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对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制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的跨文化高等教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院校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应遵循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传承和创新高深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其文化使命.民族文化的多元冲突与整合、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调适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根基.民族院校发展除了坚持作为大学的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逻辑,还应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其特殊的文化逻辑,深刻把握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以传承和发展高深的民族文化为核心,构建跨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理念,走跨文化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构建体现为一系列新的实践与制度形式,因此,社会的文化领域是无法缺位的。民族价值观反映了民族文化群体在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生存理念,现代性力量下任何民族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的问题。现代性对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实际上成为市场经济附庸;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从民族生计中心走向边缘。在文化互动中,民族文化的价值指向不是消解他文化的主体性,而是要建构本文化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对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理解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价值标杆,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所包含的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怀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必要的合理诉求,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所催生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提升文化自觉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目标。基于此,应以影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前提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5.
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意义、教材和教学方式等问题。民族预科学生对以上各项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表现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主张民族文化被平等对待、教育和传承,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都需要为民族预科学生开设好民族文化课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理论指导,多元文化课程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平台,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这些因素使得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民族生态文化的构建——以香格里拉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一种新的文化支持 ,这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多元价值观 ,决定了民族生态文化建立的必要性。构建体现文化多元性的民族生态文化 ,需要充分尊重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内生因子 ,吸收现代生态文化的精髓 ,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生态道德、生态哲学为核心 ,以生态化的科技和教育为手段的民族生态文化。在构建这一文化的过程中 ,要彰显民族文化个性 ,尊重民族文化发展 ,提供保持民族文化特性的技术手段。通过民族生态文化的构建 ,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民族间文化差异日益缩小,因此而带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主要是静态保护,但民族传统文化不会静态存在,离析与重构一直存在。文化离析与重构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它符合民族成员的主观愿望,是协调人与自然冲突的结果。因而离析与重构可以使民族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对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认同长期以来都是民族心理、社会心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当今民族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认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心理人类学为视角,将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解构为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和民族心理趋同性,并分析这三要素如何影响民族认同的变化。再将这三要素重新建构为民族认同的两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即内隐层面的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以及民族心理趋同性和外显层面的民族行为卷入。根据对民族认同的解构与重构,提出民族认同的实现路径为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同时,以文化-心理一致性理论为依据,认为民族认同也是文化-心理一致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区域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仍以民族旅游为主。立足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湘西捞车古村寨是典型的土家族村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尚未转化为文化资本,未能有力推进区域社会发展。在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之下,整合捞车古村寨及周边古镇的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资源集群发展,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人文关怀,进而培育与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这既有利于土家族民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又是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途径的探索,也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方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某达斡尔民族学校为个案,探讨了以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强调当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整合是使达斡尔民族文化完成文化化人的一个前提。对达斡尔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意义、达斡尔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问题以及达斡尔民族文化传承的田野研究:课程设计与开发,包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维度、开发途径及课程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达斡尔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而课程设计与实施要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过程,游客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差异带来文化的传播与互动,对民族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游客求异的旅游需求与地方性知识保留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明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于民族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作出一定的调适,通过传统文化的再造来达到一种象征性的真实,将民族旅游中的矛盾与冲突转化为互赢互利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带给民族地区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也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复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本研究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和丽江为研究平台,提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民族文化资源本真性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竞合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民族文化精品带动旅游开发、传统民族工艺品引领开发。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以"共同文化基础上的民族心理素质"为切入点,通过对表现于和谐文化上的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揭示了民族心理素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文化的潜在形式,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素质的具体形态,它们是以不同的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和谐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和谐文化中所蕴含的和合思维是处理矛盾时的一种态度、方法,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处事之道,通过和谐文化这条纽带使民族心理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民族心理素质通过内在的意识形态领域发挥其影响,表现为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作用.因此,民族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得以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广西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挑战。应积极应对,因势利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之浪推筑民族文化之巢;以改革开放之力强促民族文化创新;以民族同化之势力促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以法制的形式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狠抓人才保护培养,把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关键;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后,其凭借传播方式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有效接收率,也使一些外界的受众能通过新媒体了解到最新的民族动态和风土人情,从而由过去的小众传播过渡为大众传播.文章探讨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播带来的新内容和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对策,希望对增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区域生态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四川民族地域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然而,对四川民族流域地区的资源开发,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使民族流域医药文化受到重创。借鉴国外生态补偿的经验,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是解决好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平衡,保护与传承当地民族医药文化的根本之道。民族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以认识民族医药文化价值为基础,以重塑西川药山为起点,以医药文化教育、交流等为指向,才能使民族医药文化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也是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创意的内涵进行分析,指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是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新兴产业;归纳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模式,指出以软件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是驱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技术驱动的视角,对软件业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环节促进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刻画,并进一步以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业为实例,探讨软件业对产业发展的具体促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要表征的节日文化,是展示民族特色、寄托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昭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是各少数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最具魅力和个性特色的文化符号。以恩施州节日文化为个案,探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发现节庆文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与策略,对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先进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同属于社会意识 ,民族精神更接近社会心理 ,而先进文化更接近于社会意识形式 ,她们虽然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领域 ,但也有相互交融的公共空间 ,这一空间既是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沟通的桥梁 ,也是民族精神向先进文化跃进的平台。在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中 ,民族精神可以为文化灌注原生的活力 ,文化又可以不断的蓄积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培育民族精神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而发展先进文化为培育民族精神开辟广阔的沃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