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休闲旅游备受旅游者青睐,但限于假期的时长,环城游憩成为城市居民放松休闲的首选。牡丹江市的环城游憩资源丰富,以牡丹江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每个景点的权重,再用模糊记分法给每个景点打分,从而对牡丹江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游憩带景区景点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环城游憩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环城游憩带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乐趣、体验生活,特别是乡村生活的一种主要去向之一。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扩大了旅游容量,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环城游憩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城游憩带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对环城游憩带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以昆明市为例,对昆明市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昆明市环城游憩带的长远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已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向,以连云港市下辖4县(赣榆、东海、灌云、灌南)为例,从构建环城游憩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连云港市县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连云港市环城游憩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对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设的县级巢湖市、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使得合肥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城郊旅游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环城游憩带范围也因此出现调整。采取优化空间结构、推进资源整合、加大市场营销和完善产品体系等策略有利于合肥市促进环城游憩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休闲视角的生态园林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休闲与生态园林关联性强:一方面,城市休闲是生态园林的功能体现,是生态园林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生态园林是城市休闲区的有机构成,是城市休闲的空间载体和宜居城市的重要表征。城市休闲对生态园林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在建设理念上,突出社区参与,强化休闲游憩功能,注重人地和谐设计;在建设取向上,努力凸显与营造文化生态和打造独特的城市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7.
北京宗教文化发达,寺庙众多.近代之前,作为平时游览和游憩之地、岁时节日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以及一般庙会的缘起与核心活动场域,寺庙在北京居民的休闲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由于现代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和各种休闲娱乐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寺庙的作用有所下降,但仍然重要.当今的北京,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要建设成为和谐宜居之都、先进文化之都,需要保护好现存的寺庙,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寺庙也要积极融入新的时代,服务于首都建设和民众的美好生活.为北京居民提供更有品味更高质量的休闲方式和休闲空间,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风景林美景度及游憩活动适宜度评价数据、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04年高分辨率遥感卫片QuiekBird为主要信息源,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风景林美景度和游憩活动评价模型,进行风景林美景度和游憩活动适宜度Pearson相关分析、森林游憩活动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紫金山美景度较高的风景林所占面积仅为26.29%,在适宜开展的游憩活动中,以观光、休闲娱乐、科普艺术为主;林分郁闭度、海拔、与道路距离、与居民点的距离是影响美景度及游憩活动适宜度的主要环境因子;风景林的美景度与观光型、休闲娱乐型游憩活动的适宜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运动型游憩活动的相关系数仅有0.340,运动型与科普型游憩活动呈负相关关系;适合3种以上、2种、1种、0种森林游憩活动地段面积分别占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的22.61%、14.17%、24.91%、38.31%。风景林美学评价与森林游憩活动适宜度量化模型研究,为森林公园规划和风景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博客已成为大学校园内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博客休闲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博客休闲方式,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的休假制度的实行,人们倾向于短线旅游,因此城市周边地区的休闲旅游越来越热,在分析发展城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的条件的基础上,对郑州周边地区休闲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的结果显示,要做到城市周边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在保护与优化的前提下,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强宣传促销的力度,还要精心设计游憩项目。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以大别山区钟山村为例,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方面探讨了山区农民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他们对闲暇生活的感受.统计分析发现,近些年来,钟山村农民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并且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及其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不同类型的农民间是有所差异的.这是山区农民生活方式分化的一个表征,也山区农村初步现代化的表现.同时针对钟山村农民闲暇生活的封闭性和僵化落后特征,提出从转变观念、合理分配闲暇时间、加强交通建设等方面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休闲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休闲方式作为生活方式、文化发展方式,也必然是人的享受和发展方式;人的享受和发展在本质上与休闲方式的内在矛盾即休闲力和休闲关系的矛盾运动直接统一。休闲文化具有显著的价值性,它的根本趋势是实现休闲的人性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按照和谐、欢畅、自然、明觉的休闲价值标准,努力追求这样的休闲状态或境界。我们应该自觉地建构以人为本的休闲文化以便更好地实现休闲的人性功能,进而革新诸如幸福、财富等一系列社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重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休闲研究领域,人们对休闲还存在不同认识。大学生休闲活动具有的特点:休闲时间的充裕、休闲能力结构性缺陷、休闲活动过度和剥夺同时存在、休闲活动以积极为主但层次等级较低、休闲活动与学习活动很难区分开等。最后就提升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层次等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进行分析,指出其闲暇观与其幸福观紧密相连,从闲暇与幸福、闲暇与节制、闲暇与财富、闲暇与教育、闲暇与消遣等多重关系中凸显出来,表现为一种自足的、节制的、符合适度原则的沉思活动,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对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闲暇幸福的生活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对公民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休闲对于人的完善和自我超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有闲”和“有钱”为物质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诚信关系为文化基础的休闲经济,对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但是,休闲经济的两面性警示我们,对休闲经济的发展要加强政策引导,实施法制管理,禁止庸俗的、不文明的休闲方式和休闲行为。要善于利用各种休闲教育形式和途径,培育人们科学、健康的休闲观念,提高人们的休闲能力。要在传承优秀的民族休闲风格的基础上,扩充休闲经济的知识和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健康、文明的休闲经济,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闲暇与幸福的关系是作为一个德性伦理问题被提出和探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既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也是幸福本身,两者通过德性达成统一。现代休闲研究也关注休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注看似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闲暇与幸福关系探讨的延续,但实际上更偏向于从社会心理学或历史角度研究,缺乏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当代德性伦理研究中虽有学者提倡恢复亚里士多德论及的德性与幸福的概念,却未体现出对闲暇概念的足够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闲暇内在包含的古典精英主义论调在现代社会的不适用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闲暇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中失去了其对于实现幸福的必要性。重返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框架,有助于厘清休闲与幸福的关系,从而引导人们理性判断休闲活动的适当性,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并通过休闲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休闲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休闲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休闲消费的质量变化状况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休闲消费结构在层次上由粗放型结构主导,在内容上表现为"三重三轻"的倾斜型消费结构.基于带动休闲经济整体发展,满足消费群体多元休闲需求的视角,休闲消费结构升级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调整和优化休闲消费结构内容包括:培育高素质的休闲消费主体,促进休闲消费知识化和丰富化;培养自主性休闲消费理念,推动休闲消费文明化和健康化;全面提升休闲产业,改善休闲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休闲在哲学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亚里士多德把休闲确立为西方哲学的起源之一,把休闲归结为一种蕴含智慧、中庸和愉悦的理性的精神生活。费希特从人的权利出发,把休闲规定为个人的神圣不可剥夺的绝对财产,并大大提升了劳动对于休闲乃至人本身的重要性。马克思最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的观点从根本上改造和发展了前人的休闲观。他用异化的观点解析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休闲与劳动的关系,并把休闲本身看作与劳动的辩证统一,看作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他还强调发展生产力是增加休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