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S村的个案分析,发现该村在村内路面硬化工程、自来水工程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供给等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公共物品外部决策体制所致。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完善公共物品供给方案执行机制,健全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视角下对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进行改革,对于优化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众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公平、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已成为我国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对各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进行梳理与总结,在分析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改革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经济学中,公共物品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被认为必须由政府来供给。科斯的《经济学中的灯塔》通过对英国灯塔供应的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挑战,提出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观点。本文在对科斯的观点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物品的产权特性,比较了在其产权界定和生产的不同方式。从而得出了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所应起到的作用。本文的最后将将这一讨论延伸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与市场职能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共物品私人自愿供给"理论表明:公共物品的私人自愿供给会导致供给不足,而营销渠道中,"公共物品"对保持竞争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运用博弈论,分析了营销渠道中"公共物品私人自愿供给"问题的特点,构建了博弈模型,求解了博弈均衡结果,探讨了均衡结果的现实意义,提出应从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创建良好的渠道沟通氛围、确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等途径来解决营销渠道中的"公共物品私人自愿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效供给公共物品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供给机制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文章认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基础就是公共物品提供的经济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改进的米切尔评分法,划分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利益相关者。以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公共物品供给为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出根据农村公共物品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有效加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对公共物品的划分,分别针对人造公共物品和自然公共物品提出了供给主体与管理主体的确立提出建议。通过供给主体多元化和管理主体明确化来实现公共物品有效(供需相契、供需平衡、品质提升)的供给,推动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性是评估公共物品供给效用的重要标准.制度性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它本身既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也对其他公共物品的供给有指导作用.基于苏南小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研究如何通过制度性公共物品的可持续供给推动各类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广义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与公共池塘资源三大类.萨缪尔森、布坎南和奥斯特罗姆等指出了广义公共物品面临的典型问题,如搭便车问题、排他成本问题、公地悲剧问题、融资与分配问题,并基于不同的物品分类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如纯公共物品理论、俱乐部理论和公共池塘资源理论.近期广义公共物品的研究重心转向了供给问题,政府供给、私人供给、自愿供给与联合供给及各供给方式的匹配与融合是广义公共物品的基本供给方式.研究表明,生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学科与公共物品理论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公共物品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突发自然灾害频发,突发的公共危机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公共物品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突发公共危机条件下公共物品的供求特点的变化的分析,来揭示危机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机理,最后再此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框架下的多中心公共物品供给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关键时期,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蒂布特模型是关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理论研究,其政策含义是政府要采取促进居民流动的方式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由于该模型所作假设的现实性较弱,其结论和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根据流动程度,可以把公共产品划分为可流动公共产品和不可流动公共产品两类,可以通过可流动公共产品的流动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中国目前在城乡可流动公共产品优化配置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缺陷和政府责任缺失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不仅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而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主体,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履行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加强农村重点领域的公共物品供给,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结构,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供给责任划分;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民主、科学的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保证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健全农村公共物品法律保障机制,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3.
在嵌入信息化、平台化和网络化管理组织技术中,公共物品供给是一个以价值链模态体现的多场域、多环节、多主体、全程化的协同合作整体治理创新体系和供给实践新形态。公共物品价值链是以满足公众公共物品需求和实现供给价值增值为目标,基于供给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和泛资源整合,构建的纵向环节及多元主体交互联结参与集聚的适宜性公共物品供给创新模式。与传统公共物品供给治理模式比较,公共物品价值链供给治理在生成背景、需求响应度、主体关系、供给绩效、供给方法和供给主体能力具有独特属性,具有公众消费需求导向、多维叠加流程、网络平台化组织技术手段、供给价值增值目标塑造和整体有机协同合作等特征,其治理生成效应表现在公共物品供给侧创新发展的整体性治理及协同机制、共同价值创造的价值链供给生态圈和差异化优势、公共物品供需匹配及无缝衔接的三重效应、效能和价值双重目标框架下的“三性”治理逻辑,可以通过利益协同、主体接点对接、需求管理及整体激励等策略实现对公共物品价值链供给治理的长效驱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但是,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传统的一元供给思维和以政府为中心的供给体制下出现了“高原现象”,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供给已经成为可能,而多元供给体制的建立必将成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过程域的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是有效实施公共物品质量管理和全面提升公共物品供给绩效水平的关键,针对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体系普遍缺乏成熟度评价问题,立基过程视域,设计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包括: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于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评价工作中,构建供给管理成熟度评价框架,划分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提炼筛选不同等级中的管理关键过程域,建立以实现关键过程目标为基准的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评价程序,并结合公共物品供给管理实例进行评价实验,获得供给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发现各层级存在的管理缺陷,为公共物品供给管理优化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出整体上的从东到西梯次性失衡以及区域间的同一地域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并存的犬牙交错的格局,这也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有关。本文通过对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描述以及这种不均衡状态危害的阐述,得出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的对策。通过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强化公共部门的支出管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合理把握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次序和寻求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等方式,实现公共产品的合理均衡供给。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不仅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于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农村公共品的内涵及外延、需求及供给的现状、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以及改革路径等方面对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早日实现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演进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演进可大致划分为萌芽、过渡、形成和延续四个时期,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供给模式、供给特点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与农村基层政权治理模式具有直接相关性。同时,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度的延续,其缺陷表现在:制度内供给不足、制度外供给主体缺失、供给与需求脱节等矛盾。据此,提出了对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供给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公共产品供求矛盾的一个根本原因。现行单向的决策机制、一元的供给主体和垄断性供给方式带来诸多弊端。创新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多利益中心决策机制、建立包括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内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机制和供给方式。法律规制中应赋予不同利益组织参与决策权,主体间供给责任分配。规制法律既有公法还包括私法,并遵循双重利益平衡和充分竞争原则。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物品在资源约束下具有需求的秩序性和动态性特征,而现实中的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不仅表现在供给总量的不足,而且在供给结构上存在严重的失衡。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供给体制”、“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政府职能划分不清等。因而,化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就必须改变城乡分治的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对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