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认为,当代文学已经是一个破裂而无从修补的概念。当代文学原指社会主义文学,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被确认并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正是在逐步疏离“五四”文化/文学传统即启蒙叙事传统、逐步强化左翼/延安文学传统即革命叙事传统的过程中生成定型的。而“文革”后的文学所走过的却是一条与1950年代文学逆向的道路。在中国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今天,在“文革”后的文学分化以后,在人、文俱变,文学写作越来越个人化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失去了在“新时期文学”与此前三十年的文学之间划一个等号的自信和勇气。  相似文献   

2.
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90年代文学是“无名”状态下的文学,它表现为各种文学思潮和另类写作现象多元共生,逐鹿文坛,谁也占据不了主导性的地位。90年代文学思潮正是通过多种冲突并存的形态来达成多元化发展趋向,从而改变了80年代文学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但90年代文学并没有超越“五四”新文学传统,它只是20世纪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共名与无名”状态多次循环的又一次再现,无名状态每次出现的时间都很短暂,无法真正显现其较为持久的艺术特征。因此,90年代文学很难成为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当代”不应该是一个文学史的概念,而是一个指与生活同步性的文学批评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对当代文学的定义,也就是指反映了与之同步发展的生活信息的文学创作。它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流动中的文学现象,过去许多前辈学者强调“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相似文献   

3.
宏观看来,当代文学制度是一种以政治制度为主导的文化制度.从1949年至今,当代文学60年的变迁以1979年前后的10年为分水岭,形成了文学制度的明显分野.这种分野相对于百年中国新文学而言,又具有不可分离的一体性:无论前30年,还是后30年,都属于同一文学制度范型下的共和国文学.“文革”在当代文学生成中的意义重大,“文革”的文学损伤和针对这些创伤的美学修复,构成了当代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脉络.当代文学通过对历史、美学和人性立足点的不断调整,实现了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再次接轨.  相似文献   

4.
香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九五”回归令世人瞩目。人们不仅回溯往日的峥嵘,畅叙今天的兴盛富足,而且更加憧憬明天的璀璨辉煌。本文试以香港当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创作实践为视点,对“九七”回归后的香港文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特殊历史与环境形成了香港当代文学鲜明的特点 (一)东西方文化多元混合是其文学的重要特征 香港文学现状是其文化现象的缩影和集中反映。从香港文化现实表现来看,是东方和西方文化共生,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元化的混合文化形态。它是香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的命名意味着处于"新时期"的当代文学的性质、意义均与文艺界和学界对于"文革"这段历史的质问责难相关,把新时期文学质诘"文革"最激烈的第一个10年(1976-1985)界定为"发难期",可以更为准确地认知这一文学实践的性质,尤其是可以强化先贤们反思和批判"文革"的历史意义。新时期文学仍然受"向前看"的新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其背后一直存在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规训"等问题。正确审视新时期文学发难期的实绩要从最基本的阅读感受出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经过疏离、召唤、契合的过程,逐渐建构起当代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形态。指出疏离就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脱节;召唤就是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困境吁求文学创作的经验充实,文学创作的众声喧哗召唤文学理论的主动介入;契合就是文学理论在文学经验的共同基础上,介入文学现实,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体验资源,最终实现当代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创作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经过疏离、召唤、契合的过程,逐渐建构起当代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形态。指出疏离就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脱节;召唤就是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困境吁求文学创作的经验充实,文学创作的众声喧哗召唤文学理论的主动介入;契合就是文学理论在文学经验的共同基础上,介入文学现实,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体验资源,最终实现当代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创作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上关注当代文学的人们,会深深地感到新时期的文学风貌大不同于以前了。文学发展了,丰富了,复杂了。各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不断出现,各种新的文学观念在萌生跃动。文学在遭受了一次社会历史的大断裂的振荡之后,与历史一起发生了转变。这一场转变发生在“文革”十年动乱结束之后,即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在社会思想解放潮流的涌动中,文学作为社会思潮的生动具体的表现,十分活跃和突出。“文革”本身是历史进步的一次大反动。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振荡波及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深处。“文革”后,反思意识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在苏联或欧洲,“战后”(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一个特有的概念,战爭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极深,因此,反映战爭影响和心理、思潮变化的著作不可胜数。我们对“战后”这个观念很淡薄,因为中国经历了第二次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 ,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发生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左联”为中心的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 ,形成了新的文学传统和创作模式 ,对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以及当下动态发展的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左翼文学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展现出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的复杂而曲折的关系。鲁迅、茅盾和一些对文学艺术本质有着精深把握的左翼理论家、创作家对左翼文学精神的理解及其创作 ,真正代表左翼文学全部内涵的现代文学意识 ,同一度造成当代文学发展之路窄化甚至停滞的极“左”文艺思潮、文学观念有本质区别。论文粗略勾勒了左翼文学精神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面貌和文学现代化的影响 ,概括总结了左翼文学精神及其影响下不同时期创作的得失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 ,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发生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左联”为中心的左翼文学思潮与创作 ,形成了新的文学传统和创作模式 ,对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以及当下动态发展的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左翼文学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展现出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的复杂而曲折的关系。鲁迅、茅盾和一些对文学艺术本质有着精深把握的左翼理论家、创作家对左翼文学精神的理解及其创作 ,真正代表左翼文学全部内涵的现代文学意识 ,同一度造成当代文学发展之路窄化甚至停滞的极“左”文艺思潮、文学观念有本质区别。论文粗略勾勒了左翼文学精神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面貌和文学现代化的影响 ,概括总结了左翼文学精神及其影响下不同时期创作的得失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浩然作为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他的创作横跨十七年、文革、新时期文学,创作轨迹遍布当代文学每个重要转折时期。研究浩然,是有效进入当代文学的渠道,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农民形象的窗口,是理解工农兵文学方向的重要切口。  相似文献   

1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观,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点,探索文学形态新建的现实条件及其不同于西方的理想、价值;在重视审美视角和艺术方法、流派的多元拓展的同时,尤须强化、突出文学观照和表现社会人生,追求高尚、美好、向上的人文精神和丰富、多样的审美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3.
理想主义是当代文学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十七年文学中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与追求理想的社会制度相关,它是真实的,但又难免带上乌托邦色彩;文革中的理想主义被扭曲、异化之后堕入现代宗教迷信之中,其狂热与虚幻是其特征;新时期文学在对前两个时期文学中的理想主义精神的扬弃与超越和短暂的迷失之后,其理想主义精神体现为对个体生命关注与对社会理想关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而最终体现为对人生终极关怀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视“政治抒情诗”为中国当代文学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通过对该类文学作品的知识谱系学分析,揭示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的变革,从而试图提供一种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离散的历程:知青文学分类考——知青文学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青文学在1982—1989年间,已开始走出历史意向性的存在,并分别呈现出四种类型(一)理想、献身、反叛、占有;(二)自疑、自疏、解构;(三)从梦中家园到尴尬异乡;(四)欲望生命本体的探索。《血色黄昏》则是其“反常”的回波。知青文学也由此展示出三种可能的历史演进趋向单个人的记忆性话语,更具针对性的批判性话语和遮蔽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视“政治抒情诗”为中国当代文学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 ,通过对该类文学作品的知识谱系学分析 ,揭示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的变革 ,从而试图提供一种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藏族当代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在倡导尊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差异性的今天,母语文学作为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批评。藏族当代文学的母语创作经历了与母语文化的脱离漂泊与回归过程,今天正在文学标榜的精神内在性和本民族历史踪迹的寻觅中走向多元建构的和谐文化理念。许多作家在边缘化的创作中表达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并以自己言说的方式,抵御全球化的文化冲击,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笔者着重从对母语文学的陌生、消解以及游离于民族文化本身的话语权威的批评进行解读与阐释,倡导以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理念搭建对母语文学的关注与平等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出发,要求文学反映“全般”的社会生活。他通过“缩影式”的描写,把广泛的社会人生熔铸在长短篇小说的艺术建构之中,并且以多种艺术手法对社会人生进行理性评价。在实现再现社会人生和评价社会的过程中,茅盾极其注意小说本身的文学因素,着意突出它的审美个性。他的小说,精心结构故事,潜心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此外,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艺术手法的多种追求,又使其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的翻译与研究状况进行要介,并认为西方汉学界的评介基本反映了“十七年+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现实,但也有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过激之辞。  相似文献   

20.
新疆当代文学与国家整体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密切的律动一致关系,在这种关系过程中新疆当代文学获得了进步和发展。1962年,《天山》改为《新疆文学》后,编辑部组织了对小说《司机的妻子》的讨论,其目的是让新疆的文学作家、批评者多方倾听不同的创作思想、批评理念,促使新疆当代文学走出区域性封闭,讨论过程十分激烈,引起了国内诸多人的关注,讨论的结果对后来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写作无疑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提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