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近,由武汉大学彭斐章副教授、北京大学朱天俊副教授等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一书,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投放书市。这是一部教科书,它概括和总结了三十年来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对目录学领域里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这是一部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它将目录学理论与书目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部书的出版,必然在目录学界和图书情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目录学历史悠久,书目著作极其丰富,目录学家代不乏人,目录学理论研究的文字见于各书序跋、学术杂著中者,为数亦或不少;但系统论述而称专著者,除宋郑樵《通志·校雠略》、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外,颇为鲜见。所以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余嘉锡先生曾感叹曰:我国有目录之学,而无治目录学之书。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知识共同体,古典目录学的本质包含"部次条别"的文献编辑检索与组织功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梳理要求、"宣明大道"的价值诉求与文化导向等多层次内涵。此类内涵通过以儒家"经典"作品为主的教育方式与律法、政权的强制形式,促使目录学知识成为目录学家的行动原则与知识运用的总原则。此举往往会推动目录学家对古典目录学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及其价值导向进行接受与遵守,最终带来依目录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解过去与想象未来的知识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古籍数字化与传统文献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古籍数字化大潮,传统文献学尽管仍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但其与相关子学科均面临着深刻的冲击与挑战。古籍数字化更新了传统文献学的概念和内涵,对学科建设、专业教师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传统目录学趋于式微,消弱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和传统索引、引得编纂的价值,提出了建立数字目录学的要求;使电子校勘被充分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校勘程序;使版本的概念和内涵发生变化,版本鉴定手段趋于现代化,并促使数字版本学诞生。在这种状况下,文献学的发展既要保留优良传统,又要顺应古籍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而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4.
中西目录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从历史发展源流上比较分析中西目录学体系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风格上的差异,并从中西目录学产生的文化环境、学术传统与加强国际间目录学学术交流,借鉴外国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目录学整体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从历史发展源流上比较分析中西目录学体系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风格上的差异,并从中西目录学产生的文化环境、学术传统与加强国际间目录学学术交流,借鉴外国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目录学整体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批评的学术理念与传统目录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目录学里对古代文学批评学术理念的逐步深化和细密是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文章考察了古代诗文评著作在目录学中分化演进的轨迹:从总集——文史——诗评、文评——诗文评,并通过对传统目录学里对古代诗文评著作的整理、归类和研究的分析,试图为20世纪之前的批评史研究作一粗线条的勾勒,以凸现其学术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目录学的功能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目录学家对目录学功用的认识是不同的.目录学的功用是评价目录学体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指标.章学诚在《校雠通义》中将中国传统目录学功能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福开森在《目录学概论》中将目录学功能归纳为"描述文献".这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直影响着中外目录学家.目录学的功能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系统,而且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上,将影响目录学功能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作一比较考察.(见下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试论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传统目录学,是为了建立与发展现代目录学,建立现代月录学的新体系,必须借鉴古代目录学的优秀传统。本文从目录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著名目录学家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论述其在理论上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目录学家对目录学功用的认识是不同的。目录学的功用是评价目录学体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指标。章学诚在《校雠通义》中将中国传统目录学功能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福开森在《目录学概论》中将目录学功能归纳为“描述文献”。这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直影响着中外目录学家。目录学的功能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系统,而且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上,将影响目录学功能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作一比较考察。(见下表)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以往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总结大多着眼于书目本身,较少讨论书目之所以产生和发展之故;大多注重于个别书目方法,而较少分析书目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多强调古典书目的利用,较少从目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拟将中国古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看作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联系的和整体的观点,对古代目录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浩瀚的古文化中,图书目录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和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服务于当今社会,文章就我国历代有代表性的目录学著作,依据时代顺序进行了简述,着重论述了重点目录学著作的基本概况及其学术成就,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目录学处于古典目录学总结与变革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受西方目录学的影响,产生了新的目录学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在整理国粹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目录学进行了总结,孙德谦就是这一方面的突出代表。研究孙德谦的目录学思想,对于研究近代目录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郑樵目录学思想异同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郑樵的目录学思想,在"兼收并蓄"与"详今略古、存佚皆取"的收书原则,"分门别类"与"类例既分、学术自明"的编次思想,"述而不作"与"泛释无义"的揭示旨趣三个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表现了我国古代目录学搜求广深、重视分类、精究提要的传统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代图书馆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西方图书馆学与传统目录学如何接榫。杜定友1927—1929年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所作《校雠新义》一书,正是针对传统目录学的发凡之作。杜定友提出“打破旧目录学,灌输新图书馆学”此一“尖刻”口号,具有先见之识。杜氏面对中国传统目录学与西方新图书馆学的碰撞,重整传统目录学知识资源,通过下定义、编订辞典、制订图书馆学课程等方法,在近代学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使得传统目录学分化为目录之学、书目之学、校雠之学等近代学科之前沿。  相似文献   

15.
目录学作为一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问,向被称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清代戏曲研究之能在20世纪取得重大成就,与一大批为发掘、整理"新材料"的学者们的辛勤劳作密切相关。尽管20世纪并未见一部独立的清代戏曲目录学的专著,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学界为清代戏曲目录学的建构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徐有富先生的《目录学与学术史》将目录学与学术史密切地联系起来,更直观地反映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功用,实是一部别开生面之作。笔者在阅读此书时,往往产生一些情不自禁的联想,这些联想或是书中内容的延伸,或是对徐先生观点的补充,或是商榷,等等。这些札记有些是纯粹的学术史问题,有些则涉及目录学,这些皆是缘于此书而发。  相似文献   

17.
姚名达在目录学研究中的革新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姚名达①所著的《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三本书,在我国目录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录学基本理论方面,在我国目录学史的研究方面,在目录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姚名达都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目录学思想。姚名达坚决反对目录学界那种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的陈腐风气,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四部分类法的批判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封建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在我国漫长  相似文献   

18.
[摘要]《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简称二“志”一“目”)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中重要的标志性文献,从中可以寻绎出中国传统目录学是在承继基础上发展、创新和演进的。当今我国适应数字时代需要的目录学建设和发展,既要充分地立足于现代化创新,也不能否弃而且仍应很好地继承“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中国目录学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录学的学术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录学的学术品位王国强中国目录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的土壤之中,历史悠久,蕴蓄丰厚,具有崇高的学术品位。本文拟分五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提供认识中国目录学的一个侧面。一中国文化学术的浸润中国目录学传统及其特质是中国文化学术传塑的结果,是中国文比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目录学的意义等方面,分析传统目录的研究内容,探讨了我国目录学今后的发展方向,认为应该对庞杂无序的电子资源进行有效地、标准的有序整合和书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