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绵阳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结合城市化进程与绵阳市情,提出了生态城市是绵阳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是绵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探讨了绵阳生态城市建设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狗,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普通动物,然而在山西潞城,却正在演绎着一个老人与狗的传奇故事:一个下肢锻瘫的老人,靠自己喂养、训练的狗每天拉着手摇车,载着他到集贸市场卖糖葫芦和烤香肠。而且,这只狗救过他的命,忠贞地替他守护家园,与他寸步不离,成了他生活的依靠……  相似文献   

3.
俄国作家赫尔岑曾在一次演讲中,对书籍在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作了十分生动精彩的描述,他说:“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下岗的人对前来接替他的人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会在书本上有条不紊地留下印记:即使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书籍将永存下去。”显而易见,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书籍作为人们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的记录,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交流经验、保存文化的有效工具,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发展,都起着重大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将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伴随着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急剧变动,带来的是俄罗斯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缺失。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俄罗斯作家,拉新普京深为人民的生存困境感到焦虑和彷徨,他努力地为俄罗斯的人们寻找可以挣脱苦闷与痛苦的出路。作家在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上,既相信代表着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东正教的力量,又无法回避俄罗斯人民自己手中的力量。他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游荡徘徊,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闪电奇人     
《阅读与作文》2008,(11):23-23
杰里·T是一名建筑师,2000年以前,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平静地生活着。寸当年的一次偶然事件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那年夏天,当他在一个建筑工地作业时,一道闪电击中了他,他昏倒在地。  相似文献   

6.
丁松英 《社区》2012,(24):61-61
生活,是人们停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驻足于这个世界。出于人的天性,我们总会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或是正大光明地打量着他人的生活,并且在心里寻思着,别处的生活是好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7.
俄国作家赫尔岑曾在一次演讲中,对书籍在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作了十分生动精彩的描述,他说:“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术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下岗的人对前来接替他的人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会在书本上有条不紊地留下印记:即使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书籍将永存下去。”显而易见,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书籍作为人们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的记录,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交流经验、保存文化的有效工具,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发展,都起着重大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将愈益明显。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伊利诺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唐斯,曾写过一本名为《改变世界的书》。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成家。他没有工作,每天都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做他的根雕。母亲的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便天天去捡破烂,稍有空闲,便去城外刨树根,扛回来给儿子用。人们对她很不理解,三十多岁的男人,你养着他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帮他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9.
意识流是最先来到当代文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之一,它成功地参与了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实践。王蒙的名字使读者认识了意识流,也使人们见识了现实主义之外的“现代”的东西。他当时的小说实验不仅重新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位置,而且唤醒了人们对传统创作方法的反思和对新的审美艺术的探求。然而,站在文学史角度,我们看到,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实为一种理性规范下的小说,他作品中的意识流是一种理性的“意识流”。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具有明确理性思想塑造出来的形象,而不是生活中的存在于本真状态中的“人”。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奇弗以擅长写社会风尚和讽刺小说而闻名。“变化”是奇弗刻意揭示的主题。时代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人们道德观念的改变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二十世纪席卷全球的女权和妇女解放运动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众多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走上社会,传统的男权统治受到了挑战。这一变革改变了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茨是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也是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生活世界理论是他一生探讨的中心问题,也是他的理论研究中最有创见的部分。他的研究不仅为当代学界对生活世界问题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借鉴,而且对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的构建有启发意义。本文从生活世界中人们的基本态度、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生活世界的本质及核心等几个方面对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加以阐释,并试图挖掘这一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明过大年     
在当代散文家中,刘亮程的写作别具质感。这种质感,不只源于其作品主题的鲜明深刻,更源于他对俗世生活特有的敏感和体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亮程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最灵动、最深刻的解读,他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异乎寻常的敏感,往往能从人们最不经意的一处细节、一个角落,剪裁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深邃和顿悟。——刘亮程的近作《一片叶子下生活》,代表了他一贯的思路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粉笔     
人们提到丘吉尔,没有不说他性格倔强、不屈不挠的。他自小就非常固执己见,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七岁那年他到一所贵族子弟学校读书,因为公然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并和老师顶嘴,挨了一顿鞭子,这使他怀恨在心。后来他在一部回忆录中写道:“我在那里过了两年多的不安生活……学校的老师们看出我既落伍又早熟。  相似文献   

14.
加缪《局外人》的主人公默而索为什么对母亲的死如此无动于衷?为什么仅仅因为阳光就杀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的人生方式已经完全肉欲化、动物化;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精神和灵魂的位置;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有限性缺乏应有的意识,也就是说,他完全丧失了作为人所应有的“死亡意识”,完全丧失了对他人生命应有的尊重和关爱,甚至包括对他自己的生命。默而索这种人生方式不是偶然的存在,而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现代文明单一强调人的存在的世俗意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危机产生的历史根源。在默而索的周围,人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着,并自欺欺人地掩饰这一真相;默而索拒绝掩饰,最终被送上断头台,这一悲剧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人生方式的普遍性与隐蔽性,同时也大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文化现象浅论张晓刚,刘霞在我国,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一个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为世代各阶层人们普遍尊崇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已远远超出了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范围。他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多谋的共名。在诸葛亮...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但写出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在其论文、日记、书信中,阐发了他的文艺思想,对现实主义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给人类文学和文艺理论宝库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称之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这首先是因为托尔斯泰极其重视真实。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必须面向现实、忠实于生活,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他说:“诗的感情是关于生活并伴随着生活的形象与感情的自觉的回忆。”他在《什么是艺术?》(1898)这一论著中指出:艺术是人们用来交际、相互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真艺术  相似文献   

17.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论学生表现问题的分析陈佑清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各取所需.迄今为止,人们较多地研究了他的德育、智育、情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而较少注意到他对学生精神生活充实、生活快乐以及乐学等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明代土木之变的战争灾难引发了一场帝位之争,这场帝位之争是明代政治生活的折射,深入地剖析与研究这一客观历史现象,不仅可以透切地了解景泰时期的政治概貌,而且必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感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透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1]。在这一过程中,读者陶醉于艺术境界之中,驰骋自己的想象,不知不觉地与艺术形象形神交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作家的诱发,去认识他所反映的生活,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感享受。那么,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哪些审美感受呢?其一,欣赏文学作品,是人们的精神需要。尽人皆知,人有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这是人类长期从事改造生存环境所形成的惯性。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20.
一、市场经济的前程:假设人是自利的市场经济学设想:人首先是经济人,是利益动物。他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生产者,他在既定的生产能力约束下,争取利润最大化;作为消费者,他在既定预算收入约束下,争取效用最大化。现实的分析表明,只要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考察社会经济生活,就会发现,这不仅是理论假设,而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样,人们之所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正是为着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否认这一点,市场经济是难以想象的。鲍尔丁(K·E·Boul山no教授也曾说:“当我们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