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奥斯汀(Austin)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Searl)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语用学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言语行为理论能让我们把各方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这一理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由塞尔修正并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更加完善、系统的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对外语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示诗歌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力及诗歌隐喻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优美。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以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但又有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3个方面:哈贝马斯突破了奥斯汀与塞尔关于制度界限内的以言行事行为,提出了非制度界限内的言语行为,并研究了后者实现以言行事的效果必须要满足的语用前提;与奥斯汀和塞尔不同,哈贝马斯明确提出了3种不同的有效性要求;哈贝马斯在批判奥斯汀与塞尔对言语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汀创立的言语行为理论将日常行为学派的理论推向高峰,而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则进一步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他从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角度对语言意义进行研究,为解释言外之意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认识方法.文章从言语行为的哲学渊源入手,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分类及其语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话语、符号实体学——语用学、符号学、章句等这一术语来自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 1911—1960)的著作,现广泛地用于语言学,指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行为的关系来分析话语职能的理论。言语行为并非“言  相似文献   

7.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就清楚语言能表达各种不同的含义:命题内容方面的,修辞学方面的,以及社会学方面的等等。然而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1962)首次阐明了有许多事情是讲话者能用语言来实现的。他的一个根本观点是有些言语不是对某个信息的陈述或提问,而是实施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言则行”①,即人们使用言语去实施某种行为。从语用学观点看,言语本身就是某种行为,称为“有所为之言”(performatives)。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是由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下就某个主题与听话人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  相似文献   

8.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奥斯汀的哲学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英国哲学J.L.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开创人,他勇于对传统的哲学观点提出质疑,以其精细的语言现象学方法观察日常语言,区分了施为句(performatives)和表述句(constatives),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认为说话就是做事,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语言、世界和心智之间关系的看法。本文着重结合其言语行为理论来展示奥斯汀独特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评述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普遍语用学的研究任务、基本特征、理论依据及交往理性.哈贝马斯是通过借鉴当代语言学理论和分析哲学的观点,提出了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普遍语用学,为其交往行为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并由此实现了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语言论转向.  相似文献   

10.
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何莲珍约翰·塞尔(1932-)是70年代出名的美国分析哲学家,50年代就学于牛津,师从著名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和斯特劳森从事分析哲学研究。回到美国后执教于UCLABerkeley,1959年成为哲学教授,其主要贡献在于他的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1.
交往行为理论是在语言学转向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批判社会的物化现象——生活世界殖民化。交往行为理论自从面世就不断面临着包括技术批判理论、社会分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内的各种理论的诘难。研究表明,它们批判的焦点集中在交往行为理论的"理想的言语情景"。通过对交往行为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的追溯,发现"理想的言语情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能驳斥各种理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的同时,旨在为这一社会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则关注于人的生存问题,力图通过对"存在"整体的深度分析来揭示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并最终通过诗性的语言来得到克服。与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进路相比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可以视为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问题而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的现实起点,以交往行为为核心实现"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并通过对交往行为进行规范语用学分析将交往理性重建为一种规范的力量,揭示出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的有效性规范,以此谋求对交往问题的规范性解决。  相似文献   

13.
X BE X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判断句。表面上看起来主语和表语重复,传递的是"零信息",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含义,传递着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说话人有意选择的一种言语行为。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言内、言外和言后三个层次共同作用完成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认为X BE X结构的意义解读可以从言内行为上完成对词义的解读,从言外行为来表达交际意图,从言后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4.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学英语》精读和听力课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现象 ,论证了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和语用能力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广告是广告商与受众之间单向的、公开的、目标取向的交际活动,起着提供信息与说服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宣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依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和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述评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解读广告英语的语用特征,从而为英语广告话语分析和广告翻译提供一种语用学视角。  相似文献   

16.
礼貌语言中的致谢用语属于日常活动中的言语行为,按照奥斯汀(J.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给予的恩惠使用致谢语被认为是言外行为,而致谢语被认为是正面礼貌.致谢并不是孤立的言语行为,它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夸张的或暗含的.再者,致谢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致谢语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价值.根据不同的文化,人们表达致谢语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此外,人们评价致谢用语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中国人与法国人的交流中,在不同的情景下,双方对致谢语的表达以及对致谢用语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中国人一般按照中国的生活习俗和汉语的习惯用法来使用法语致谢语,法国人对此有可能会不理解,甚至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17.
广告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借用言语行为理论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种不同的阶段性行为可有效地解释了广告语的劝说功能。借用关联理论从认识环境关联的暗示性的角度可有效地解释了引用名言名句或流行语的广告语。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是其体系庞繁的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普遍语用学的提出以及三个有效性原则的初步分析,阐明普遍语用学在交往行动理论中的意义,并对其面临的困惑与出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它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理性,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目的理性只是交往行为的一个纬度,翻译目的论在提升译者主体性的同时,将主体间性交往行为“异化”为主客关系的工具目的行为。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翻译目的论既有合理性也有其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