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年,我赴福州专程参观了琉球国纪念馆和琉球墓园,留下了深刻印象,历史上琉球国与中国渊源颇深,曾为中国藩属。中琉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琉球位于中国东海台湾省的东北。隋时建国,即与中国多有来往。清光绪五年,日本侵占琉球,俘其国王尚秦,将琉球改为冲绳县。据史书载,隋朝炀帝杨广大业中(约公元612年),为求长生不老药,曾遣使者羽骑尉朱宽到海外,彼曾到过琉球,揭开中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琉球是中国东海中的岛国,明清两代,中琉之间形成一种固定的封贡关系。清康熙年间,汪楫充册封琉球正使,率团册封琉球国王,为中琉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对汪楫使团册封琉球的史实加以考述及对汪楫撰写的使录著述的评析,可以了解清初中琉关系的概貌。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间保持了五百年的宗藩关系。中琉两国的密切联系对琉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琉间的宗藩关系不仅是琉球政权稳定的保障,还为琉球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儒学在琉球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这对今天东亚地区各国的交往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琉封贡关系非常密切,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和朝贡贸易之外,双方的海难救助与抚恤也是重要内容。北至奉天,南至广东,都有琉球飘风难民所至,其中以福建、浙江为主。山东省虽然离琉球较远,但是对琉球飘风难民的救助和抚恤却不逊于其他省份。研究山东对琉球飘风难民的救助与抚恤,能够深化对我们对飘风难民问题的研究。同时,在中琉关系上,山东并非中心区域,对山东与琉球关系的考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认识中琉关系。  相似文献   

5.
琉球诗散论     
追溯中国古典诗歌载述和反映琉球的历史 ,重点论述明清中国诗人所写琉球诗发达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可以看出琉球诗具有浓厚的海洋气息和魅力 ,它拓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 ,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诗人们的创作水平。琉球纪事诗不仅可与史籍相发明 ,而且有时可补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琉球百问》是清代名医曹存心与其海外弟子、琉球人吕凤仪探讨医学问题的问答记录。它不仅仅是一本医书,还是中医海外传播的重要见证。该书相当程度地反映出清代中药方剂与中医治法、中药、中医典籍以及医术医德思想在琉球的流传情况,这是中琉文化长期友好交往的多彩结晶,也是洞察清代中琉关系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7.
明末滇人杨抡等人临危受命,出使琉球,册封其王。他们航经我国钓鱼屿(岛)等岛礁;记录了中、琉海界姑米山。但因文献不足,杨抡使琉之事几失纪闻。文章搜求逸文,考述其事略。同时,据实重申钓鱼屿(岛)自古即为中国领土之史实。  相似文献   

8.
明清政府派往琉球的册封使节所留下的使录中,记载了中琉关系、中琉航路、地理山川、航行事故等内容,其中有关钓鱼岛的记载,可以确证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一,不论以姑米山还是赤尾屿为界山,钓鱼岛均在其以西海域,不在琉球疆域之内,自然归属中国一方;其二,“黑水沟”(冲绳海槽)为中琉两国的自然分界,以“沟”为界,以水色变化为特征,钓鱼岛列屿与琉球群岛分属不同地质单元,从而从地质地理上证明钓鱼岛列屿归属中国。  相似文献   

9.
钓鱼岛自古为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与古"琉球"没有任何关系。资料已经确凿证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曾多次想建立国标占有该群岛,但迫于清政府的压力而没能实施,1895年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偷偷将该群岛纳入其领土范围。二战后在开罗会议期间,琉球归属第一次浮出水面,但由于蒋介石的失误,致使在《开罗宣言》中未确定琉球未来回归中国的定位。二战结束以后,中华民国政府也曾积极地主张收回琉球,这其中就包括了"钓鱼列岛",更在中琉划界问题上,提出以"钓鱼列岛"最北的"赤尾屿",作为中国与琉球之中方边界。但由于美国的教唆菲律宾政府提出反对,并以"台湾自决"相抗衡,致使风雨飘摇的中华民国,连退而要求将中琉分界线划在"钓鱼列岛"以外的想法也没能实现。这样"钓鱼列岛"就被裹挟到"琉球群岛"中,进而以"琉球"的一部分最后被美国所托管。  相似文献   

10.
读《使琉球录》有感于钓鱼岛之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34年中国明代册封使陈侃上呈《使琉球录》,使之成为最早讲述中琉海上自然疆界的人。"古人曰以远,青史字不泯",而今,在日本对我国钓鱼岛主权一直持有异议的情况下,再读陈侃《使琉球录》,以史为据,闻古而知今,主权问题上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的琉球国,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隋书》中即记有《琉求传》。中国隋朝(公元581-617年)时,琉球国始被称为琉虬。据该国1650年成书的用汉语自撰的首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问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也。”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俗文化符号承载着大量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历史记忆,对凝聚海外华人民族情感,唤起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价值。自洪武五年中琉建立封贡关系以来,移居琉球的闽人及其后裔不仅为当地移植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让福建的石狮文化在琉球生根发芽,对冲绳闽人后裔构建中华文化记忆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谢杰是明万历七年奉命册封琉球国王的闽籍副使。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勤政为民,鞠躬尽瘁。他的一生所为以及他所留下的诗文著述对数百年来的中琉友好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两季,中国皇帝共册封琉球国23次,派出正副册封使43名。历届册封琉球使臣大多著有使琉球录,内容涉及中琉关系、中琉航路及琉球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物产地貌、风士人情等等诸多方面。其中,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尤为引人注目。该书不仅内容丰富、旁征博引,且注重亲历考证、去讹存信。更为难得的是,该书图文并茂,诗意盎然,实为研究古代琉球社会及中琉关系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也是研究中琉航海交通的必备资料。  相似文献   

15.
日本吞并琉球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翔实的历史事实,阐明了中国与琉球的历史渊源,叙述了日本吞并琉球的过程,分析了清政府对日妥协以致丢失琉球的真相。  相似文献   

16.
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一文,以大量史证和法律依据.重申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揭露日本以武力非法占有琉球,欲再非法窃取中国钓鱼岛的无耻行径。事实上,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不但与中国往来密切,而且生活着大量中国移民。至今,这些中国人的后裔,依然在修着自己的族谱,建筑自己的中国庭院,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妈祖文化源远流长,跨越国界。由于琉球与中国的航路 险恶, 妈祖 信仰也逐渐深入人心。本文就妈祖信仰与中国册封琉球使臣两者关系为出发点,探究琉球妈 祖信仰的情况和源流。并试图从明清时期中国册封琉球使团祭祀活动,如修祀行香、言神请 封、扶持和建修妈祖庙宇等方面,借以说明中国册封琉球使臣对于琉球的妈祖信仰起到的介 绍和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东亚国际关系从“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型过程中,东亚外交话语体系依然奉汉文为尊。《使琉球记》《琉馆笔谈》《燕台再游录》等三种东亚使行录资料,生动而又具体地展现了清朝册封副使李鼎元、琉球文人外交官杨文凤、日本汉学家石冢崔高、朝鲜燕行使柳得恭等人“以笔代舌”的跨国交流与沉默外交,勾勒出空间范围涵盖北京、福建、琉球、台湾、萨摩等地的近代东亚外交生动画卷,廓清了首部中琉辞书《球雅》的来龙去脉。19世纪中后期“汉文”上升为近代条约的外交话语体系,彰显了汉字持久辐射力与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明朝初年,中国琉球之间建立宗藩关系的原因既是"华夷秩序"传统观念的影响,又是保障明初海疆安宁的措施。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与琉球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琉球间的宗藩关系秉承着自愿原则,对明朝琉球双方及东亚国际秩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琉球复国运动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琉球复国运动是琉球群岛的人民摆脱和反抗外来侵略、压迫、控制,争取独立的运动。从琉球历史的发展来看,1609年"萨摩入侵"、1870年代的"琉球处分"、1940年代的战后"琉球处置"、1970年代的"冲绳返还"是琉球与日本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琉球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琉球人民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长远看,琉球依然作为一个问题区域存在,其未来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