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为深入理解乡村生态振兴战略要义,切实贯彻其理念政策提供了思想遵循和理论基础。作为物质变换理论的内容延伸,“物质变换断裂”从反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因背离物质变换导致的生态危机,并阐释了其根源所在,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打开了思路。新时代重建乡村生态优势,重整生态振兴力量,必须及时弥补“物质变换裂缝”,从生产方式、体制机制、价值理念、主体践行等方面对症下药,最终实现“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自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化学家尤·冯·李比希(J.V.LieBig)。马克思主要在三种场合使用这一概念:自然界、人与自熊界关系、人类社会。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其它慨念有生命、劳动、商品变换、裂缝等。揭示和发展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有助于我们发展唯物史观,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寻求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冲突和人类社会内部发展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自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化学家尤·冯·李比希 (J.V .LieBig)。马克思主要在三种场合使用这一概念 :自然界、人与自然界关系、人类社会。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其它概念有生命、劳动、商品交换、裂缝等。揭示和发展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有助于我们发展唯物史观 ,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 ;有助于我们寻求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冲突和人类社会内部发展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要描述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物理学公式大致具有的变量和约束条件 ,最主要的是要完成由洛伦兹变换到新的超时空的某种变换 ,它的实质是要用方程式表示出由四维时空到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的变换。目前出现的类似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和热辐射实验一样难于解释的实验及超自我现象 ,开启了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路 ,也加深了对于未来描述的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物理学公式普遍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含义;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持续进行的途径。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与当代环境保护思想是一致的,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的价值取向为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在生态层面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维度,在制度层面指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进而从生态伦理、制度规约与科技创新等角度为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8.
生态产品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性劳动、管护性劳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维护生态安全、 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劳动的生态化。 生态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裂缝,自 然财富生产和人类财富生产走向分裂,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下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劳动 促进自然财富生产和人类财富生产的统一,提升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基于生态劳动的生态产品具有生 产性、亲自然性和人民性特征。建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需要以人与自然为共同主体,以生态劳动 为实践基础,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协同为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城镇化是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理论基础.城镇化在本质上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原则相契合.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而生,就使得城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而背离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通过对能耗和城市人口比重进行的二元定距变量的统计分析,证明城镇化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物质变换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载体,但必须按照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合理、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原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物质变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概念。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的层次和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却又没有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说明,这就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甚至有人企图否定这一概念。本文针对这一概念歧见纷呈的情况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是马克思在生理学概念"新陈代谢"(德文为Stoffwechsel)的基础上创造性应用的结果,其内涵已远远大于"新陈代谢",不仅不能轻易否定,而且,要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意义上综合、全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物质变换的断裂,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要重建物质变换的生态秩序,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以生产者的联合、城乡融合为特征的共产主义来实现。新时代中国要立足当下,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生态关系观中获得启迪,为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社会主义制度根基;构建城乡生态共同体,打通城乡地域的物质循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基本思想,阐明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该思想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启示:把城市作为整个自然循环的一环,让城市自由呼吸,关注城市与自然共生;把"外部的东西同化",向自然界适度索取自然资源;"把获得的东西再排到外部的异化",向自然界适度排放各种废弃物;"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应该"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相似文献   

13.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重新阐发,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切入现实的路径。其所蕴涵的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对我国实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循环经济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生态思想最值得推崇的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并解决。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劳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循环)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却导致了"无法弥补的裂缝",这些问题也正是以后愈演愈烈的全球环境危机之实质所在。要解决这种危机,就必须进行社会性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变革,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的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两山论"是建设美丽中国,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两山论"包括三个层面的科学内涵:强调了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将"两山论"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三重意蕴相对照,可以看出,"两山论"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自觉遵循了自然物质变换的一般规律,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物质变换两极的统一,并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理论.除此之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消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统一调整管控,促进环保与发展协同共进,在践行"两山论"的同时也是对"物质变换裂缝"的弥合.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性劳动是资本逻辑控制和引导下人类征服自然、满足私欲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反生态性。祛除现代性劳动的反生态性,转向生态劳动,是应对生态危机的良策。生态劳动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交换实现了自然养育人类和人类护育自然的统一。生态劳动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为自身目的,以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和协同进化为基本过程,以生成生态文明为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统一的辩证思想,确立了科学的自然观,为当代中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正在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发展生物经济,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如何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新境界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研究和分析,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解,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由于这些思想长期以来成为被遮蔽的视域,致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全面、不完整。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以往发展观的片面性,全面完整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重视。但是目前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空白,那就是忽略了人体排泄物(主要是城市粪便)的循环利用问题,由于这一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不仅使得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链条难以修复,而且破坏了水体中的物质循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为指导,提出将城市粪便纳入循环经济视野,对其实现资源化管理,完善和发展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