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在新时期“归来”之后继续创作了大量诗篇,并呈现出了与他以前的创作截然不同的风貌,对于这些诗作中所展现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是我们理解“归来”诗人邵燕祥的一把钥匙。从“一颗有璺的心”、“人格理想的倔强坚守”和“用‘临终的眼’看世界”这三个方面对“归来”诗人邵燕祥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可探索他的诗作与他的内心世界之间的隐秘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归来”诗歌中,有两大母题:“我不怨恨”与“我不忘记”,分别以梁南、邵燕祥和流沙河、公刘为代表,其间不仅能反映出他们诗歌鲜明的个性与艺术特色,而且集中体现了“归来”诗人不同的人格和思想风貌。但对祖国、人民、生活和时代的酷爱,却是他们心中共同的并且至为强烈突出的精神意向,同时,由中也透露和揭示出他们的歌唱之所以成为新时期诗坛最强音的根本秘密。本文通过比较,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事实,在对其各自作品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也指出:由于它们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风度的区别,这些作品也非常显明地展示出诗人自己抒情人格的差异,而这,对于同样优秀的诗歌创作所获成就的影响,也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3.
诗歌作为纯个体的创造性艺术活动,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创作风貌与其所在地域的关系是微妙而复杂的,难以用简约的方式归纳。湖北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特别是自1970年代“归来派””诗人曾卓以降,承袭、偏移甚至反叛“滕胧诗群”创作走向的具有一定现代倾向的许歌创作群体在湖北诗歌阵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通过对他们阶段性创作成果的扫描和细读,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湖北诗歌的流变轨迹,进而洞悉其半瞻瑰奇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走向和谐─—对近年大陆一种诗美流向的思考傅宗洪当我们反观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诗歌,便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它是逆向地、阶段性地展开。新时期诗歌尽管呈现出繁杂的局面,但就其美学流向而育,它呈两立式结构:在复苏期,“归来者”的歌与朦胧诗以两种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话语高涨,女性诗歌既一如历史的想象,塑造着伟大而光辉的母亲形象,又发展了“审母”和呼唤母亲人格独立的主题。但是,它们基本上还属于社会功用的想象“模式”,没有还原人类生活的多层空间,这表明新时期诗人还缺乏建构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冯至与同时代诗人相比,具有强烈的人称意识。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其诗作的核心人称话语经历了“我”向“我们”再向另一个“我们”的嬗变。早期诗歌中的“我”以个性解放、自由为诉求,以“个我”为本质特征,浓缩着“五四”精神;40年代的“我们”具有存在主义品格,或者说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言说主体;五六十年代的“我们”则属于阶级的、人民的“大我”。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20年代前后,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两种文化相撞击、相交流的重要现象出现了,这就是中西文化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里的大融合。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象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它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共鸣者或知音。象征主义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也在这时不失时机地传入了中国,而青年诗人李金发就是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第一个人”①。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初期,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问世,相比于1950年代编撰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它试图重构中国新诗史,其特点是以现实主义为原则,置重文学社团、流派的诗史地位,建构出突出主流兼顾支流的述史框架,绘制群像式诗人图景,赋予郭沫若、艾青以新诗“经典”地位,重评冯至、戴望舒等的诗史贡献,将包括某些“逆流”诗人在内的大批缺席于此前文学史著作的诗人诗作叙写进新的诗史空间。该著策略性地处理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与诗学话语关系,一定程度地还原某些诗人诗作的真相,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在新时期文学史著作遴选、塑造“经典”过程中,发挥了历史“中间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弘扬“五四”精神是我们一直在呼喊的口号,但口号在“一直”被呼喊的时候,就常会流于形式,以致口是心非,至少,在新时期文学中我们已看到,现实的文学发展已经与“五四”文学精神有了种种严重的背离。作为8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的寻根文学,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即显示出与“五四”文学精神的某种背道而驰的旨趣。寻根文学产生于80年代的那场文化热,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那场更大规模的文化热在缘起上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即都是政治改革受挫之后的一种文化回应。以鲁迅“改造国民性”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  相似文献   

10.
诗人杨梓的力作《西夏史诗》,以追忆一段历史为基调,为读者呈现了一曲动人的赞歌。在遍览作品的基础上,我们以为,作者至少以“一部生动而丰富的历史”、“地域的视野及其文化意象”、“叙述中的激情和礼赞”、“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展现作品的艺术性。而对上述内容的阐释,则构成了《西夏史诗》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1.
石天河新时期归来后的诗作有着特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形式,既为特殊年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样态,也显示了诗人以诗的方式对于生活和自己的新的超越。纵观石天河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其在情感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突出表现为诗与真的统一、个人身世之感与国家命运之思的统一,以及情感的直说与曲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新时期文学和文艺学在80年代出现了“向内转”的倾向。文艺学的“向内转”表现为审美论文艺学、主体论文艺学、文艺心理学、文艺文体学等兴起。但是“向内转”又使文艺学走向封闭,这也是另一种弊病。于是从90年代,又兴起文化批评、新历史主义等,表现出“外突”的倾向,我们提倡“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散文是充满着文化想象的散文。“文化散文”由余秋雨开其端,而真正垫实这一基础的是非作家专业的学者们的散文。这类散文是作者首先写给自己看的,因而真实、坦诚,充满了人文关怀。1990年代末期,史铁生、刘亮程等人的“个人化”写作使“文化散文”走向对生命独特体验的取向,因而使“文化散文”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生信仰,相异的个体生命体验、生命意识,他们的诗歌塑造出不同的文革记忆。在对历史的价值判断上主要表现为他审意识和自审意识。在具体诗歌中主要体现为主控诉主题和寻找主题的不同;而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差异则是这种不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上个世纪1940年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穆旦在1950年代后转向了诗歌翻译。结合“诗人穆旦成为翻译家查良铮”的“外因”和“内因”,从“翻译作为幸存”的角度,可深入考察和揭示穆旦转向诗歌翻译对他本人和整个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穆旦从事翻译具有了心灵寄托、“精神存活”和一个诗人曲折的自我实现的意义,他的才华没有像众多诗人那样遭到历史的扭曲和荒废,而是以“翻译的名义”侍奉于他所认同的语言与精神价值,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文革后期,诗人对英国现代诗歌的翻译,不仅促使了他一颗诗心的苏醒,也在那个时代恢复了中国新诗对“现代性”的追求。他的那些优秀译作和他的诗篇一起。已共同构成了“我们语言的光荣”。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30年代,著名爱国诗人、有“草圣”之誉的大书法家于右任,将章草书法名家王世镗“拨”出沉沦,为弘扬民族文化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7.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诗学观念、相异的生命体验,他们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直白抒情和意象抒情。不同的抒情方式源于二者对客观与主观的不同认知,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二者思维方式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在宏观中国当代的诗潮涌动的历史考察中,“十七年”的新诗创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它是连接现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诗歌发展的过渡性桥梁。虽然因时代政治的变化,“十七年”诗歌创作的风尚在70年代后期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族文学传统和同宗政治文化的联系不可能对新时期诗歌毫无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十七年”诗潮中代表主流创作的“边塞诗旅”和“郭、贺诗风”,探讨政治文化与诗人角色的契合、革命观念与艺术观念的冲突磨合、理论精神话语与诗美艺术话语的整合等问题,重新认识“十七年”诗潮特征和探寻其与新时期诗潮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从政治到文化:80年代乡土小说的历史走向从政治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新时期无疑始于“四人帮”的被粉碎,但就文学创作而言,却经历了1978年的徘徊和1779年的过渡,进入80年代才迎来百花齐放的真正春天。作为早春的时代信息,固然有《班主任》、《于无声处》以及《哥德巴赫猜想》等作品出现,但作为“整体气候”的交替,却终究一时难以旧貌换新颜。70年代末期的时代精神既然是拨乱反正,即“恢复与平反”,它在文坛上的反映就必须是“回忆旧时光”——不单单五六十年代的旧作得以纷纷再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资源与国民经济的信息化 “信息”一词在我国古籍中出现很早,南唐诗人李中的《暮春怀故人》诗就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碧云集》其义与消息,音讯(或报道、通知)等相当。而在西文文献中,信息与情报同源于Information。而资源一词的最一般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有用的资财。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水平决定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类拥有的资源可分为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