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绿色科技提供现实的实践手段,以摆脱陷入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明向自觉发展的转型与质变,为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能源再生与替代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文明的自觉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生态化科技创新在整体和历史维度中提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支撑手段,推动工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造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培育其生态化转向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产业生态转型是一个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逐步实现由线性系统向循环系统转变.为此,通过利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产业生态转型的基本内涵、推进层次和推进结构;探讨并建立了产业生态转型的生态产业建设机制、循环经济建设机制、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机制和清洁生产机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9,(29):8-8,7
2010年.全市农林工作将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按照“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以“打造示范工程、加快升级转型”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效型、科技型、休闲型、生态型和品牌型“五型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劳动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转型后的职业客观上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要求农业劳动者在转型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忠于雇主,诚实、勤勉、创造性地劳动。未来劳动法立法应转变理念,从保护不同农业劳动者合法权利,强化雇员忠诚义务,健全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完善工时、工资、劳动合同激励制度等方面,为农业劳动者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的分析发现,各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差异较大但是具有聚类性,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差异特点划分为四大类型: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和落后区。四大类地区的生态化水平在波动中上升的同时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各类地区应根据现阶段不同的水平,采取针对性措施升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领先区需提高其生态融资水平,发达区应将技术创新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作为重点,中等区应侧重于打造循环经济民营工业企业体系,落后区要提高民营企业入驻的能耗和环境门槛。  相似文献   

6.
农业绿色化转型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农业发展存在生产分散落后、技术创新乏力、附加值低、产品流通不畅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从生产基地、生产过程、加工模式、流通消费、功能拓展等5个农业链环节探讨了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促进福建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化是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综合考虑福建省近年来环境、社会和公众健康发展状况,构建了一个拥有4个子系统、20个评价指标的福建省农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福建九地市相关截面数据,采取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从而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生态化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为提升福建农业生态化水平提供一定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结构转型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近11年来,福建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素质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结构转型速度呈现加速状态,但其产业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生态化等方面离"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合理的政策取向应该是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向未来产业转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地产权变得日益强化而完整,农地流转也正在常态化;农地流转既标志着农户要素配置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着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的优化也可能产生金融影响:既提升农户信贷可得性,也改变其融资渠道。利用广东、江西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对于农户融资渠道选择等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从几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营格局从细碎化转变为规模化;生产目的从自给自足转变为商品生产,种植品种从以消费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升级为利润导向的经济作物。此外,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进而从改善供给与增加需求方面提升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农户在选择融资渠道时更偏向于正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0.
尽管很好地刻画了转型期间的劳动力流动,但二元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仍存在明显差异。一系列特征化事实表明,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二分法之外,现代农业正日益成为新的部门并与前两者共同形成中国的三元结构。转型便是由三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三元结构的出现非但没有延长中国整体转型进程,反而因为农业比较收益率的提高缩短了实现转型所需的时间。然而受制度等的限制,现代农业部门在规模、信贷、组织和人才等方面面临多重困境。为推动转型,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一体化,以农业的全面现代化确保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政府转型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关于东北振兴的讨论中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共识,即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而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首要因素是政府转型.东北振兴,凸显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在东北振兴中强调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政府转型重要的是两个方面:政府理念的转变,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必须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实现公共政策的转型,才能为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制度保障和社会保障;要形成改革的大环境,营造改革的氛围,这样才能为政府转型提供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各民族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传统生计方式在当代已发生全面转型。它们主要体现为以生存性为指向的生计多样性的持续衰减,以及种植业和获利性新兴生计的先后发展。其转型源于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的变迁,即从传统的以复合性、平衡性与互惠性为核心,转变为资源的高度集中支配,再到当代以资本为主导原则的市场运作演变。这一历程表明各民族生计的顺利转型,需要充分考量传统配置方式中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强调互惠保障等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现阶段是一个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成为从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转化的文化转型过程,相较于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是一个长期、隐蔽的过程。从人类学角度看待都市化过程中发生的文化转型现象,从家庭、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等较为典型的方面进行阐释,将对文化转型的研究、都市化研究及中国社会的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农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的制约,成本的提高、资源的紧张与环境污染压力都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农业要转型升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除了要把握6个重要环节,还要着力实施5个方面技术对策:(1)注重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研发及其集成应用;(2)注重构建标准化生产和经营体系;(3)注重"一产接二连三"产业联动以及农业多功能性开发;(4)注重农村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推进高优农业产业化;(5)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乡村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出的可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载体的,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中国1985-2012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增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即人口转型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人口转型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转型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作为替代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常规农业的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培育高素质的农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农业的生态化转型中,农民也将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农民的发展特别是农民主体性的增强和发展能力的提高,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低碳经济转型,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低碳转型方面对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产业体系转型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低碳政策、培育低碳文化,制造低碳标准、鼓励低碳竞争等方面研究了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产业生态重构。适时推进我国产业低碳转型,有助于我们赢得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型,就小农生产何去何从、中国农业将会走向何方等问题学界仍存有较大争议。有鉴于此,本文力图在当下中国农业转型问题的讨论中引入一个历史的维度。基于农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重点从农地制度的演变、农民群体的分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等三个方面梳理中国农业转型的具体历程。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农地制度一直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两个矛盾面向之间演变发展。“三权”分置政策的出台调和了上述矛盾,但其结果是农地出现被部分商品化的倾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小农生产所具有的保护作用不断被弱化。第二,日益深化的商品化进程,不断冲击农户的兼业模式,在边缘化大部分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的同时,推动着一个中农群体的产生;同时,又不断分化农民群体,使得大农与小农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第三,在农业产业化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兴起,但他们并没有带动和组织小农生产发展,反而是全方位地排挤和吸附小农户。上述三方面的变化正推动着中国农业生产从小农农业经营体系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对小农户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当引起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开发区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通过实地调查与专家访谈发现,山西开发区普遍存在发展空间不足、融资手段单一、创新能力偏弱和集群程度偏低等问题。结合全球范围内开发区发展实践,文章认为:山西省开发区应在发展模式、功能定位和招商观念方面进行转变,走创新驱动,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新型化发展道路,加强与城镇化的互动,以充分发挥其创新积聚、发展引领的火车头和示范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代历时近三百年,处于世界经济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的转型期。尽管明代传承着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农耕文明,但在15—17世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最终英国率先走在了前列,成为转型成功的典范。从经济的角度,以英国为参照,来探析明代错失经济转型良机的原因,即从资本、市场和劳动力三个方面阐释明代经济缺乏有效拉动而落后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