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各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发挥所长,充分整合资源,凸显了媒体联动的优势和特点。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联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产生的功效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运用媒介框架理论对2014年2月9日至16日央视报道东莞扫黄的19组新闻进行框架分析。研究发现,央视对事件的报道,总体上定位在依法治理色情嫖娼这一叙事框架中。报道凸显了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报道框架不仅十分契合法治中国这一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而且十分契合目前强调社会治理和反腐重要性的官方话语精神。但是,央视报道引发的负面舆论反应,也意味着在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媒体亟需创新新闻报道策略,拓展新闻报道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灾难对中国传媒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对信息公开条例精神的一次身体力行.我们看到.中国记者并不缺乏专业精神,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激发了传媒人专业精神的一次大进发.  相似文献   

4.
[提要]对于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媒介议题,我国主流报纸整体上采用了建设性的叙事框架,但样本媒体间的建设性情况却有所差异,在对策性叙事框架方面偏向有效方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样本媒体的建设性叙事框架有助于民众的积极心理建设,但在新闻实践中,建设性报道以传统的“自上而下”叙事为主,对个体关注较少,未能有效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建设性新闻并非只能谈“建设”而不能谈“灾难”,在气候变化报道中适当引入灾难性的叙事话语将有益于提升公众对议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媒体报道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中国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的一个里程碑,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的表现迥异于以往任何一次突发灾难事_件的报道,其快速反应、较强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情味和不顾危险、深入灾区采访的敬业精神,博得了西方媒体的高度评价.但是,当我们开始冷静、理性地思考这次地震报道时,不难发现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是新闻娱乐化阴影犹存,如渲染"朱坚强"以娱乐受众,炒作"范跑跑"而有失严肃;二是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受长期养成的习惯思维的左右;三是媒体人文关怀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媒介形塑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属性和社会化拓展在媒介与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出其特殊的作用.四川汶川地震的突发在媒介的公共表达上呈现出内外传播的共性与特色,灾难报道中的形象构建成为媒介形塑的诉求和现实成效之一.本文立足四川媒体对地震报道的地缘性选择和特点,从媒介形塑的作用机理出发阐述了依托媒介描述的公共表达在传播策略上的取向和作用,指出了形象传播的内外选择和形塑机制的蝶介作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卫报》四家西方主流媒体有关我国5.12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报道主体、报道视角、报道体裁及报道态度方面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框架分析理论结构包括概念系统、议题内容定位、文本结构三个分析层次,适用于探索社会公共议题的媒介框架。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的框架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建构一个多维的框架分析理论结构,检视近三年我国主流媒体雾霾议题的呈现模式。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较之财新《新世纪》较少采用"价值框架","科普框架"在媒体报道中占据大量比例,不同媒体对政府措施持不同态度,"党的新闻事业"和"专业主义新闻"呈现了较大的话语表述差异。这启示媒体应当在在环境报道中承担起责任,从"价值框架"、"主题框架"上完成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及相应的社会动员,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认识,讨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甬温动车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微博的传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挑战:新闻价值、把关人、新闻真实性、议程设置。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与新媒体的互补和双赢:以深度报道凸显新闻价值;监控网络舆情,提升把关能力;关注公众的需求,加强融合报道,提高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民族类媒体从业队伍具有较好地把握民族宗教政策,熟悉民族地区人文环境和受众的心理等优势,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上,较好地扮演了解疑释惑、引导舆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隐性损失、为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鼓与呼、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作用特殊等角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其自身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受人、财、物的限制,常缺席突发公共事件现场;采访困难重重;报道运行机制不健全;影响力有限等。作者结合自己在民族类媒体的工作实践,尝试性地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突发事件进行电视直播是信息时代人们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对突发事件的直播也最能体现媒体的新闻意识和综合实力。汶川地震是中国媒体首次全情直播灾难事件,开辟了中国电视媒体灾难直播的新时代。在突发事件的直播中要坚持及时快速、真实呈现、强化互动、巧妙引导等策略,以保证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发生后,大批新闻从业人员快速赶赴灾情发生的第一现场,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手机等一系列媒体手段将灾情信息真实、客观、快捷地传达给全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各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发挥各自特长,充分整合资源,凸显了媒体联动的优势和特点,信息发布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和全面,媒体联动的程度之高,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取得了突破,其中湖南卫视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该台以"娱乐崛起"、"娱乐立台",在冰灾、地震等重大事件面前,迅速实现"新闻转向",然而客观来看,常态新闻报道并不是该台的强项.重大事件频发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这是传媒影响力之源.在新的形势下,主流媒体要实现高端崛起,就必须打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影响力,必须坚持咬定"新闻"不放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是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涵的过程。在汶川地震后,媒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角度对汶川地震报道进行观照,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大灾害事件中的电视新闻报道,有着不可替代的信息流通及舆论引导价值.如果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于信息公开制度、直播常态模式、社会舆论引导等信息传播层级,催发了电视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突破性飞跃,则2013年“4.20雅安芦山地震”报道中的电视媒介从反应机制、报道能力以及资源投入等方面,均形成了全面超越态势,体现着灾难事件中电视媒体报道整体水平的又一次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 ,威胁民众生命的突发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极易导致谣言产生和社会的紊乱。因此 ,大众媒体应按照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 ,将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合理配套传播 ,才有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 ,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负面效果 ,才有利于控制谣言 ,安定民心 ,稳定社会  相似文献   

17.
媒体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起到信息传播、沟通和反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监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完全可以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密切关注。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科技新闻的预警功能,科技新闻的科学解释、舆论引导、稳定社会功能,社会公众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培训功能,科技新闻的科学反思、舆论监督功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技新闻应该及时准确,要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云南"3.01"事件发生后,分别属于中美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从分析样本中发现,《人民日报》将"3.01"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纽约时报》则认为这是一起中国维汉民族矛盾所引发的袭击事件。两报在报道中选择差异甚大的报道议题、关键词、图片、信源来印证和强化自身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报道呈现如此分野,与两报的价值立场和办报定位有关,《人民日报》以"喉舌框架"来报道"3.01事件",而《纽约时报》则以"冲突质疑框架"来审视它。《纽约时报》对"3.01事件"的报道固然有其意识形态偏见,但其多元立场、多种视点的报道框架与思路对中国媒体亦有启发,对于中国媒体提升对境外受众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对“9.11”事件前后海峡两岸主流媒体的有半报道的分析表明,中国大陆媒体立足于和政府立场的高度一致,注重报道和反映本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台湾地区媒体则用商业化的方式追求新闻可读性,注意捕捉戏剧性细节;两岸差别是不同的新闻体制和媒介运作模式在国际突发事件报道领域的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