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重大收获,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的光辉起点。本文结合党的14大、15大报告,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源泉等方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是充满无限生命力的科学。3 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推动理论创新,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其中绝大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创新的成果。他的“三个有利于”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不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 ,他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结合中国的实际 ,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开辟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2 1世纪 ,我们仍要在实践中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正是由于把各种社会现象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型,并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运动的规律和过程。我们今天要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依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中去观察和思考。而如何准确地理解“社会存在”概念,则是我们首先碰到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者专门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的理论方法论问题,这些问题与揭示马列主义意识理论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意识的矛盾和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作者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影响下的量变和质变,而中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发展过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是我国社会进一步走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邓小平同志的科教思想、发展思想、创新思想等 ,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 ,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云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实践平台、以实现现代化为历史任务,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以及现代化建设求真务实、富民兴国的先进性,是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联结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含三种基本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实质上是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实践理论形态”的理论,它赖以形成的“思考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一种具体的主体性实践思维。从“理论形态”和“思考方式”的角度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正确把握它与马克思主义其他形态的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地丰富发展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前提和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完成拨乱反正历史使命,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政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实践的理论总结.邓小平在政策的重要性、出发点、科学体系、思想路线、制定方法、执行原则、评价标准、具体内容等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政策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政策思想体系、政策运行过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具体政策上发展了毛泽东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理论的实践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括利用资本主义的目的、对象、步骤、方法,也包括方针和原则.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既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实践产物。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一定要把它放在历史的场景中: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相促进;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相交织;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我国初级阶段的特定国情相适应;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相伴随。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认识论和真理观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概括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它体现了真理的客现性、具体性、过程性和历史性,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1956年毛泽东在主持写作“两论”的过程中,提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重要课题,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背景。“两论”从哲学层面发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先声;产生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萌芽,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理论旗帜,为实现第二次结合提供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武器;奠定了邓小平实现第二次结合的认识基础,孕育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因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理论形态的变革和转折,这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其主要标志就是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并对之给出了系统和科学的回答。从马克思主义当代形态的视角去理解、把握邓小平理论,可以更好地突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围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这一中心论点 ,系统论述了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精髓 ,重点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 ,并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理论的新贡献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并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我们领会并把握这些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观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精神动力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动力包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党的优艮传统等多方面内容。强化社会主义精神动力,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历史教育,加强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