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诠释,形成了早期形态的科学发展观,其精神实质就是试图通过革命或类革命的方式来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以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围绕着"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实践主题,在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迫使中国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模式实现社会转型,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铸造了中国政治新格局并形成了革命的价值观。文革失误是革命价值观念在封建主义思想强烈影响下的严重扭曲。改革开放完成了对文革失误的拨乱反正,使革命的价值观转变为发展的价值观,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急剧变革,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科学发展观不仅使发展从以物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而且带动了价值观念上的突破与更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伟大复兴的意义与价值,与以往的历史转型相衔接,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性升华。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经验和指导方针。群众路线的实践使中国革命传统精神得以形成、发展以及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群众路线与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统一于"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有利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实现。环境法治与科学发展观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相互作用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为环境法治提供了基本价值取向,促进了环境法治理念的形成,而且为环境法治确立了科学的内涵;而环境法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这些调查研究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作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转变党的领导作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认清国情,正确决策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更新了发展理念,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论,明晰了实践诠释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第一要义、基本出发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生存境遇和充分考察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世界性交往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整个世界必将实现由民族史向世界历史革命性过渡的世界历史观;党的领导集体在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同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实践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开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为了剖析邓小平生产力观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析邓小平生产力观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诠释了邓小平生产力观的科学体系,论证了邓小平生产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关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出发点和归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时代主题和要求;"共同富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目标指南;"适度增长"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指导;"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理论体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经世致用”湖湘文化为其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资源,近代西方进步思想为其提供了时代性内容,马克思主义为其规约了理想人格理论的价值取向。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为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途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实践中,仍然需要强调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仍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