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关纪实文学失实的诉讼和笔墨官司层出不穷。确实有人打着纪实文学的旗号弄虚作假、混淆视听,但除此之外,对纪实文学的文体特性缺乏认识也是引起诉讼和争议的重要原因。纪实文学的真实可从三个层次上加以认识:物质世界的本相;作者体验的真切和感情的真挚;读者的认同。客观性不是纪实文学真实的唯一标准,为实现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双重生命,一定程度的想象和加工必不可少。纪实文学可分为“完全纪实”和“非完全纪实”两大类,它们有着不同的真实标准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以《知音》为代表的情感纪实类期刊因纪实信息刊布失实而引发的与当事者之间关于隐私权、名誉权等的争执纠纷不断。这种办刊纠纷的性质源自情感纪实类期刊要不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问题,而不是办刊品位高低的问题。导致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对情感纪实类期刊的有效管理;二是媒介长期将以《知音》为代表的刊登软新闻的情感纪实类期刊归为“文化综合性期刊”,这无益于情感纪实类期刊对新闻真实性的恪守。从严格意义上说,情感纪实类期刊应属于情感新闻类期刊,要讲究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对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认识不到位和自身缺乏制度规范两个方面。解决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对策是:政府应致力于确保情感纪实类期刊不因采编成本上涨而削弱甚至剥夺媒体自我良性发展的客观条件;情感纪实类期刊应转变办刊观念,尊重新闻工作规律,改进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建立一支情感纪实类期刊独自拥有的以记者为主的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解读电视新闻真实再现的适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再现”手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在学术界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方面上,结合电视发展的需求,探讨建立在真实、适当的基础上的“真实再现”对新闻真实的适度解读,既能进行本质上等同于回顾式的口头解说,又可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充分发挥电视视听结合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4.
当代影视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纪实倾向,它表现在被吕新雨命名的“新纪录运动”纪录片创作中;在一些“纪实”性电影故事片;更多的体现在许多电视台制作的大量“纪实”类电视节目中。这些作品体裁样式、表现形式、手法、内在规律各个不同。但是它们却共有一种“纪实”观念:那就是对过于明显建立在观念上的主观真实的否定,希望去除人的主观介入;对原生态生活本身的强调和重视,力求忠实表现原生生活本来的状态和流程;并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摄影机(摄像机)记录客观现实的能力和一些具体的纪实手法试图达到一种对原态生活的“纯记录”;实现对“真实”的承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种纪实倾向就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在宣称其具有一种不可能获得的特质,以期获得一种普遍的叙述合法性,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后现代文化的怀疑倾向。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瓦解“真实”和普遍合法性的迷雾,不但在影视具体的制作手法上,而且在“真实”和“纪实”观念认识上获得了解放,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5.
真实再现的特点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再现是影视创作中一种新的虚构手法,它既不同于以往记录片对事件简单的"搬演"或"重构",也区别于通常剧情片所采用的虚构手段。真实再现的虚构要有证据,要求"间离效果",具有白描化、虚拟化的特征。真实再现存在局部暗示、场景重现和戏剧再现三个层次。它不但可以弥补创作过程中影像资料的不足,连接历史的断点,使叙述更加流畅、生动,还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空感,为尘封的历史、逝去的人物注入新鲜的血液,并表达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与情感。  相似文献   

6.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与媒体融合发展给传统新闻实践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新媒体应用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跨媒体传播技能,媒体融合和互联网思维则要求其超越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协调能力.重庆新闻学院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经过数年探索,构建了基于真实任务和真实评价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宣传部与学院的协同策划为特色,以专业教师与行业导师“1+1”联合指导贯穿始终,由学生自主组建项目组并实地完成真实采访任务,较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全面训练了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综合实战能力.在部校共建得以大力推广和地方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这不啻为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闻真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现实受众获取信息的本质要求。杜绝假新闻出笼需要媒体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绷紧防假弦,更需要记者"实","核实"是防假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真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网络新闻也不例外,虚拟世界同样需要真实。大量新闻失实导致受众对媒介出现了信任危机,新闻真实性遭到质疑。网络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形式,一时成为各媒体公信力受挫的罪魁祸首。那么,网络环境是如何影响新闻真实性?又何以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新闻学执著于“新闻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符合性和同一性,以致形成 “真实性”神话的新闻乌托邦。在哲学向度上,这是一种混淆“认识论真实”与“存在论真实”的理论错位。新闻真实只是一种叙事的真实,一种被主观性侵淫后的真实。新闻真实主观性是隐匿存在的先验主观性作用于传播主体、受众和语言的结果。正视新闻真实主观性的确然性,不仅不会否定新闻的客观性价值,相反,却丰富和拓展了新闻真实的理论内涵,也使新闻实践找到理论皈依。  相似文献   

10.
备受争议的纪实摄影定义命题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纪实摄影的属性。在外在属性"介入性"和内在属性"真实性"的互动共生中,可以看到真实并未被篡改,介入不等于干扰,以观看的方式进行记录,完成了纪实摄影以介入的形式表达真实的特质。真实在这里得到了延伸而不是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