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关键。财务报告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顺周期效应是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加速器,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会计界则坚决否认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但承认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改进。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有效的计量方式,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在危机时期会加剧危机的程度.文章回顾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及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根据国情适度运用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实务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了报表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误解和误用,使公允价值计量备受质疑。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和可靠性。在难以克服公允价值计量固有缺陷的前提下,唯有回归会计视角,改进现行实务,提高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消除报表使用者信息理解上的偏差,才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监管理念调整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次金融危机、监管理念的调整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应深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在于:现行监管模式缺陷和公允价值固有特性结合使得金融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未能有效识别和抵制风险。因此,应调整金融监管模式;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增强信息透明度;采用可视化的披露模式披露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积极应对由其映射出的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最终拉开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帷幕,导致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成为全面有效地实施公允价值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通过梳理国内外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献,提出3个尚需探索和拓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热潮,虽然公允价值会计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在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历史成本会计仍然无法取代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为此,比较了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并基于顺周期效应理论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当前经济回升的推动作用。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发展的趋势,未来应用中,中国应正确认识并引导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顺周期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的历史经验,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并对公允价值的弱点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对金融危机分析和指责声中,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遭到广泛的批评,金融学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是此次危机的加剧因素,向市场传递了不稳定因子。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放大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公允价值会计本身具有的顺周期性不足以引起市场大的波动,原因在于外在的传导机制把这种顺周期性放大,二者的结合使市场波动加剧,使公允价值会计遭到前所未有的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复苏的公允价值会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对公允价值的滥用、误用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自身存在的顺周期效应等问题却阻碍其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遭遇“信任危机”的缘由,并通过对公允价值本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演变与实践应用历程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并趋利避害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致使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对非活跃市场的定义进行归纳厘清,分析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应用的功利性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遭受的诘难再一次演绎了金融界对其应用的功利性: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乐见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便转而抱怨、指责和放大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对此,会计界除了现有的应对和改进措施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并尽快将对企业自创商誉的计量和披露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2.
    
伴随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开始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成为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方式。在当前这场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原本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却被美国银行界认为是次贷危机严重恶化的根源之一。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属性,应通过加强风险教育,提高估值技术和模型风险监管,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等方法,减少公允价值计量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暴露出其固有缺陷,但目前仍不失为一种面对市场的、动态反映产权价值运动的最佳计量模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市场机制、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完善估值技术等手段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助推经济复苏与调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研究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的文献忽视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出售时点需要转回的做法,文章批判了已有实证文献研究直接用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的研究设计,这一研究设计错误解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或下跌的实证影响。为了准确考察公允价值的真实信息价值,文章重新选择了公允价值影响的度量方法,结合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产生与"转回",对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和薪酬契约文献进行重新检验。研究结论确实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论对准则制定机构及后续学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非会计界人士对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期间执行公允价值的指责。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浪尖"上的公允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在继续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会计处理时将产生巨额亏损。为此,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那么,公允价值是不是延伸金融危机影响的催化剂呢?金融工具的发展催生了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但金融危机是否会扼杀了公允价值呢?文章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32家金融类上市企业为例,对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项目进行分析,结论是公允价值的运用为大势所趋,虽然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它的一些缺点,但不应废除,且对其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从长期考虑应从准则层面规范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列报;短期内应解决我国当前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饱受争议,但在2009年9月G20国匹兹堡峰会,却呼吁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制定一条全球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并在2011年6月前完成趋同项目,似乎一夜之间公允价值没有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演变历史、公允价值内涵、特征及假设条件、公允价值面临问题等方面,探索公允价值计量背后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外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入手,分析该计量属性存在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新会计准则分析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企业合并中的运用及其对企业利润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