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督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典型区域之一,也是目前基督宗教信仰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基督宗教传入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时,教会大都采取了"建教堂、办学校"的传教策略,使得基督宗教宣教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影响了部分西南少数民族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今天,基督宗教仍对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产生着一定影响,需采取措施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2.
李提摩太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传教士之一.他的传教策略经历了从原来的“街头布道”向“寻找上等人”的过渡,其转变即发生在山东传教期间.在此期间,山东、山西等地发生了严重灾害,这给李提摩太提供了千载难逢的传教机会.他在通过报纸向晚清士绅宣介上帝的同时,也巧妙地对咄咄逼人的基督教文化进行包装,向儒家文化低头,从而打动了帝国境内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上等人群体,这使李氏成为近代山东丁戊奇灾中的最大赢家.李提摩太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基督教对儒教的妥协和退让,其实质却是“以退为进”,其目的在实行文化上的战略转移,这一举措为他以后走上传教的康庄大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启蒙”“救亡”的时代大潮下,儒家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占了上风,基督教文化无可奈何地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基督宗教曾多次传入宁夏地区.近代以来,天主教"圣母圣心会"和新教"内地会"在宁夏进行了长时期的传教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借鉴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改教时试图保持原有的社会资本和宗教资本,应用这一命题对传教士在宁夏所面临的传教阻力、传教策略和传教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李提摩太最早将《西游记》较为完整地介绍到西方世界。在宗教对话成全模式之下,李提摩太虽然对以大乘佛教为代表的中国宗教表现出更加宽容的气度,但他仍然坚持基督教信仰的优越性,故而其翻译也都打上了深刻的基督教烙印。作为李氏唯一的一部文学译著,《西游记》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李提摩太一生的宗教理想,这无论从他翻译《西游记》的动机和意图,还是从他对《西游记》作者丘处机的认识与推崇上都可见一斑。虽然他始终站在基督教立场上阐发《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宗教文化意义,但他的这种努力,无疑对西方世界理解和关注中国,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东北的营口开港,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基督教传教士也纷至沓来,传教布道,创办学校。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创办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女学到大学等体制完备、制度健全的不同类别的学校。其目的在于传播宗教,以"基督征服中国"。同时教会学校对中国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西教案期间,李提摩太因势利导,退让赔款,创办学堂,既出于传播基督福音的理想主义追求,以实现其长期以来热衷于推行教育变革和创办现代大学的理想,又在于对人类民瘼福祉的关切,其所创办的山西大学堂,既打开了山西认识世界的窗口,又对山西教育近代化乃至中国近代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藉医传教",在华创办了医疗卫生事业。因女性医务人员缺乏,教会开办女子医学教育。其最先以师授徒、医院附设学校的方式进行。20世纪初,教会女子医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民国初年至2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发生后,教会医学院纷纷向中国当局立案注册,教会医学教育向专业化和本土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督新教的东传,美国长老会海外传道会于鸦片战争前后多次派遣传教士前往澳门,开展布道、学校教育、印刷出版等活动,制定相关传教方略,为随后进入内地的传教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澳门自明代以后继续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
唐代,基督教的一支聂斯脱利派在中国境内展开一定规模的传教工作,汉文文献称之为景教。会昌五年后,受灭佛运动的影响,景教在中国内地趋向衰亡。除去政治、经济原因外,基督文化对中国境内主流文化的依附性,是景教在中国衰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内地会的三位女传教士冯责珠、盖群英、冯贵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泛围广大的巡回布道,其间曾四次因不同原因进入新疆游历传教。作为内地会在新疆境内活动的惟一的女教士团体,三女士交游广阔、著述丰富,是20世纪丝绸之路上特殊的旅行者和见证者,客观上成为了中西文化的桥梁。她们虽然意在传教,然其新疆之行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基督教义的传播,而在于日后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提摩太是晚清时期来华的英国传教士,他在《万国公报》上发表了大量主张中国变法的文章,内容涉及农业、贸易、交通、文化教育等领域。这些文章在当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其宣传中也明显表现出为英美等殖民者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虽然李提摩太对大乘佛教的诠释受到他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影响,甚至是受到传教使命驱使,但他的进路迥然不同于具殖民色彩的东方学,并且在动机和态度上颇为符合大乘佛教的精神。他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没有强调东西方宗教观念之间的差异,反而突出它们的相通之处,希望以此作为基督教与佛教建立合作或友谊的共同基础,而不是使佛教徒皈依基督教。基于他的著述,可以发现他实际上实践了一种后殖民的批评,与殖民势力是对抗的。他的终极目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但进路与心态截然不同于那种解救东方人的殖民主义式思维,因为他从来不曾假设西方文明更为高等。就萨义德对东方学或东方主义的批判来说,李提摩太对大乘佛教的响应可以说是一个例外,甚至是反例。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学者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一书生动地描述了明代商业文化。该书采用以“四季”概念为框架划分的编年体写法和多角度的研究视角,颇具艺术性和趣味性。书中分析了明代商业文化所具有的“纵乐”与“堕落”的两面性,观点新颖,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但作者在书中过于强调商业对社会变化的作用,忽视了其他社会因素,导致论述有所偏颇,对一些史料与史实的误读也使论述存在讹误。总体而言,该书视角新颖,文采优美,生动地描述出了明代商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泰西新史揽要>经由西方传教士李提摩太的翻译和广学会的刊印传入晚清社会,一时间举国争诵,"洛阳纸贵".由于其内容上对"变通观"和"进化论"的侧重以及与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特点,这本在西方并不为人看重的历史作品得以在较广范围和较深层次冲击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特别是对维新派人士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一文化传播中的"郢书燕说"现象也揭示了文化增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造成了人类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通过有效的灾难教育,人类能够掌握灾难知识和应对技巧以减轻灾难带来的损伤。分析国内大学生灾难教育现状,总结国外灾难教育的经验,提出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内容和对策,帮助大学生提高灾难意识和应对技能。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开始系统化发展,在短时期内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等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为此要着力进行制度、组织、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打造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平台,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实现信息通讯和资源共享时,网络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了先进技术对系统安全进行强化和补充,尤其采用了最先进的存储区域网络技术(storage area network,SAN)和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技术中的自动修复计算机(automatically repaired computer,ARC)技术,为企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加强了灾难的预防和恢复措施。该系统在油田的采油企业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系统安全性能。该方法对我国其他企业也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会防范教案:甲午战后新教传教士集体上疏清廷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晚清中外关系研究往往强调了甲午战后民教冲突的一面,而从未提到过传教士迫切希望减少这种冲突并为此作的努力。虽然清廷两派在基督教问题上的分歧导致1895年新教传教士集体上疏清廷的成效甚微,但清廷高层的改良派官员与李提摩太等传教士的交往和了解成为基层民教冲突影响高层政治决策的中间环节,预示了日后清廷修正基督教政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救灾制度源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其本质而言,还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存在许多的弊端,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该文通过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的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救灾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