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发展合作政策是欧盟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具有欧洲一体化的深刻烙印。欧洲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欧盟独特的超国家行为体性质、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等因素决定了欧盟发展合作政策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欧盟发展合作政策与欧盟其他相关内外政策之间的协调;欧盟与成员国在发展合作领域的政策协调;欧盟与其他国际援助方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性特征对欧盟发展合作政策的形成、国际发展合作趋势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中国援外政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提要]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确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结合对象国语言政策和我国的实际需要,对中东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进行全面规划,成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语言民族主义大行其道;二是欧盟语言政策影响日深,并提出相关语种人才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1)专业设置务实化;(2)语言能力多元化;(3)评估标准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中东欧国家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于欧盟经济依赖性较强,对外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同时中东欧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度和市场份额较低.研究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通过计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可以深入挖掘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潜力,并出口“正确产品”.本文发现,中东欧国家主要进口资本与技术类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中国贸易结构同样过于单一,而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主要为产业间合作,产业内合作比例较低.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双边经贸合作起到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欧盟未能满足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以及(潜在的)西巴尔干欧盟成员候选国的期待,他们转向与中国发展关系,但其原因仍有待探讨。本文运用角色理论和克里斯托夫·希尔于1993年提出的"能力一期待差距"概念,探讨中东欧国家各自在欧盟未实现他们的期待(包括政治、经济和加入欧盟的期待)时是如何认识和发展他们与欧盟、中国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本文遵循角色理论的关系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中国对中欧地区的历史认知及其对"16+1"合作日益增长的期待,随后探讨了中东欧国家近来令人困惑的角色转变,认为这些国家开始寻求与欧盟更加密切的对华政策是由于欧盟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新挑战,如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的政策和英国脱欧使中东欧国家更接近欧盟,同时,反大国情绪以及在投资方面中国未能满足其期待或许可以解释中东欧国家为何最近重新重视发展对欧盟关系。当今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关系中"期待一现实差距"这一现象说明,中东欧国家应该管理和修正他们的期待来避免未来的误解与失望。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快速一体化的前提下,出于移民控制、边境安全、应对新安全形势及保障人权的需要,欧盟确立了在司法与内务合作领域的政策目标。但欧盟在司法与内务合作领域的改革也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某些国家在该领域享有的特殊地位构成了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为实现成员国与欧盟超国家机制间利益的协调,建立并促进更紧密合作机制的有效实施成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鉴于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其由国家间合作向共同体模式的合作方式转变,分析"更紧密合作"机制的基本构架,阐释成员国在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领域的特殊利益,指出"更紧密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为机制的适用范围有限、欧盟机构的权能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没有取得主导地位,提出树立欧盟超国家理念的政治认同、促进成员国的理解合作是增强该机制实施效果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合作是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发展趋势.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使用成为各成员国政府的重要议程,虽不断取得进展,但仍需改进和完善,最终朝着货币合作与政策协调的路径前进.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2004年5月1日,8个中东欧国家(波兰、捷克、 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 拉脱维亚)以及马耳他、塞浦路斯共10个国家正式 成为欧盟成员国。以理查德·鲍德温为代表的一大 批学者认为,欧盟东扩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从安全 的角度来看,对欧盟原有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都是 一项双赢的举措。尤其是对经济转轨刚取得一定成 效的中东欧国家来说,加入欧盟后,他们理应能够获  相似文献   

9.
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各成员国的政府间行为,其决策机制突出体现了政府间主义性质。成员国间的共同国家利益是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的动力和限度。尽管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在范围和深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在决策机制方面引入了超国家主义因素,从而在该领域形成了以政府间模式为主、超国家模式为辅的混合决策体制,但由于涉及各成员国敏感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仍将继续采取政府间合作模式,不会突破目前政府间性质的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0.
欧盟的司法与内务合作已进入快速一体化阶段,欧盟通过建立"自由、安全和正义的区域",力图实现其司法与内务合作模式由"国家间"合作的方式向"共同体化"的方式转变。《里斯本条约》在该领域内对欧盟机构的权限划分更加明晰,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但成员国与欧盟超国家机制间的利益存在冲突,为此欧盟在相关问题上给予部分成员国以特殊地位,并采取了寻求弹性一体化的方法,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传统上以政府间主义为主导的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制度正逐渐转化为联盟控制下共同体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贸易依赖度、贸易互补指数及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12国2001-2011年的货物贸易互补性.研究表明这一期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依存度较低,但双方的进出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互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产业间互补,而产业内互补的规模很小.据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东欧国家经历了近20年的社会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金融银行业的开放也相继完成.金融开放为中东欧国家的金融银行业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蕴含了种种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本文着重分析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之前、经济转型过程中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后三个阶段金融银行业不稳定因素的形成,并就外部不稳定因素对这些国家金融银行业的冲击进行分析,提出正确处理金融银行业开放、稳定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之后,中东欧国家积极谋求加入欧盟,从安全角度讲,主要是基于综合安全需要,即历史上种族、宗教、边界纠纷引发的冲突与战争留下的痛苦的记忆;反恐、反跨国犯罪,以及预防和解决地区冲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德国、俄罗斯的侵略历史及其大国行径充满疑惧.欧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解决综合安全最成功的地区组织,加入欧盟,有助于中东欧化解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2012)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数据,基于两位数和六位数分类商品,全面分析了中东欧各国的出口主导产品、进口需求产品和比较优势产品情况以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中东欧国家出口主导产品和进口需求产品高度集中;出口主导以车辆船舶和机电制造产品为主,进口需求主要为矿产品.(2)中东欧出口比较优势产品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中主要为机电制造产品、化工产品、矿产品、纺织品和农产品等.与2005年相比,2016年中东欧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弱化了.(3)各国出口主导产品与竞争优势产品存在错位现象.阿尔巴尼亚、拉脱维亚、马其顿、斯洛伐克的比较优势产品与出口主导产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出口具有一定的贡献;其他国家极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对该国出口并无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研究2005至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2005至2017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货物出口成倍高于进口,在经济体和产品结构上均呈现出高度集中化趋势,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各种贸易关系向少数国家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弱;(2)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强势进出口能力。虽然,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进出口能力相对较弱,但却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出口空间;(3)中国在中东欧竞争关系网络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但随着时间变化,与各国的贸易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然而,从总体上看,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爆发的中东欧国家银行业危机不仅暴露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内在矛盾,也使得人们对一体化的推进产生了动摇.本文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不仅是"利益"共享机制,更是"风险"共担机制,危机的根源在于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中东欧国家对外资、外债和外贸的过度依赖性,再加上交叉传染机制使汇率风险骤增.未来若要降低全球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中东欧国家需努力完善经济结构,降低对外依赖性,并争取早日加入欧元区.  相似文献   

17.
能源,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已然成为当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中亚地区因其蕴含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合作的焦点。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方,在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费方面存在着巨大缺口。目前,欧盟在与中亚交通和能源合作方面提出两个计划和一个倡议:即欧洲国际油气运输计划(INOGATE)、欧洲-高加索-亚洲交通走廊计划(也称欧亚大陆桥计划,ТРАСЕСА)和"巴库倡议"。在具体实践领域,欧盟积极推动"纳布科"天然气管道以及"南溪项目"的建设,从而实现中亚能源向欧盟顺利运输以及欧盟能源多元化供给的战略目标。欧盟对中亚能源政策的制定,为与欧盟面临同样能源境遇的中国从战略目标、危机意识,对外援助计划、能源外交及"一体化"进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部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态势、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区域发展越来越不平衡。产业转移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在分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态势和问题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霍淑红 《国际论坛》2013,(3):38-42,80
冷战结束后,美国私人基金会对中东欧国家的援助呈突发性增长,并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培育公民价值和倡导公民参与为目标,以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培训、项目和资金等支持方式的民主援助路径。美国私人基金会对中东欧国家实施民主援助既离不开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民主的现实支持,也离不开全球化全面快速推进所提供的机遇。它们行动的理论依据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是民主的基石。它们的民主援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推行民主输出战略和推动中东欧国家的民主发展,但却不是使该地区民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