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起源于一系列有形或无形契约的签订.在这一契约网络中,公民与政府之间形成了政治委托代理关系,其委托代理链条可以描述为公民-立法者与政治家-行政官僚.因为政治代理问题的广泛存在,所以需要一整套制度安排来协调公民、立法者与政治家、行政官僚之间的关系,这套制度安排就是政府治理结构.然而,政府治理结构并不能完全解决政治代理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对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作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国有资本委托代理关系的两级体系中,初始委托人是全体公民。初始委托人缺位使得两级体系的链条处于"断裂"状态。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转变到第一级委托代理体系(从公民到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改革上,目标是让初始委托人到位,使两级体系的委托代理链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3.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包含两层,即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众委托人身份不明确、政府处于关键地位、代理链条冗长、委托风险和代理风险并存等。委托代理关系数学模型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代理人会选择努力工作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985工程"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关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分析了"985工程"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三种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与项目学校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学校与"平台"、"基地"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平台"、"基地"与"成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揭示出这三种委托代理关系下因利益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985工程"政策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制度经济学是研究现代政府理论的一个有力工具。制度经济学是认为:人性的假设是激励政府的起点;公民与政府之间和政府机构与官员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或理论,存在着激励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性;而产权理论中的使用权、用益权、决策权、让渡权分析,则启示着政府对公共权力拥有“准产权”,存在着激励政府的途径:明确政府与市场界限、尊重私人产权,实现政区间的竞争,实行绩效评估,防治“败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原本用于研究企业经济行为的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到政府领域,指出作为纳税人的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部门预算中,该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社会公众—(议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政府财政部门—政府职能部门的多环节委托授权链条,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督弱化、对腐败惩罚程度轻等原因,且在公共领域内存在“激励不足”情况下,解决部门预算委托代理问题的办法主要是依靠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之间的关系定位,是国有投资公司在发展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上海久事公司为例,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对称信息向非对称信息转化,风险由政府逐渐向投资公司转移.通过模型分析,对委托-代理关系在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认为当前农村社会中的两委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委托人的两个代理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村民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真正意义的委托代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逐渐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与高校管理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多种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构建科学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委托代理各方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要进一步明晰高校的产权;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高校内部的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用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考察我国国有土地资产运行,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公民、国务院、各级政府、用地者都有各自的效用目标函数,加之信息不对称,所以在整个委托代理链条中产生的代理成本较高,委托人的利益易被扭曲。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国有土地所有者对经营权的约束;二是要合理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完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三是加快土地市场体系的建设,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约束政府代理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代理关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盈余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代理人竞争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是盈余管理目的多元化的动因,并认为理顺代理关是控制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政府间事权划分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而言,在政府之间划分事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政府间事权关系的划分存在许多难点。从福利经济学思想出发提出的新的划分政府间事权的思路经证明有其有效性:将交叉事权交给地方政府承办,可以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目标函数一致。据此,可将政府事权划分的委托-代理模型细分为确定性事权和交叉性事权的委托-代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公有制经济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不容忽视石奇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热切关注和深入讨论(郁光华、伏健,1994;姜伟,1994;翟林瑜,1995;张维迎,1995)。本人研读了一些有关文献以后认为,这些作者在运用代理理论解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政府公共科技资源投入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其使用效率也一直受到质疑.以往研究对政府创新支持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企业创新已有较多探讨,但结论并不一致.基于制度理论的观点,认为政府掌握着一些关键的资源,这些资源对企业创新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与政府间联系,获得政府创新支持对企业创新会产生积极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则认为政府创新支持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降低创新效率,不利于企业创新.事实上,制度理论侧重于探讨创新资源获取问题,委托代理理论侧重于创新资源的利用问题.因此,有必要将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进行整合,以全面揭示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文章以2011—2013年安徽省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间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政府创新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产权性质对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政府组织机制中,隐含着民众与政府及各级政府之间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为解决地方政府博弈问题,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控,提供了解决途径和对策。委托-代理理论试图制定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的刺激计划。因此,委托人所要重视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该理论模型分析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符合作为委托人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民众的偏好的激励合同,以实现“委托人支付”的最大化,进而达到成功的危机管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耕地保护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耕地保护中委托——代理的形成及特点 ,介绍了委托——代理问题在耕地保护中的种种行为表现。提出中国耕地保护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根源在于 :耕地保护存在外部性 ,代理阶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代理链过长导致约束机制失灵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认为要解决耕地保护中委托——代理的问题 ,必须进一步改革土地管理体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重构利益分享机制 ,实施耕地占用高税负制度和建立先进的地籍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所有作为委托人与企业经理作为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预算约束软化,因此导致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双方对未来博弈次数及委托代理信誉预期的不确定性。为了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实行有效的激励与监督,就必须促使委托代理双方实现重复博弈,加强双方的委托代理信誉,从而有效地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循环经济下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与企业的行为关系。分析了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与企业存在的信息分享情况,拓展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认为激励合同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为双方对自然状态项不同认识的情况。以参数化例子阐述政府根据企业逆向物流活动设定激励合同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与企业具有委托代理关系,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企业的最优努力水平是成本系数和奖惩因子的比值;政府设定的奖惩因子是成本系数、风险规避量以及自然状态项方差的递减函数;合理的激励合同实施可以使政府和企业明晰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风险。最后论述了该研究对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和企业行为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年金采取的是信托型管理方式,是信托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结合。在年金管理的两层关系中,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所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来降低信托与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风险,是提高企业年金管理与运营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现代独立审计是为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的一种重要外部治理机制,而其本身又存在着所有者与审计委托权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财务会计报告从生成到流向社会公众手中这一过程包括两个重要环节:第一个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生成环节,此时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取决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第二个是审计环节,在这一环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间接地取决于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后者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者与审计委托人之间的代理问题的解决。要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必须从这两个环节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