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又称“野史”,最早是由正史衍变生成,它不仅脱胎于史乘,而且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中国最早的小说家─—稗官是史官之属;中国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是史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私家修史与官修史书、正史和野史的关系入手 ,探讨私家修史的定义 ,并根据私家修史在史学史上四次发展的高潮 ,分析了私家修史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老风口》是一部描写新中国建国之初第一代军人戍边新疆,垦拓新疆,扎根新疆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张者故意放弃传统历史小说史诗式的宏大叙事,采用跨文体的文史杂糅手法,通过复调的叙事结构,将“事件”与“故事”、“正史”与“野史”、“史性”与“诗性”杂糅在一起,让读者游走在真实与虚构,宏大与微观,严肃与荒诞的小说叙事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 ,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 ,对于海外他族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 ,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 ,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 ,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 ,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5.
《全瓶梅》所写人物甚多,不少为作者杜撰而成。但细考其中所写文武官员,多可见于宋、明两代之正史、杂史和野史笔记。然而作者写官员,并不囿于史实,限于当时世风时政的特质和作者个人的素质缘由,《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进行了“我化”处理:“近史而悠缪”,形成明显二律背反的扭结。其中重要人物狄斯彬的“我化”叙写,可视为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所写人物甚多,不少为作者杜撰而成。但细考其中所写文武官员,多可见于宋,明两代之正史,杂史和野史笔记。然而作者写官员,并不囿于史实,限于当时世风时政的特质和作者个人的素质缘由,《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进行了“我化”处理,“近史而悠缪”,形成明显二律背反的扭结。其中重要人物狄斯彬的“我化”叙写,可视为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7.
元明清以来,历史文献中常常出现“百夷”这一名称,尤为明代,无论是正史、野史或方志,“百夷”一名都累见不鲜。对于“百夷”一名的认识和理解,自明至清乃至现在,许多人都将其视为傣族先民的专称,因此在历史文献和学术论著中凡是提到“百夷”者即被理  相似文献   

8.
关于朱元璋之“中书省设御座奉小明王”一事,最早见于刘基同乡黄伯生所撰《诚意伯刘公行状》,但因他对此事叙述不够清楚,于是正史、野史对此就都有不同说法,使人莫衷一是,故予考辨,以为鉴别。 黄伯生《诚意伯刘公行状》云: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走;红楼梦:哭;水浒传:打;三国演义:战。 西游记:妖史;红楼梦:家史;水浒传:野史;三国演义:正史。  相似文献   

10.
龙为农神说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我们世世代代崇龙尚龙,在人类文化史上无以伦比。翻阅古籍,从经书到诸子,从正史到野史,龙的形象触目皆是,龙的故事有口皆碑;游览山水,从名岳到小丘,从大河到小溪,以龙命名者四方遍布。这种现象令西方学者百思不解,最后推测:龙可能是存在的。正因如此,龙也就成为人类文化史上难解的谜。自古及今,用比附方法为龙寻根者大有人在,但结论却难以让人信服。本文拟就龙崇拜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做初步探讨,旨在说明龙就是先民心目中的农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