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入WTO,将给我国人才服务业带来极大机遇--人才流动速度加快、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服务业面临极大挑战--冲击人才服务机构、人才市场、服务对象.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人才业的发展对策是促进人才流动、培养外向型人才、树立全球化观念、激活用人机制、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存在着服务门类不齐全、行业发展失衡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相比,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差距很大。在这种自我发展欠缺、竞争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扩大对外开放,无疑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和艰巨性。如何才能使我国服务业在扩大开放中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把扩大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负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努力使自己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中心,依据有关的经济理论,结合我国服务业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提出几条我国服务业在对外开放中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营市的服务业存在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优等问题,因此,为了发展东营市的服务业,东营市应当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两大传统服务业的层次,积极发展三大新兴服务业,同时要大力培育服务业发展的高级生产要素,政府要在政策、财政等方面对服务业的发展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问题,对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进行抽样调查,认为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具有规模和政策优势,但在人才结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社会环境,打造现代服务业畅通的人才链。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第一服务业。近年来,随着人才工作的发展,各地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越来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在区位优势、人文环境、发展空间等方面优势不足,在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方面存在一定约束。因此,扬长避短、营造比较性优势是二线城市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珠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及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研究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并对未来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总量在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也有所优化,但是在人才发展方面还是存在人才总量较少、层次不高等问题.预计到2012年,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特别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中介、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青岛市应加大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满足未来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的需求.在增加现代服务业人才数量的同时.还应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苏州城市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形势,随着苏州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人才问题也渐渐突显出来,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苏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进一步发展苏州乡村旅游,应该通过做好旅游人才的规划、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对现有乡村旅游人员进行培训等途径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数量和素质,进一步提升乡村游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界定了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及服务业高端人才的概念,从年龄特征、学历特征、职称特征、职位特征和技术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宁波服务业高端人才的现状,找出了一些高端人才发展的瓶颈,试探性提出了服务业高端人才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发布的24个国家投入产出表,文章分别计算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各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发展对服务业生产率,以及对服务业就业和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用于第二产业的服务中间需求不断增加时,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将随之提高,与此同时,会带来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并且对服务业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苏州作为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以“世博第二主人”的姿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参与上海世博会,并渐见成效。但在挖掘世博主题、创新参与方式的内容和形式、应对后世博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苏州五县一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的县域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其发展优势具有鲜明特点。正确解读和深入剖析苏州经济发展特色,无论对苏州的未来发展,还是对全国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五县一市2001-2009年人均GDP数据为依据,对苏州各市县经济发展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考察。结果表明虽然苏州各市县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趋势,但总体步调一致,发展协调。  相似文献   

13.
论文运用服务管理研究中的服务包概念,提出了世博会公共服务包的概念,并进而运用这个概念对世博会的服务内容和性质进行了分解和针对服务流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国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初具规模,旅游专业机构出现,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大。苏州作为自然及人文资源皆丰富的古城,旅游业更显繁荣。旅游影响了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促进了苏州市政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苏州传统手工业部分地得以维持,并开阔了苏州居民的视野、促进了苏州"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影响最大的绿色世博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上海世博会主题昭示的环境伦理精神,对于后世博时代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价值。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反思和解答"城市发展之谜"时所彰显的环境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主张绿色低碳的生态化发展理念;二是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方向;三是强调和示范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海世博会主题积极倡导和展示的环境伦理精神,为人类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铁新城在各地快速规划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同质化等倾向。基于城市主题文化推进高铁新城规划建设为避免高铁新城的同质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特质的系统性体现,是指导城市发展的整体性思维。城市主题文化的三个构成维度,即文化特质、文创产业和文化空间都对高铁新城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例如,苏州的城市主题文化既有苏州特征,又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可塑性,这种城市主题文化对苏州的高铁新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高铁新城已成为大苏州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城市主题文化推进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应以文化特质传承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和文化空间优化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与宿州文化的渊源已经是有目共睹,从服务宿州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这一文化资源,加强相关研究,为建设有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寻找途径是宿州赛珍珠研究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州地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涉及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系统。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影响苏州地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各个主要因素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未来1 5年苏州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9.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苏州妇女服饰从朴素保守渐趋转为华美高贵,甚至逾礼越制。这一转变既与明清时期苏州商品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精细有关,传统礼教的渐趋败落和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也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代苏州的发展可以1900年前后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传统的自然经济占主体,战争、交通、上海崛起等外部因素导致苏州突发性衰落,也是一种绝对衰落。1900年之后,随着近代工业化的推进,苏州逐渐恢复并不断发展,但相对于邻近的上海、无锡等城市来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是一种相对衰落。近代苏州发展滞后的内部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僵化和失调。首先,主导产业衰落,棉布业一蹶不振,丝织业中养蚕、缫丝、织绸三个环节发展不均衡,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其次,工商业结构失调,商业畸形繁荣,而工业发展的滞慢又无法吸收商业积累的资本,两者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