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前期对东北的治边思想,是清王朝治理全国边疆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大一统”、“从俗从宜”、“分而治之”以及“中外之防”等四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治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清朝制定正确的治边政策,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清朝皇帝康熙于康熙六年(1677年)宣布亲政时,经济凋敝、民生困苦。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久安长治”,康熙吸取了明末“劳民伤财,紊乱旧章,虚耗元气,上下讧嚣,民生日蹙”的教训,围绕“休养生息”釆取了一系列政策。排除干扰、破坏,顺利推行这些政策,迫使康熙提出和运用法治,以肃官方,以端风俗,以惩贪邪,以  相似文献   

3.
从北宋到南宋,政府官员们对于推行“限田”政策一事,一直议论纷纭,辩驳往复,视为重要问题。研究宋史者对此虽有所论及,但对于宋政府实行“限田”政策的原由、含义及其演变的情况,却多言之不详。 本文仅就宋政府实行“限田”政策的内容及其演变,作一初步考察,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宋仁宗时的限田政策 宋代的限田政策,颁布于仁宗即位之初。《宋史·食货志上一》云:“〔仁宗〕即位之初…… 上书者言赋役未均,田制不立,因诏限田;公卿以下毋过三十顷,牙前将吏应复役者毋过十五顷,止一州之内,过是者论如违制律,以田赏告者。既而三司言:限田一州,而卜葬者牵于阴阳之说,至不敢举事。又听数外置墓田五顷。而任事者终以限田不便,  相似文献   

4.
定海“红毛馆”是康熙乾隆年间浙江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开放了半个世纪。“红毛馆”的兴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变化,其历史教训值得后世思索玩味。  相似文献   

5.
清朝一代,山西不仅出了一位“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而且还出过一位刚直不阿的诤臣孙嘉淦,雍正皇帝称其为“翰林狂士”,乾隆皇帝誉之为“正人”。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历经康、雍、乾三朝,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直言敢谏闻名于朝野。孙嘉淦的耿直,达到“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屡屡触犯“龙颜”,且常出乎意料。康熙皇帝晚年,诸皇子争夺储位,闹得不可开交,令一世英明的康熙一筹莫展。“兄弟阋于墙”也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每况愈下,突然驾崩,留下千古之迷。因而雍正皇帝即位…  相似文献   

6.
清朝政府通过从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建立起完备的赋税制度。丁银和地粮是清代赋税的基本内容。康熙的不加丁赋政策,首先使全国的丁银总额固定下来。雍正年间的摊丁入地,又利用地亩稳定性的特点,使得业已固定的丁银总额更易征足。由于地亩本身的增长变动不大,地丁合一实际上使得清代赋税正项征收总额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财政收入的组织功能上看,清代赋税制度呈现出鲜明的定额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明清之际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夫之(1619——1692)极端重视中华民族才智的发展。他认为“尽中原之智力,治轩辕之天下”,“足以固其族而无忧”。(《黄书》)他看到清朝的统治暂趋巩固,“以不能言之心”,寄希望于来人,对民族复兴的前途始终充满信心。他虽没有留下智力研究的专著,但通过哲  相似文献   

8.
满蒙联姻是清朝统治者怀柔蒙古、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边疆民族政策之一,其目的在于以联姻促进满蒙联盟,用“姻好”巩固“盟好”,使蒙古王公成为为清朝直接服务的力量,这对清朝统一全国、巩固政权及治理边疆都起到了颇为重要的作用。赤峰的喀喇沁旗在清代既是关内通向关外的交通要道之一,又是满蒙交界的军政要地,故清朝对之非常重视。清代满蒙...  相似文献   

9.
画中画     
《阅读与作文》2007,(3):F0002-F0002
四川隆昌一中是在清朝康熙6年创办的“金鹅书院”旧址上于1903年创建的.是一所有丰厚历史化底蕴的国家级示范中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康熙(1654——1722年),名玄烨,清朝在全国建立统治后的第二个皇帝。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行法家路线,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位的六十一年间,曾于一六七一年(康熙十年)、一六八二年(康熙二十一年)、一六九八年(康熙三十七年)三次巡行东北。每次出巡,随从的文武官员及侍卫兵丁达数万人,队伍庞大,声威煊赫,为时少则两月,多达五个月。康熙的东巡,同他多次南巡江南、北巡塞上一样,都是为了巩固边疆统治和抗击外来侵略所采取的重大政治性措施。可是,近年来,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给它的侵略扩张政策制造舆论根据,竞编造大量谎言,无耻地篡改历史。他们除起劲地叫嚷什么中国的黑龙江两岸“历来就是属于俄罗斯的土地”外,还在康熙东巡上大作文章,胡说康熙东巡是“继续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加强军事行动,企图用一切手段从这地区排除俄国人,将它并入自己的版图”,是搞什么“侦察军情”,“准备军事远征”等等。事实是驳斥谎言的有力武器。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文献记  相似文献   

11.
爱新觉罗·胤(雍正帝)的即位自古以来都一概视为篡位。笔者以为雍正并非篡位者,只不过是康熙晚年选嗣思想的转变和诸王子相互谋位斗争的结果。雍正在位虽短,但其针对时弊、严禁朋党、整顿吏治、重视用人、强调务实、勤政爱民等诸方面,为清康乾盛世之继往开来者。社真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对世俗社会生活所持的态度,是今人研究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对清朝统治者的态度郑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此时全国业已统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农业生产也逐渐由恢复走向发展。与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乱相比,康乾之世更易为人们讴歌。板桥对清朝皇帝不乏溢美之词,正是当  相似文献   

13.
在晚清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胡林翼因“治鄂、筹粮、复皖”之功而列名“中兴名臣”。他在政治实践上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与他重视选拔和使用人才分不开。  相似文献   

14.
清朝重新统一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后,出于稳定边疆形势、维护领土完整的施政目的,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其中,大一统观念是清朝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极力淡化华夷观念是清朝民族政策的指导方针,"德足绥怀,威足临治"是清朝处理民族问题的总方针,因俗而治是清朝制定和实施边疆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朝联合青海和硕特部进军西藏,成功驱逐在藏准噶尔军队,西藏纳入清朝版图。事后清朝谨慎探索治藏政策,西藏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清朝深知西藏达赖喇嘛对蒙古部落的重大影响,因西藏长期置于青海和硕特部控制而无法直接管制,驱准保藏的成功则给予清朝难得的机会。为使西藏免于准噶尔的再次侵扰,清朝先是巧妙安排废除汗王制,打破达赖喇嘛与青海和硕特部汗王协同管理西藏的结构,代之以噶伦管理藏务直接对清负责,之后扶持康济鼐代清主政西藏。  相似文献   

16.
康熙幼年登基,在位61年。其在位之长,历朝历代无人能及,而且他活了近70岁,在清朝的帝王中可谓是一代长寿之君。康熙的健康长寿并非天赐,而是得益于他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据《庭训格言》记载,康熙曾强调“凡人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这就  相似文献   

17.
芥子园新探     
本文依据有关材料,确定由李渔始建的金陵芥子园从康熙七年戊申(1668)至同治八年己巳(1869),历经整整二百年.芥子园园址位于周处台东侧或西侧,李渔刊刻自己重要著述的翼圣堂即芥子园书坊之名,但翼圣堂康熙二年已存,时间上早于芥子园,李渔的芥子园家乐虽多次外出,但在清初金陵剧坛上颇有影响,此外,文中对芥子园景观作了描述,对芥子园的变迁以及迄今为止所见芥子园刊刻的书目作了探讨,对已有的某些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清初治滇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初年,特别是平定“三藩之乱”后的二三十年间,是云南实现由乱到治的关键时期。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和借鉴历代治滇思想和治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整、充实,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治滇治策体系,其治策涉及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较为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成为其后清朝统治云南的治边思想和治策。  相似文献   

19.
墨子“非乐”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乐”是墨子文艺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对这个思想,学术界普遍持否定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墨子“非乐”虽然具有揭露统治阶级亏夺民衣食之财以为乐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狭隘功利主义的反文艺观点,核心是否定艺术与审美的社会价值。笔者认为这是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误解,应该重新认识。墨子“非乐”并不排斥一切音乐,反对所有歌舞。这是可以肯定的。墨子确实有“圣王不为乐”(《墨子·三辩》)以下《墨子》引文只注篇名。)的说法。对这句话不能单看字面,“以辞害意”。当时有一个兼治儒墨的学者名叫程繁,他曾就这个问题质疑过墨子。程说:“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笙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  相似文献   

20.
汉明帝是东汉王朝的第二代君主,或将他与光武帝刘秀并称,誉之为“建武、永平之政”,亦或把他与章帝并论,溢称之为“明章之治”。但从统治方略来看,其实行的“严切”政治,与刘秀的“柔道”和章帝的“宽厚”皆迥然不同,其作用、后果与影响自然也是大相径庭。本文对其即位的历史背景、“严切”政治的基本内容以及产生的后果、影响作了探讨,认为这种唯“严”是用的统治方略,虽在当时起了某些积极作用,但从整体和长远的观点看,则主要是消极的。尤其是对宗室诸王的打击和对知识分子与学术文化的摧残,更是带来了严重后果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