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买地券作为出土或传世实物材料,真实地记录了同时代语言,尤其是口语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介绍了东汉至民国时期买地券研究的现状,及其语言研究的价值、方法、手段及基本思路。除了继承传统的训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外,我们还借鉴了现代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等理论,特别是将词语放在相应的语义场中,来分析和解释买地券里的诸多语言现象,希望能为汉语史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
买地券作为地下出土文献,其时代明确、材料丰富、语料真实,具有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买地券的语言特点鲜明,是研究当时语言的宝贵语料。今以元代买地券作为研究语料,从中选取出十二个具有时代、地域和专业特色的称谓词语进行考释,以期促进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促进近代汉语词汇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吕志峰 《南都学坛》2003,23(2):6-10
买地券是汉代主要是东汉以来随葬的一种反映土地私有权及其观念的文书,是土地买卖导致所有权转移的法律凭证。作为出土实物文献,买地券基本保持了当时的原貌,可信度比较高,在汉代土地制度、经济史、语言文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对东汉时期买地券的著录和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梳理,著录方面以列表形式从发端、其他著录、赝品著录等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东汉买地券的著录情况;研究方面则从正名、溯源、性质探讨、辨伪、作为史料之用及其它等六个方面概述了东汉买地券的研究情况,并分析其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4.
买地券、镇墓文研究具有多方面意义,其语言文字学意义在于:保留了古代民间口语的原生形态,证明汉字新字体、新书体的出现都始于民间书写活动。  相似文献   

5.
从古代契约史及契约文化的角度,分析古代买地券的特点和来源,揭示"忓恡"一词的文化内涵。"忓恡"应该是表"干犯"义的"忓"和表"恡护"义的"恡"在土地买卖契约这种特殊文体中,两个实词重组而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二者语义只是相关,不能视为同义。"忓恡"之"恡"乃是"恡护"义,其词义应为"恡"、"护"组合即为因吝贪而干护,其语义并不是由"耻"义辗转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出土墓志、地券因有明确可靠的文字记载,对研究地方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参考价值。通过梳理这些墓志、地券,有助于我们真实了解施耐庵籍贯、泰州学派、盐城千户所、科举教育、盐城地名变迁等相关历史信息,在文化盐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氏族谱、墓志真伪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施耐庵族谱以及多方墓志(地券)资料的真伪分析,结合传世族谱的问世时间和内容,传世族谱有后人附会的嫌疑:出土墓志(地券)格式、内容和一般墓志有异,且与施耐庵关系含糊,同时墓志内容也有诸多错误,墓志和族谱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结论是现有资料不足以证明施耐庵和兴化施氏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政府责任"和"市场化"的前提下,继续教育领域具备了推行教育券的可行性.在继续教育领域推行教育券,有助于改变继续教育经费的发放模式,有助于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因此,可以以莱文模型为指导,建立个人继续教育账户和发放具有一定面值的继续教育券,并建立与此相应的管理机构,从而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券制度.  相似文献   

9.
生券军、熟券军都是活跃于宋末及元代的军事组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形成于南宋,是以会子支付军饷、从外地抽调兵士镇戍边境的军事组织,属于镇戍部队,后者则定居于当地;前者多承担战斗任务而后者主要负责屯田。元代,生券军有征伐、镇戍、屯田和侍卫职能,熟券军的职能同生券军接近;二者都属于新附军,政府对其秉持着非兵即农、不为兵则屯田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有关教育观点的理解,揭示了弗里德曼“教育券”计划在理论上的缺陷。文章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并没有提出公立教育机构与私立教育机构孰优孰劣倾向性的观点,而教育券制度在实施中不必然地废弃公立教育机构、支持私立教育机构;学生个人和家庭对教育实施学校的选择并不能够因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得到明显提高,而只是使他们的境遇没有变坏;教育券制度的具体实施需要诸多相配套的政策与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文本的互文性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文性可分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宏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立意、艺术手法等方面曾受到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影响,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或相关之处。微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词句上与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具有相关性。仿拟和暗引是微观互文性常见的具体表现。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主要形式,对于语篇分析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研究的核心。衔接与连贯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字面意思不关联、但语义上连贯的现象可以通过语境理论来加以解释,Sperber&Wilson则提出关联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即通过推理获知话语的暗含意义。关联理论从另一层面探讨了语篇连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日对比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多集中在语音、词汇或某一特定语法现象领域。文章从系统功能语法和"视点固定原则"角度,对《孔乙己》的汉日语料进行了个案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显性衔接机制在汉日语篇中映现的特点,指出日语语篇更多使用指示词和接续语这样的显性衔接机制,语篇更具主观性;而汉语语篇则较多使用人称代词,属高语境语篇;通过观察"视点固定原则"在语篇中的显现,提出句子层面的研究成果"视点固定原则"在语篇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语篇评价系统研究框架内,比较《世说新语》中节选的100个故事及其两部英译文中体现态度意义的语言资源。研究发现,《世说新语》源文中情感类态度资源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评判类,鉴赏类最少,其中积极、显性的态度意义占多数。两部译文中一半以上的态度资源英译与源文的态度意义和级差一致,部分态度意义被加强、减弱或缺失。马瑞志译文在态度意义极差一致、无漏译态度意义方面较为接近源文。译文与源文的差异,以及不同译文之间的差异受译者动机和源文语言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叹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小类,甲骨文中是否已见,各家尚有不同意见。西周金文已可肯定有叹词( 、乌虖、 、已),唯个体数量和出现频率均有限。先秦十二部传世文献中计有30个叹词,出现261次。就出现频率看,除"呜呼"很多见,"於、咨、嗟、俞、噫、嘻、嗟乎、吁"略多见外,其余各词均在10次以下(多数只一两见)。就分布看,除"呜呼"见于七部典籍,"吁、嘻、嗟"见于四部典籍中外,其余各词基本只见于一两部典籍中,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从典籍的角度看,《尚书》(10词109见)《诗经》(12词90见)是叹词个数和出现频率均很高的两部文献,《庄子》次之(10词31见),其余则个体数量和出现频率都很有限。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图文结合所传递的信息,要超过图片或文字的单独出现或简单并列时所传递的信息量。图文互补互渗会使信息增值,从而实现“1+1〉2”的增值效应。在此基础上,加上图片编辑,才能实现“1+1+1〉3”的图文信息增值。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图文结合的信息增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对外推介的效果、外国游客的信息需求和出游决策,进而关系到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鉴于目前旅游文本的英译质量参差不齐,本文拟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分析旅游文本的功能,结合平行文本从语言风格、信息内容和行文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汉英旅游文本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辽宁旅游文本及其英译为研究语料,提出旅游文本英译时可以适当采用删减、增补和改写等策略,以期为提高该类文本的英译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语义概念具有整体性特征,根据认知论,人们的知识组织与回忆具有图式整体性特征,在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人类大脑处理语言信息是以大脑各语言功能区域分工与整体合成为基础,本文强调了外语教学中语篇的输入与输出的整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学文本作为既定之物自身要求着被理解,语言既开启文学文本的存在又形成对文学文本的遮蔽。解释者通过语言这个中介介入文学文本,与之形成交流和对话,在复原其原初意义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意义,显现文学文本作为一个意义统一体的存在。正是语言的这种既遮蔽又自我显示的特点,决定了对文学文本的理解最终要通过解释学循环的原则达到视界的融合,求得真正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诗歌一类文本似不可译而必须译,广告一类文本却可能似可译而不能译。"可译"与"不可译",是基于由源文至目的语翻译难度而作出的判断;"必须译"与"不能译",乃至"怎样译",是根据翻译的社会需求而作出的决定。不同文体的社会需求各有特点,其翻译应采用不同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