增添一些新的史料,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历史及其人群分类具有扩展和补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土主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主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村社保护神。西南少数民族的土主信仰绵延千年传承至今,在云南彝族、白族民间仍然盛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土主崇拜,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产物。土主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流播,是在历史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相互融摄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成分多元、民族文化浓厚,是我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典型区与集中区,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导向。在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必须始终坚持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教育,在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优化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环境、发挥西南地区高校育人作用和注重西南地区家教家风养成等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