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突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雷锋精神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属于同等性质的范畴,具有内在关联:二者均坚持共产主义价值取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长久的价值取向支持;雷锋精神能够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长久提供价值取向支持。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从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将雷锋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雷锋精神宣讲和弘扬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对青年学生的雷锋精神教育引导等方面构筑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发展演变经历了革命话语体系、建设话语体系、改革话语体系、发展话语体系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的价值取向分别是解放人民群众、改造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群众。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人一步步真正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主体。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之归宿。把握这一价值取向,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才能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并使之永葆青春和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后盾与智力支撑,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文化发展观来看,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必须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价值主体;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文化发展的创造主体;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享受主体。社会主义文化主体观昭示了文化发展中基本动力和根本目的的内在一致性,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标向,强调在共建共享中着眼于不断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追求,而且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被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发展观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指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旨归。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维度,将为实践"五大发展理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哲学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和指导作用,它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关于现实的人的价值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人民利益,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6.
《为人民服务》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忠实地代表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显然,人的所有价值创造实践皆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这决定了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这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每个想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从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找到理论依据,当前,正处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时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从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潜能等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条件决定,求自由离不开负责任,要全面发展需注重人的价值取向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把来自人民的中国梦交给人民,并以人民群众为基点来考虑中国梦践行过程的所有问题,是中国梦伟大实践应有的题中之义。基于此,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从实践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来理解。在实践论维度,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活动赋予了中国梦的实践品格,实践中的人民则是中国梦的群众基础;在价值论维度,"以群众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肯定人的尊严、关心群众的生活并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在方法论维度,要使中国梦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必须确立面向群众日常生活的宣传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一部载有丰富人民主体思想的经典著作。《宣言》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其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社会背离人民主体地位是其现实依据、无产阶级革命及其专政是其必然途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人民群众的地位是其理论根基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其价值取向等方面阐明了其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新时代,学习《宣言》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党建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学应当有切合自身特点的多样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探讨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学的审美需求。在当前历史条件下,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有助于人民群众精神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文学都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实现,有赖于从多方面正确地处理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群体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主体的品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建构和谐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必然统一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而提出从法治教育、素质教育两个方面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渗入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发挥目标选择、情感激发、评价标准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价值,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究其根源,就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认识的偏离,拒斥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单向度的“见物不见人”。对科技的崇拜,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的累加为终极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校正社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偏离,坚持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  相似文献   

14.
以民生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核心的执政理念,因为这一理念清楚的表明了我党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民生为本深刻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理念,科学发展的理念,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理念,忧患意识和执政安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能动地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它的生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主体性发生与发展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塑造功能和凝聚功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就要抛弃错误的价值取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观、主体观和任务观。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发展的核心。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是检验我党在新时代执政能力的标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已成为党和政府执政的价值取向及施政的最高准则,民生政治已然成为新的政治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政治责任,政府要以包容性发展的新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执行以民生价值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为民生政治的运行提供制度保证,推进以公民权利的实现促进民生权实现的社会管理创新,并把民生指教纳入政府绩效考棱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文化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内核,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和谐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人类解放与自由追求在和谐文化中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关怀习惯,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在和谐文化中追求人文关怀的重大现实价值。和谐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就应该做到:追求正义公平;坚持以人为本;承认主体主义;重视心理疏导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高校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的总体认识和理想追求。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还是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大学和谐校园文化,要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