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根,以天然的联系和人类社会乃至文化历史密切相关。淮河不仅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现象,也激发了当代作家的灵感与情思。王安忆、戴厚英、许辉、潘小平、曹多勇等人与淮河有着难以割裂的精神牵系与文化血脉,引水入文,在小说创作中精心构筑"水利工程",不仅关注着淮河这条具有独特的地理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河流,也关注着淮河岸边人们的生存状况和文化心态,对人与河的缠绕、人与土的纠结进行双向阐释。大面积开采淮河岸边的文化资源,花鼓灯的韵律、民谣俗语浸润着淮河的水分,回旋在文本之中,有着悠长的文脉和因水而生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与同时期女性的社会追求、个体成长、精神困境等有着高度的契合,梦幻是借以表现女性社会文化遭际的一种有效书写方式。娜拉出走之梦、络绮思之梦、邵玉梅之梦、卜零之梦分别是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题梦幻,彰显了她们在主体性探寻过程中所遭遇的集体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支流476条,总长22663.7公里,分属珠江、长江和独流入海三个水系。主要河流有西江、浔江、郁江、邕江、右江、左江、桂江、柳江、红水河、黔江、湘江、南流江等。这些河流有着较好的航运条件,其中以西江为干流的珠江水  相似文献   

4.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沈从文笔下的“水”意象具有深刻的女性象征意蕴、生命象征意蕴与道家智慧象征意蕴。沈从文借助“水”意象传达了湘西人的生命之“美”与生命之“忧”,接通了道家智慧,其深厚意蕴值得永远思索、回味。  相似文献   

5.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女性作品,数量和规模均为历代女性创作之冠。这一现象与江南地区文学世家的繁荣、女性创作者之间交流联系的紧密、知识女性结社及文人招收女弟子等群体性的创作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传统的女性学习和创作观念发生了冲击。因此,本文就女性诗作者之间不同形式的联吟、唱和活动举例说明,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分析女性作品的保存与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6.
水的警告     
水,生命之源。水,文明之渊。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畔,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孕育了两河流域文化,黄河、长江繁衍出中华灿烂文明。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革命,水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糟蹋。工业排污,水质受到污染;滥采地下水,水源受到破坏;无止境的浪费,使水量越来越少。 缺水,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灾难。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500万人由于饮用被污染了的水而致病死亡,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 水!水!水! 水的忧患,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人水关系是人类在利用当地的水环境获取生存资源、与水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水文化,人水关系的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云南大盈江畔一个傣族村寨项棒寨的考察,分析、研究当地近年来人水关系的变化,田野研究显示,这一村寨早期的人与河流为主体的水环境呈现着一种良性和谐状态,然而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河流权属关系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人与河流的关系开始朝着非良性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近50年来,当地水文化逐渐丧失,人类对河流过度开发,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水文化的重建,人水关系的良性建构,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奥斯丁和张爱玲两位不同民族、时代的女性作家分别在《傲慢与偏见》和《倾城之恋》两部作品中从特有的女性视角出发,表现了丰富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特征。两部作品有着共同的创作主题:爱情与婚姻,并都体现了作者对同时代女性生存地位的冷静思考与深切关怀。尽管伊丽莎白和白流苏两位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都有其不彻底性,但她们与男权中心的世俗观念的抗争体现了女性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那么水的缺失,或许就是生命的终点?这个终点的形式,或许是因为水尽源绝,或许是"未来将因水而战,冲突和战争将因为对有限水资源的争夺而爆发"!①在全球500条最大的河流当中,已有超过一半的河流干涸问题严重,有一些大河已经退化成涓涓细流.②全球最长的20条河流上全部修建有大型水坝;五分之一的淡水鱼或者正面临灭绝的威胁,或者已经灭绝.每三年发表一次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我们已经严重地改变了世界各地河流的自然规律",这主要是温室效应以及过多的水坝工程所导致的.目前全球各地共有4.5万座大坝,令河流入海水量下降了15%,水库也占据了地表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0.
在以描述航海经历和欧洲殖民扩张为主题的康拉德作品中,女性人物寥寥无几且相对单薄,但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中不仅出现了五位女性人物,更有着丰富的女性意象:从书名中的“黑暗”、“心脏”到贯穿全文的“河流”、“非洲”、“原始”、“陆地”、“阴影”等等。在这部充满了男性话语的小说中,如此众多的女性形象和意象是否与作者内心对“背叛”祖国波兰的“负罪感”以及对“失根”的“阴影投射”有关?这些女性意象与康拉德不幸的童年、对祖国的“背叛”、“失根”与“负疚”之间甚有关联,康拉德在其代表作中借助女性意象来重温童年,并对“失根”祖国的阴影进行投射,进而获得了“卡塔西斯”与“补偿”。  相似文献   

11.
水自古都是一面自然之镜。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以古罗马内米湖畔圣树的祭司仪式遗产为开场,在远古的神话原型中确立"水木年华"的传承妙谛。人类学关注水的历史传统,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认知和知识谱系。河流被书写于文明的首页,大水与治水被视作同畴,而水利也就成了人类寄予的理想并进行实践和尝试。中国自古而下的水智慧不独在先哲的表述中体现,也落实在多元族群的生活、生产和生计上,成为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的生命表达,日益凸显了传统政治地理学之积弊。文章以水为经,以事为纬,将河流视为包容甚大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2.
疲惫佛山水     
《市民》2006,(7):42-43
7月1日,佛山三水。 源流的水是舒缓的,下游的水同样是舒缓的。而源流之水舒缓得清澈,在下游却肮脏疲惫,令人感慨万千。这是我们对进入下游的珠江的观感。城市化与工业化,也许是人类的幸事,却一定要造成河流的不幸吗?——记者手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资源短缺、水质量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利用国际河流的竞争愈演愈烈,从而加剧了可能产生的分歧与争端。目前争端的解决主要采取国内私力救济和外交手段,但是单纯依靠友好的政治关系,不能实现国际河流的最佳利用,也不能避免跨界水纠纷的发生。国际河流不可分割的自然属性,跨国的政治属性,要求流域国之间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对国际河流的科学管理和利用,综合利用国际合作手段、组织手段、条约手段、外交手段等才能谋得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庐隐作为亲历“五四”妇女解放大潮的新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凸显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基督精神对她的女性意识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平等与博爱思想催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使之在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女性意识在现实的突围中陷入困惑,在忏悔与皈依中不断挣扎以寻找出路。基督精神渗透在庐隐的小说创作中,增强了庐隐女性意识表达的迫切性和厚重度,使之散发出永久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5.
安吉拉·卡特的短篇故事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有着突出的女性哥特特质,而其中的新娘形象更是阴郁诡异。卡特对婚礼、婚纱、新娘形象进行了突破传统的书写,引入哥特元素,以夸张扭曲的手法书写新娘的境遇,目的是为了凸显女性在面临角色转换之际内心的巨大不安。她从女性视角出发,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意识流与女性小说之关联是一个有待开拓的课题.伍尔夫的女性写作者身份与她对意识流小说的创新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考察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我们看到女性小说勘探女性自我世界的深层隐秘与意识流小说的表现对象有相通之处;女性小说"自白式"的话语方式与意识流的形式特征有一致性.意识流为女性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女性小说在寻找自己的"飞翔"姿态中创造性地化用了意识流艺术.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与女性的关系历来被当代文学的书写者们所关注,理解女性与城市的关系成了人们进入城市深层内涵的必经渠道,理解女性与城市关系也成为解读城市文学文本的理想契合角度.我国当代文学之城市文学文本的数量大幅增加,仔细解读当代文学文本,我们会发现城市与女性的关系在当代文本中有着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唐朝 ,道教极为兴盛 ,女性入道成为风气。女性热衷入道 ,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原因 ,又有着复杂多样的具体情况。本文略述之 ,以见大概。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管理学之母”的福利特与女性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她主张关系思维,批判那种自我与他者对立的思维,这对解决传统女性主义发展中的思维瓶颈有着积极的启示。福利特为女性与男性,人与人,以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共存共荣带来了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女性观既与鲁迅女性观存在着异同浅深之处,也同胡适女性观有着亲疏远近之趣.总体比较而言,沈从文则更多从人性论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我国女性问题.其女性观既反映了封建习俗对乡下女子生命情欲的残酷扼杀,又揭示出现代都市女性的精神空虚;既主张女性思想解放和独立自主,又深受男权思想意识浸染而轻视女性人格,因而呈现出纷繁复杂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