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曾巩后期诗歌以律诗、绝句为主。由于时代风潮、生活环境的影响,曾巩的心态更加趋于平和。在任职地方官期间,他脱离了书斋生涯和馆阁生活,有了更多时间接触大自然。在他所写的律诗和绝句中,体现出平实、清静、温和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苏轼的超迈放逸,不同于王安石的简劲果敢,也不同于欧阳修的温婉多情,平正温雅是曾巩文风最鲜明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巩散文的特色,与其说是语言艺术的成功,毋宁说是人生态度上的特点.可以看到,曾巩平正温雅的文章风格并不是孤立形成的,文章是其生命的有机构成,其创作风格必然与人生的整体态度相关联.因此只有将其文学创作的理念置于全部人生思考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文章风格.曾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儒学作出了合于自己人生态势的解读,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基本对应着他对儒学的思考,他的文章则是他的思考轨迹在语言上的对象化,也是他生命形式的忠实展现.  相似文献   
3.
"离骚"考辨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意前人主要有五种解释:遭忧;别愁;民心散离之愁;牢骚;歌曲名,然而严格说来这些说法都值得商榷。"离"的确切含意乃是背叛,它包括君父的食言、奸侫的排挤、徒友的变节、国人的误解等多个方面。韦昭《国语》"骚离"注:"骚,愁也。离,畔(叛)也",虽然不是针对"离骚"而发,但毫无疑问对我们理解"离骚"的含意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武汉都市题材小说以市场经济大潮为背景,塑造了大量武汉市民形象,细致地展现了武汉这一具体的市民生活场景和复杂生动的城市社会关系,表达了对城市发展的关注与忧虑,描绘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武汉城市生态图。这一生态世界的展现与作家的创作理念、艺术手法、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大的时代脉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由于其散文的平正温雅而别具一格。曾巩在散文中表现出温厚平和、含蓄深沉的情感特征,既不同于欧阳修的深情绵邈、感慨淋漓,也不同于王安石的果敢斩截、刚直峭激。这种散文风格的形成与他在散文中表现的感情有很大关系。曾巩散文的情感主流是温和含蓄,很少激情洋溢,这是形成其散文平正温雅风格的重要物质前提。淡化情感、注重平衡式抒情或说理是他化解不平情感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6.
“修辞”不仅是语法意义上的,而且是一种广义的文学性表达手段、方法和技巧。①池莉小说的修辞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幽默与准确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的巧妙转换,以及分析性叙述和比喻、排比的运用。池莉后期小说的修辞风格趋于厚重和理性。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由于平民讲学的风气被阻断,统治阶级又无心顾及下层百姓的文化教育问题,而在此时大兴的佛教从客观上担当了平民教育的任务。佛寺僧人在传播宗教教义时,也从文学、艺术等方面影响和教育了平民大众。  相似文献   
8.
曾巩曾在馆阁任职十余年,他的编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编修史书、整理古籍和校对金石碑铭的活动中。其编辑宗旨为叙录解题,传道说理;编辑策略为究其本末,考镜源流;编辑目的为记录史料,传世不朽。曾巩的编辑理念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