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首先对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然后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进行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人力资本评价中,文章结合某高校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工作业绩表现,确定出高校引进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波动率,并计算出人力资本的期权价值,该价值就是高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的主要参考值。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本评价方法在高校人才引进中的应用,将为高校制定引进人才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实物期权可分为基于收益不确定性的转换期权、基于收益不确定性的成长期权、基于灵活性不确定性的延续性投资期权;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多期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实物期权方法的运用增加了农村家庭投资决策的柔性,并能为其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当然,实物期权法的定价精确计算较为复杂.挖掘实物期权的具体简便的定价方式,帮助农村家庭深刻领会实物期权的内涵并做出更好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市场竞争、无风险利率对实物期权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标的资产和利率服从跳-扩散过程下的期权定价模型,获得了存在潜在竞争对手情况下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若忽视市场竞争、利率变化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将会造成投资项目价值的不合理估价,进而导致决策错误。  相似文献   

4.
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在人力资本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日益重要。文章借鉴期权理论方法,界定了人力资本复合实物期权的有关基本概念与特征;考虑到人力资本管理活动的多阶段特征,建立了人力资本价值复合实物期权评价模型;通过有效方法建立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直接为企业人力资本薪酬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依据,有助于充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项目评价的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指出了传统的DCF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进行项目评价的思路,分析了实物期权的基本特征以及与投资项目价值的对应关系,并探讨了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及其在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实物期权是在金融期权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它将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应用于实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和技术中,是一种新型决策工具。本文考虑到电力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将实物期权理论运用到电力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在对具体电力建设项目评价分析中,与传统的净现值法相比较,实物期权分析法可以根据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管理方案,同时考虑项目的战略投资价值,使建设项目的价值尽可能地显现出来,以使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项目运行的客观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在我国愈演愈烈.面对中国活跃的并购市场,如何能够合理、准确地进行并购定价,成为影响并购活动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定价方法,未对目标企业和并购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期权价值进行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估.而实物期权理论则肯定了资产和资源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有战略价值,从而为企业并购提供了一种价值评估的新思路.论文分析介绍传统定价方法缺陷.针对目前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应用中的不足,对并购中所包含的各种期权进行科学地分析,并建立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在并购定价中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8.
可以用买进期权和卖出期权两种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本进行定价,从而激励企业管理者努力工作。对买进期权,管理者处于买进期权的多头方,企业处于空头方,企业股票到期市场价格高于执行价格时,买进期权被执行,管理者获利,期权份数与每份期权的预期价值之积即是人力资本定价。对卖出期权,管理者处于卖出期权的空头方。企业处于多头方,持有卖出期权,预先支付给管理者一笔佣金,这笔佣金就是人力资本另一定价方式,即Black-M.scholes公式。此外,两种期权定价可通过期权份数相关。  相似文献   

9.
实物期权理论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的NPV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风险投资项目含有的期权价值,并且结合期权定价理论,建立风险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分析了实物期权理论在风险投资决策中两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实物期权理论更适于进行风险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跨国投资项目特点的分析,同时考虑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和汇率对投资价值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投资评价模型。对传统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扩展,使之更适用于跨国风险投资项目,进而可明确分析价值波动率与多个不确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实例分析表明,与传统期权模型相比,考虑了多不确定因素的扩展模型将更有助于把握投资机会、选择投资时机。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的价值是其定价的基础,体现在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实践中,人力资本的价值由于缺乏显现的指标信号及由配置主体认识的局限性而形成错误的配置等原因,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征。在对影响人力资本定价的两个核心要素——人力资本的价值性与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属性特征,选择与之适宜与匹配的定价策略,可以实现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对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及人力资本收益结构的有效安排。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人力资本定价研究成果,并在总结人力资本定价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本运动链的人力资本非货币价值测度思路,同时建立了实现这种测度思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研究时人力资本估价、公司治理、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的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相对价值评估与定价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陷入绝对价值度量思维而不能自拔的困境,提出了人力资本相对价值的概念;运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了人力资本相对价值评估模型,形成了按照中位扩展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本定价的步骤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小型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及价值计量的重要意义,运用期权定价方法及思想研究企业智力型人力资本计量问题,结合案例建立中小型科技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对2004—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部署力度总体上不断加大,政策内容框架逐渐系统化,形成自上而下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农村内部培育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基本脉络,关键政策调整包括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未来政策要重点着力于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完善乡村创业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长效机制、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保障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股份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及其确认、人力资本的价值与价值计量的研究,按“人力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创造的超额利润(经济增加值)”的原则,设计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进而探索不同类型人力资本股份化的实现方式,并建议利用期权股份激励创新型人力资本所有者。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组织的微观角度,基于系统的观点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指出人力资本总体定价的系统边界是组织中现存的人力资本子系统,定价的主体是组织所有者,客体是人力资本对组织当期利润子系统贡献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进而采用索洛生产函数和基于n人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法给出了该模型下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总体和个体定价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乡村环境治理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 PPP模式的引入为乡村环境整治提供了新途径。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对不同场景下乡村环境治理的三方(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民)共生条件进行探索,并结合现实案例检验基本结论,结果发现:PPP模式高度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管对达成多方共生非常关键;政府的有效监管、社会资本守约的交易成本和村民在环保治理过程中受益是三方共生的基础,而设计合理的惩罚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失职和资本方的违约动机,博弈结果将趋于三方共生。同时发现,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守约和村民参与恒不成立;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取决于参与的净收益,与受到的政府奖励无关。由此,可以通过改革乡村治理方式、加强政府有效监管、采取第三方定价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以村民受益为核心加快乡村组织建设、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措施,不断推进乡村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