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蔡襄人品书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品和书品是书法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对审美范畴。蔡襄的人品是其高尚的人格形象和典型的清官风度的具体浓缩,其书品是精到的“风神”书论与飘逸的书法风格的高度体现。蔡襄是典型的文人代表、书法家代表和儒臣清官的代表,他具备了中国古代清官、文人、专业书法家的综合素质,表现了古代书法文化人物知识、阅历、能力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察襄的人生与书法所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应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强力度的张扬,并应给其以合理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诗学把诗教置于核心地位,强调诗歌创作必须遵循中和的审美标准,其实质就是坚守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创作原则。朱熹很重视诗教对于诗歌创作的导向作用,他在阐扬诗教时要求作者存忠厚之心,抛弃激切的情感态度,力求词旨充实,词气温厚,气象优柔不迫。他在倡导平淡趣味的同时对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认为作者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平和浑厚之气为主体修养的目标,通过养气工夫,消除内心的乖戾,培育一种平和之气,进而使词气趋于平和温厚,主体的和气表现在作品上就呈现为雍容和缓的气象。  相似文献   

3.
宋代饮茶文化与蔡襄《茶录》樊如霞说起茶来,好饮其者不在少数,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荣。”然而真正知道茶的历史由来和蔡襄《茶录》的人,却为数甚少。拙作《略论蔡襄的政绩和评介他的著作与书法》一文中①,曾略有提及,但并未作较深入的研究,故在此拙文中...  相似文献   

4.
曹隽平的《抱朴求真》共四册,内容涉及书法作品、书法理论、艺术批评、收藏考据和采访交游等。其书法艺术作品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森严法度中呈现高雅,流畅秀逸中蕴含静气,表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细致、平和的静态之美。其书法理论宏观叙事与微观论证相结合,点面照应处理史料,让读者既能全面把握中国书法发展传承的宏观概貌,又能深入体察不同书家在书法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蔡襄是一位集诗、书、文于一身的典型的中国古代儒臣。他为人正直、忠诚,把儒家思想作为其言行举止的准则。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其提出的“唯取神气为佳”的“神气说”和他忠诚、仁义的处世态度。他的为人和书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书法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关纽人物。  相似文献   

6.
自瓯北(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一书给《三国志》的书法定下专门以"曲笔"替曹魏"讳败夸胜为得体"的"铁案"之后,历来有史界名家力主此说并为之张目,致播及社会人云亦云,信而不疑者甚众。然而,当我们平心细究《三国志》,发现瓯北给《三国志》书法定性为"曲笔回护"的论据是根本不存在、不真实的,其所得出的结论也因此是不可靠、不能成立的。研读《三国志》的书法是一个很严肃的事,需要尊重客观真实的历史和科学求证的严谨态度。不重视权威名人的研究成果固然是不可取的,而对他们盲目崇信同样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由于其散文的平正温雅而别具一格。曾巩在散文中表现出温厚平和、含蓄深沉的情感特征,既不同于欧阳修的深情绵邈、感慨淋漓,也不同于王安石的果敢斩截、刚直峭激。这种散文风格的形成与他在散文中表现的感情有很大关系。曾巩散文的情感主流是温和含蓄,很少激情洋溢,这是形成其散文平正温雅风格的重要物质前提。淡化情感、注重平衡式抒情或说理是他化解不平情感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书法创作史,从扬雄、许慎的“心象”说,到赵壹、蔡邕的“气势”说;从王僧虔的“神形”说,到孙过庭的“情形”说;从蔡襄的“神气”说,到刘熙载的“体用”说,可以看出,中国书法创作始终以“意象”为主轴,在“意”和“象”的适度范围内左右波动,形成了一个以形求神、以象表意的书法创作语言的流动曲线。书法意象语言可分为表形的“象”和表情的“意”。这里的线条、结构、篇章等,均构成了书法语言材料的集合体──“象”。因此,“象”是可视的,“意”只能通过“象”来体现。  相似文献   

9.
米芾、蔡襄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雄踞宋代书坛。蔡书冲和,米书豪爽,奇崛多姿,丰神各异。同是宋四家,九百年的今天,米书热潮不减,蔡书门前冷落。当我们回首重新审视他们的书法时,不难发现:艺术不是沿袭,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康熙雅好书法,并因其帝王的特殊身份而形成了一套以实用为本的书艺观.纵观康熙书论,他不仅借书法"摅适性情、泳陶清暇",更主要的是他想通过书法架起与汉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寻找一种文化认同感,实践其"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实现其文治之理想.  相似文献   

11.
王岳川的文艺美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西学"转向"中学"的过程,其核心是书法美学。在继承前人相关见解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颇有影响的"文化输出"思想,其核心也是书法美学,并因此实现了文艺美学、书法创作与"文化输出"的融合。王岳川书法美学的突出特色是大———博大、正大与强大。  相似文献   

12.
    
奥尔科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题记情到深处时,氤氲的雾气拂上双眼,瞬间,泪水肆虐而下,布满双颊,晶莹剔透。  相似文献   

13.
世以董狐、南史并称,同为史家直笔的典范。但其实质,董狐的“书法不隐”与南史的“据实直书”却是完全不同的笔法.据实直书是以真实记事为先务,因事实而寓褒贬,善恶自见。而书法不隐是史家记事不隐其道义,为表达史家的善恶褒贬而不计史事本身的真实.违背了“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的基本准则,实为任情褒贬之滥觞。后世误将董狐的“书法不隐”与南史的“据实直书”混为一谈:视董狐“书法不隐”亦为直书典范、良史笔法;这是误解了孔子所谓“古之良史,书法不隐”的评价。准确地说,值得赞赏的是董狐惩恶不避权贵的良史品质,而非董狐“书法不隐”的笔法。  相似文献   

14.
北派书法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初唐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需求,这为盛唐书风巨变提供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基础.盛唐以颜真卿为代表的书家们用新的审美观自觉或不自觉取法于北派书法,并将其法度化、儒雅化,创造出了恢弘壮美的盛唐书风.在此大背景下,进一步揭示了北派书法同代表"盛唐气象"的"颜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认为:山东及其周边地区的石刻书法是"颜体"形成的最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麻雯 《北京纪事》2014,(2):104-105
正2013年11月20日,为期5天的"三十而立——龙友书法作品展"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成功落下帷幕,龙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内第一位在荣宝斋举办个展的艺术家。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80后大男孩站在聚光灯下,既腼腆内敛又胸有成竹,既平和持重又满怀热情。此前,荣宝斋这座有着300余年历史的艺术殿堂从未为70后艺术家开办过个展,遑论80后。龙友却凭借纯熟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传  相似文献   

16.
    
我常常感动于这句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泪水,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只因为那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愁。  相似文献   

17.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文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者,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文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文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文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者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 学书即学做人,这是傅山先生毕生为此努力的方向,书法的完成也即是人格的完成,这是傅山先生最后的终结。正因如此,几百年来,傅山和颜真卿一样,都受到人们的爱戴,字字被人视为珍宝。“书法批评牵涉道德准则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颇有不少的例子,像宋四家的”苏黄米蔡”,其中“蔡”是蔡襄,还是蔡京,论者往往把人品因素牵入…”“欣赏书法即欣赏人格”(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相传秦桧的字也写得不错,但是,能传得下来吗?!,其他如前所说  相似文献   

19.
春水 《华人时刊》2008,(3):36-38
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刘润生,扬州江都人,幼谦,与人为善,敦实温厚。而立之年,业成。其为商,富而仁、达而济,知行于信义,感恩于黎民。那是一个冬天,一扇门,一个动而静的画面。他心情复杂地踏进了那扇门,紧张地说着早已在心里"走"了无数个来回的语句,汗水从他的额头渗了出来……言毕,他睁大双眼凝视着对方,良久没有说话,只是在不断地点头。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主要精力用在阐发圣贤之学上,他著述宏富、弟子众多,平生讲道之功目不暇接。然朱熹自幼喜好书法,凭借渊博的学识修养和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朱熹成功地构建了其理学家的书法理论。朱熹对书法的认识闪烁着真知灼见,对后世的书法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熹的书法声名远播,"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圭璧"。其书"意致苍郁、沉深古雅",为南宋著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