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及其理论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经济人假设的含义及现代扩展,然后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经验基础,最后讨论了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与经济理论适用范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经济人假设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行为特征的合理抽象,经济理论的解释范围由经济人假设以及其它前提假设共同给定。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假设存在论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可谓是老生常谈,但“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生存时频频遭到来自不同领域的批判又迫使对“经济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经济人”假设能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生,在当前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文章从“经济人”的存在入手,分析“经济人”存在的合理性,批判“经济人”的泛化,最后提出“经济人”存在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的提出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抽象,不是一种假说或假设。本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虽以利己为目的。但其行为仍是道德的,道德性是经济人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人假设争论的述评,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基本上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动中的人。接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和党内存在的大量腐败的事实,指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党员,且与党员的先进性并不矛盾。因此,各种制度安排应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克服党员经济人的局限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假设能否在我国公共管理中适用,在国内还是个学术论题。本文认为,“经济人”假设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假设,它反映了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经济人假设既可以适用于人的经济行为取向的分析,也可以在分析及治理政府寻租等方面适用。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从“经济人”理论出发,治理政府寻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假设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既对立又统一,这里就"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资源稀缺却又被过度利用,以及环境资源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和"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两者的协调统一关系,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对"经济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实现"经济人"与"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统一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假设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既对立又统一,这里就"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资源稀缺却又被过度利用,以及环境资源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和"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两者的协调统一关系,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对"经济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实现"经济人"与"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统一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庇古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对这一假定作了修正。“经济人”假设受到过一些非议与责难。韦伯指出“经济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的支持。需要相应的制度呼唤“经济人”的道德良知,建立至善的健康的市场主体,使“经济人”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整体目标,并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人”假设,但如何对“经济人”进行定位,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实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所谓“经济人”即指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但从哲学的角度看,现实的经济人不应当是单一地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他也有非理性地偏离最大化的一面。对此,亚当.斯密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两者如何在统一于市场行为者的现实活动中进行了分析。全面掌握亚当.斯密这一经济哲学思想对进入21世纪的中国着手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秩序、解决效率与公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经典而又常新的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理解路径,引发出我们对现时代的经济人———道德人复合性主体应具有的行为特征及构建其的现实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形势对人才的影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新经济形势催生了用人制度的变化,凸现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经济特征,唤醒了人才的自我意识,对人才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新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意识的作用下,人才更注重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当今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人才选择实现价值的过程,造成了激烈的人才竞争与争夺,导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不稳定和严重匮乏。在分析新经济形势对人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契机,转变观念,拓宽用人的思路,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聚集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在完善信用体系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制建设中,自然人破产制度发挥着平衡利益、化解矛盾、促进信用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缺乏企业家人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只有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机制,才能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伦理精神突出了行为准则在行为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客观的法,而经济行为遵循的是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两者实际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要注意两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融合,正确处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实现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然人在民法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民法上的自然人只是一种虚化,是适用于自然人的民事法律规范的人格化的统一体,其确切的法律称谓应是自然人人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人与自然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从完全相分离的状态到部分回归,直到在民法领域实现完全复归,为自然人人格向自然人的全面复归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关于市场作用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的人类价值是多元的,包括一组目标的实现,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各种欲望的联合满足、经济的稳定发展、相对稳定的价格情况下的充分就业、社会福利的增进、文明社会生活的发展、生态平衡的保护和政治民主的发扬等。单纯依靠市场作用,是难以达到这些目标的。对市场的作用不能过分夸大,应该有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理念下的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特征.这种"经济人"理念的植入并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基于"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倾向,其在行政领域的适用,引发了行政人恪守行政伦理的困厄:追求自身利益与代表公共利益的矛盾;对上负责与回应民众的矛盾;为政绩而政绩的"政治作秀".笔者以为,"经济人"理念下的行政伦理建设必须从转变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度伦理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具有主客体兼备的双重属性。人才的所有权归属个人,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必须破除。人才客体表现出难以估测性、所有权不可让渡性、受主体制约性等特点。人才市场迫切需要实施符合人才市场特性的法制管理、诚信管理、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以准确的市场分析与把握为前提。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双指标,构建出综合定量描述区域经济市场竞争格局的模型。据此,将区域经济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四种类型,并指出市场竞争态的转移规律包括增长型、稳定型、波动型、衰退型四种模式。以发展的观点对区域经济市场的演变进行研究,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依据。此外,应用这一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2004年的经济发展竞争态进行定量评价,并对1997—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