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妇产科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许多法律问题。实习阶段可采取法律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建立妇产科实习手册、加强相关医疗法律法规考核等途径提高实习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规避医疗文书书写、患者隐私保护、履行告知义务等方面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医疗APP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患者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引入政府规制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研究发现:患者初始使用意愿、政府惩罚力度及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大小,对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具有显著影响。患者初始使用意愿处于中低强度时,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概率;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处于高强度时,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将增加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概率。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不正当收益的大小影响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的稳定均衡的实现,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可以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增加,抑制三方行为策略的稳定均衡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个人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和网络化社会,个人医疗信息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需要受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严格保护,但同时也要谨慎对待这类敏感信息的保护程度。既要使患者个人医疗信息得到妥善保护,又要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结合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国流通指南》的指导原则确定二者合理边界是当下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医疗关系是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方在治疗行为结束、医疗服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应严格遵守医疗服务合同的后合同义务,履行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注意事项的告知义务、保守患者病情隐私的保密义务及病人依法查阅病历的协助义务等。在司法实践中,应科学认定医方是否违反医疗服务后合同义务及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从而为患者利益的全面保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医学治疗、医疗康复、疾病预测和医学研究等多个方面,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生错误,致使患者合法权益受损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面临多种风险。如医疗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尚未明确;不良后果发生时法律责任认定存在争议;存在数据偏见和歧视,数据公平难以保障;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足;立法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医疗人工智能相关人才。面对这些风险,有必要明确界定医疗人工智能法律地位、明确划分人工智能医疗事故责任承担方式、选择适当数据样本及研发者以规避偏见、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人工智能相关立法加强全流程监管以及大力培养医疗人工智能相关人才,以促进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普适医疗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基于技术引发的医疗革命。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就医模式,拓展了人类的健康观念,促进了医患生态的和谐化,提升了医疗系统的效率,同时为有效应对现行医疗体系的重重困境指明了方向。普适医疗带来颠覆性医疗变革的同时,也将引起传统医疗伦理的冲突与流变:医疗隐私范围无限扩展、“医疗信息数字化”带来隐私泄露或被恶意利用、个体医疗隐私控制权进一步弱化、在线医疗纠纷和基于智能医疗系统的医疗事故责任难以界定、电子医疗ID引致偏见与歧视、医疗数字鸿沟和医患关系物化加剧等。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笔者发现具有扎实的妇科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根据这一学科临床特点,提高学生保护患者隐私意识尤为重要,现就对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保护患者隐私意识的培养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信息披露涉及社会稳定和民生安定。医务人员作为一线接触病情的群体,负有义务向患者本人进行告知,也有权向特定范围内的不知情者披露相关信息。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同时也肩负着保护患者隐私和尊重患者人格的使命。如何在有序防治传染病的同时兼顾保护患者隐私安全仍有待深思。文章分析医务人员披露传染病相关信息的言论自由和患者隐私的法益冲突,从基本价值建构、原则遵循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受的法益保护和克减方面进行义务设定,寻求二者矛盾之调和。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隐私保护越来越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亟须破解的问题和议题。智慧城市数据隐私保护困境主要体现为:数据收集的过度化、大数据处理的加密缺失化、大数据交互的泛滥化以及大数据隐私侵犯的可及化。智慧城市中的数据隐私保护困境的生成逻辑主要源于:城市全景监控与数据资源商品化的负效应、智慧服务吸纳隐私与数据处理黑箱化的压力、异构稀释隐私保护与数据隐私边界模糊化的挑战、隐私观念流变与数据保护基础空洞化的阻滞。走出智慧城市中数据隐私保护困境需要推进数据隐私保护法治化,健全智慧城市隐私保护的法治之维;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创新,建构智慧城市隐私保护的技术之维;打造多元共治的数据隐私保护体系,深化智慧城市隐私保护的制度之维,消解“知情—同意”框架异化的困境;夯实智慧城市的数据隐私保护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FOCUS-PDCA管理工具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从而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以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为主题的QC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找出不能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可行性对策,观察比较开展活动前后保护患者隐私单项满意度及门诊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后,一医一患一诊室比率由原来的82. 69%(43/52)提高至90. 38%(47/52)。同月患者就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单项调查满意度达到98%,同期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由原来的88. 9%提高至96. 6%,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开展QCC活动,医护人员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明显提高,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包括医疗人工智能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是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在利用数据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不被侵犯成为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刑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取决于它在调控技术发展中所承担的使命以及仅依靠其他非刑法手段不足以保护个人隐私的现状。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没有以隐私权为独立客体的法律条文,对隐私权的保护附属于刑法对市场经济秩序、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社会管理秩序的保护。这一路径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不能为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提供充足的制度供给。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刑法路径的构造,首先需要明确个人隐私保护刑法路径的立法理念,其次需要理性定位个人隐私的内涵,最后,以上述内容为基础矫正当前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美国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康隐私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和健全的健康隐私信息保护机构与组织来保护个人健康隐私信息,形成了其健康信息隐私保护特点,对我国个人健康隐私信息保护立法、健康隐私信息保护机构与组织的建立以及完善大数据条件下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使用规则等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对公众人物隐私应采取低标准保护;在公众人物界定上,应以自愿型公众人物为主;归责原则采过错责任,美国法中的恶意标准不易引进;在保护范围上,考虑公共利益、知情权等因素,并结合具体案情来界定是否对公众人物隐私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网络隐私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相关立法机构已出台具体法律、法规保护网络隐私,判例法也得到相应发展。尽管如此,公众目前可能并不清楚如何进行隐私保护,同时也会忽视网络隐私保护。至今,中国起诉网络服务提供商(OSPs)隐私侵权的案例数量有限,身份披露的保护规则也相当分散,不同领域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遵循着不同规则。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倒逼"隐私—搜查"相关法制的变革。首先,网络时代数据隐私的兴现增扩了隐私体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应继续甚至强化传统的隐私保护。法律在强调隐私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限度,警惕保护过度膨胀,应以风险视角的隐私观取代传统的保护视角的隐私观,情境式地规范判断保护的必要性与强度。其次,由于隐私权的宪法地位,隐私干预只能交由《刑事诉讼法》的搜查法制。在网络时代,搜查对象由有体物向系属无体物且可远程调取的隐私数据延扩,搜查构成应由财产基准向隐私基准转变。最后,由于网络时代现行犯的紧急情况可能表现为物理空间距离间隔的非当面性,更应实质解释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紧急搜查条款,以扩大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数据在变得更易获取、更有价值的同时,也比以往更加脆弱。相应地,有关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相关研究依然较为零散,一系列关键问题亟须探索。通过阐述消费者隐私悖论的形成与化解,梳理消费者隐私保护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探讨顾客、技术、企业和政府多元主体协同的消费者隐私保护路径问题,构建了消费者隐私保护研究的整合框架,并揭示出未来的七个重点研究方向:(1)辨析消费者隐私保护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构建隐私应对行为合理性的评价标准;(2)基于多个视角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隐私悖论的成因及化解策略;(3)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担忧影响隐私保护行为的条件及情境范围的深入考察;(4)进一步深入研究消费者隐私素养的衡量、形成及培育机制;(5)深入考察消费者隐私疲劳的前因与影响机制;(6)综合考虑各方责任与利益动态平衡,突出协同作用,深入挖掘多元主体协同的消费者隐私保护路径;(7)扩展消费者隐私保护的跨文化与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行法律中存在的零散、间接、重叠的隐私保护条款十分有限。因此,确立独立的隐私权符合中国社会和个体的利益,将会落实个体隐私不受干扰侵害的权利;将使广泛的个体权利获得合法的民事保护;将能发挥抑制和预防隐私侵害发生的作用;将会使法院审判变得更加简单和准确;具有化解冲突稳定社会的功能,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健全中国法律体系十分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18.
隐私保护的法律设计是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需统筹考虑我国数字产业的未来发展,平衡好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合理设计法律和政策尺度.借鉴隐私保护视角下,在数据治理中,美国、欧盟、新加坡的做法,提出完善我国隐私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文网站隐私政策制定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网络隐私保护政策是目前国内外网站普遍采用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自律措施之一。选择了100家中文“.com”网站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制定隐私政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目前网站隐私政策制定的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20.
"9·11"恐怖袭击之后,为获取恐怖活动线索,美国启动SWIFT项目获取欧盟公民的金融隐私信息,引发欧盟强烈抗议。欧美SWIFT项目争议产生的根源在于欧美金融隐私信息保护水平的差异。欧盟认为,美国政府从SWIFT组织获取涉恐金融隐私信息的过程中未能对欧盟公民金融隐私信息进行充分保护。为解决争议,欧美先后达成数个SWIFT协议,以在保护欧盟公民金融隐私信息和满足美国反恐需求之间寻求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