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危机、监管理念调整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次金融危机、监管理念的调整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应深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在于:现行监管模式缺陷和公允价值固有特性结合使得金融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未能有效识别和抵制风险。因此,应调整金融监管模式;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增强信息透明度;采用可视化的披露模式披露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因其“顺周期效应”而备受指责,其暴露的技术性缺陷引起了金融界和会计界的反思。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在于市场变化导致的计量非公允性和资本监管过度依赖于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非活跃、非流动、非理性市场计量的问题,着力优化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环境,并加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复苏的公允价值会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对公允价值的滥用、误用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自身存在的顺周期效应等问题却阻碍其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遭遇“信任危机”的缘由,并通过对公允价值本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演变与实践应用历程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并趋利避害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热潮,虽然公允价值会计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在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历史成本会计仍然无法取代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为此,比较了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并基于顺周期效应理论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当前经济回升的推动作用。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发展的趋势,未来应用中,中国应正确认识并引导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即金融体系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相互动态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增强的效应可以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引起或加剧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体系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研究表明,高杠杆、高度错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信息的不透明、高关联性及过度依赖信用评级等因素是影子银行体系强化金融顺周期性的催化剂.治理的关键在于构建逆周期性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实务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了报表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误解和误用,使公允价值计量备受质疑。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和可靠性。在难以克服公允价值计量固有缺陷的前提下,唯有回归会计视角,改进现行实务,提高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消除报表使用者信息理解上的偏差,才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有效的计量方式,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在危机时期会加剧危机的程度.文章回顾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及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根据国情适度运用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融顺周期性反映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动态的正反馈机制。金融顺周期性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等放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国内外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证实了金融顺周期性的存在。金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调控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金融顺周期性极大地增加了逆周期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如何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成为当前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关键。财务报告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顺周期效应是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加速器,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会计界则坚决否认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但承认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改进。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顺周期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的历史经验,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并对公允价值的弱点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应用的功利性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遭受的诘难再一次演绎了金融界对其应用的功利性: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乐见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便转而抱怨、指责和放大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对此,会计界除了现有的应对和改进措施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并尽快将对企业自创商誉的计量和披露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已有研究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的文献忽视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出售时点需要转回的做法,文章批判了已有实证文献研究直接用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的研究设计,这一研究设计错误解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或下跌的实证影响。为了准确考察公允价值的真实信息价值,文章重新选择了公允价值影响的度量方法,结合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产生与"转回",对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和薪酬契约文献进行重新检验。研究结论确实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论对准则制定机构及后续学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非会计界人士对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期间执行公允价值的指责。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饱受争议,但在2009年9月G20国匹兹堡峰会,却呼吁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制定一条全球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并在2011年6月前完成趋同项目,似乎一夜之间公允价值没有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演变历史、公允价值内涵、特征及假设条件、公允价值面临问题等方面,探索公允价值计量背后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伴随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开始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成为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方式。在当前这场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原本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却被美国银行界认为是次贷危机严重恶化的根源之一。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属性,应通过加强风险教育,提高估值技术和模型风险监管,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等方法,减少公允价值计量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暴露出其固有缺陷,但目前仍不失为一种面对市场的、动态反映产权价值运动的最佳计量模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市场机制、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完善估值技术等手段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助推经济复苏与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上市国家控股银行中公允价值体现的重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普遍使用,历史成本会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会计处理的需要,公允价值会计更符合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惯例。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统一要求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改变了长期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这样有利于及时、充分地反映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所隐含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加真实公允地揭示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信息,有利于增加市场约束和透明度,并能及早地发现和处理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市场反应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市场在短期内对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作出了反应,而对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没有作出反应。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公允价值在我国A股市场的决策有用性,同时提醒我们在准则制定和实践应用中要特别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从侧面说明公允价值不足以担当引发或加速本轮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盖地教授是我国税务会计研究的奠基人,开拓了税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先河。不论在教学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2009年6月9日,盖教授应邀来石家庄铁道学院讲学,笔者就我国开设税务会计课的起因和历史、所得税会计、会计准则导向、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等当前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对年轻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访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