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美国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了以下转向:就业指导理念系统由以就业为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转变;就业指导理论系统由单个理论指导向整合理论指导转变;就业指导主体系统由以高校为主向政府、用人单位、中介组织、高校协作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系统由单一内容的被动服务向多内容的主动服务转变;就业指导模式系统由择业指导向个人发展辅导转变。综合而言,此类研究的重点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就业指导理论的整合;就业指导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服务内容的融合与效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急剧增加,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我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健全就业工作指导体系,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加强专业化就业人员队伍,提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等措施,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为广大学生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再到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逐步过渡;就业指导工作职能逐渐从以计划分配、行政管理、就业安置等工作职能为主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核心的方向转变.通过整理和归纳恢复高考以来相关国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分析和总结该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为将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揭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内涵上的三个发展阶段:就业前的择业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就业后的服务过程,并且认为准备过程和服务过程同样重要.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在"主体"外延上的拓展:由高校职能部门扩大到高校、政府、社会.并逐步形成高校指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充分调节大学生就业,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高校在就业指导上应创新模式,完成从统一化的就业指导向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转变。文章指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教学双方对个性化就业指导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理论和实践经验缺乏、服务意识落后等难点问题,从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核心、基础、重点、保障四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对大学生提供全程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就业服务与指导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的对策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将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同时,政府要千方百计拉动各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迫切需要进行指导。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队伍;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学生创造增加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的机会;重视做好个别咨询工作;向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开展心理测试工作,帮助学生确定适合的择业意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存在设置不全、功能单一、结合就业指导专业人员少等实际困难,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理念、组织结构、人员队伍等方面着手,构建满足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个性化需要的新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在机构设置与经费来源、就业指导内容与服务对象、就业指导队伍素质及就业指导的硬件设施、法律保障、指导模式等方面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制度建设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改善就业指导硬件设施,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心理测量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六大指导为主线建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根据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发展阶段,对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结合学生共性与个性,提供全程化就业指导,以实现双向选择、人职匹配和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墨经》的学者大都把“效”理解为“说”的一种具体论式或者理解为“说”的原理。本文通过分析前辈学者对“效”的研究成果 ,认为“效”不是对某种具体推论形式的论述 ,也不是对“说”的原理的概括 ,而是一个与《墨经》逻辑研究的方法论直接相关的重要范畴 ,“效”决定了《墨经》逻辑研究的对象、性质和目的 ,在《墨经》逻辑学中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能性述补结构是我们从语义上界定的表示“能够”“可以”意义的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有很多种:V得V得O V得C V得OC V得CO V不得VO不得V不得O V不C VO不C V不CO(V是述语C是结动词O是宾语)。在本文我们只选择其中既带宾语又带补语的比较复杂的四种形式V得OC V得CO VO不C V不CO进行考察。我们选择《三言》这一近代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此期的大体面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比较的方法对各形式的数量、述语的音节情况、述语的性质、结动词出现的次数以及宾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叙事”这一特殊叙述方式与表达形式成功地介入到“底层文学”当中,无疑给“底层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陈应松的努力与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他的《太平狗》很具有说服力,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写作范式。当然,还有诸多优秀的作家参与到该题材类型的创作当中,并呈现出了底层“动物叙事”所可能达到的向度。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考查维度,“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显示出了其特有的题材优势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课题。中国“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企抢滩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制造业---“中国制造”的快速致富,同时也使外企在中国土地上大获利益。“中国制造”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走向,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中国设计”既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制造”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设计就是创新,一个没有设计的国家,将永远不会走在发展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旅游博客中的"景观"与"观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景观社会理论与凝视理论,从旅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旅游博客中的"景观"与"观景"现象,即博主使用优美夸张的语言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进行博文写作和展示,读者观看博文并受其影响的过程.随机选取了20篇旅游博文和其中5篇博文的全部评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旅游博客中的信息共享现象及其特征,研究博主与读者信息交流的动力学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传播模型.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西,关于翻译的标准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忠实”和“对等”。事实证明,“忠实”和“对等”在文学翻译中都有其可行之处,但由于两者的提法不同,处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加之不同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不相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一概念在实践中更具有优势。通过实际的比较,尤其是在文学翻译系统中,从形式、内容和风格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忠实”概念相对“对等”更具优势。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了“对等”,而是要学习“对等”的合理之处,用于发展“忠实”概念。  相似文献   

20.
《北京人》在曹禺的创作中具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曹禺此后的创作都可以在《北京人》中找到前兆性的趋势。它既是作家创作危机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对其审美转向的一种预言。作家一方面在作品中高扬着反传统的旗帜,另一方面又对体现着传统美德的愫方赞美有加;一方面向往着北京人那种"敢爱敢恨"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被"为着自己受苦,留给别人一点快乐"的人生哲学深深地吸引。作家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悖论之中。这一悖论是由作家灵魂深处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所决定的,它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作家在以寓言的方式宣告了传统的士大夫家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的同时,也在优美地向过去的"反传统"事业告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