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现代国家里,而来自于无政府主义的一个挑战是国家是否应该存在,即国家能否被证成?如果国家能被证成,那么证成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克里斯托芬.毛瑞斯(Christopher W Morris)认为,证成国家就是说明国家的权力是公正的(或正确的)或者合理的,面对洛克和诺齐克证成国家的理论困境,即一旦承认了人们拥有生命、自由及财产三项自然权利,则证成国家是非常困难的。毛瑞斯的办法是设定人们拥有准自然权利,而保护人们的准自然权利需要国家提供正义并有效率的行动,这样他便通过正义与效率证成了国家。  相似文献   

2.
法律概念的"证成"是按照法律规范逻辑或推理规则,对于作为认识对象的法律概念在必要性、正当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的阐释与说明。作为现代环境法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法律上独立存在的"环境权"概念虽然在大多论述情境下被应用于证成环境利益关系法律调整的社会事实和实践过程,但其自身至今仍面临着概念内部逻辑自洽和外部动力机制耦合上的明确性、统一性和实践性质疑。如何立足环境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依照法律规范逻辑,全面梳理环境权的基本要素,是有效回应质疑,将环境权概念有效篏入法律规则体系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认识论中有两条关于证成的假设非常流行,它们常常被用来解释什么是证成。首先,一种信念是被证成的当且仅当它符合对信念进行认知评估的关键规范标准。其次,一个主体在日常场景和怀疑论场景下的信念是同样有证成的。然而,传统的证成与否的区别不足以解释这两种情景下的信念在认知规范上的差异。从认识论的问题退回到一般的规范性考虑,可以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在基本的规范之外,还有衍生的二级规范和三级规范。这三种规范之间互不等价。只有遵守基本规范才可以说成是有证成。在违反基本规范的情况下,即使遵守了二级和三级规范,最多只能说成是有良好的辩解或无可指责的。这个新的分析框架不仅可以解释日常场景和怀疑论场景中主体信念的规范差异,而且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认识论学者普遍倾向于为怀疑论场景中的信念赋予证成,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简单的有证成和没有证成之外,还存在“无可指责但无证成的”的信念类型。  相似文献   

4.
演绎也是需要证成的,这如同把所有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科学大厦放置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有崩溃的危险。论文在对各种演绎证成进行评判的基础上,从认知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演绎证成其实也是一个逻辑全能问题,演绎证成在认知主体层面上才需要辩护,从而维护科学大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演绎证成包括演绎规律的证成和演绎系统的证成。演绎规律的证成不应预设演绎规律是有效的。演绎规律属于形式,它不预设演绎规律是有效的。由于一种形式与其内容或质料具有二分关系,所以该形式可以穷尽地涵盖或填入相应类型的任何内容。如果无论一种形式属于何种逻辑,以及该形式被填入任何内容,该形式都是真的,那么该形式就是演绎规律,是有效的,否则就不是演绎规律,是无效的。演绎规律的证成标志着演绎的部分证成。  相似文献   

6.
“证成难题”由布鲁德尼提出,它针对青年马克思的自我实现思想,旨在质疑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体向共产主义信念转变的机制和动力,其形成的根源在于马克思“告别哲学”的立场导致证成手段缺乏。布鲁德尼给出的解答方案是将罗尔斯式的道德哲学元素“补充”进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然而该方案并不成功。布鲁德尼理解的马克思自我实现思想停留于主观信念维度,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体信念转变恰取决于自我实现层面的历史性矛盾。“预设”回应、“适用性”回应及“发展性”回应是解答“证成难题”的有效途径。“证成难题”的破解有助于当代对马克思自我实现思想的再挖掘。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西蒙斯在其文章《证成与正当性》中,讨论了对制度进行道德评估的两种方式——国家的证成(justification)与正当性(legitimacy)。针对当代政治哲学中所常见的对两者的混淆,或不恰当的定义,西蒙斯采用了洛克式路径与康德式路径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证成与正当性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在关于国家规范理论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律判断如何证成?——"阿列克西难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判断如何证成?法学家们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的主要进路有:价值论进路、事实进路、逻辑进路、诉诸听众的进路、理想的言谈环境进路以及阿列克西的综合进路.但这些进路都分别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是什么使得法律判断得以证成的呢?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法律不过是"语言游戏"之一种,其正当性存在于一定社会的"生活形式"之中,亦即实践之中.因此,我们只能从风俗、习惯、制度和传统等因素之中去寻找法律判断的正当性根据.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代哲学中以各种名义出现的对于传统认识论愈益强烈的敌意和冲击,迫切需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重构,而非解构.苏珊·哈克在批判性地考察基础论和融贯论的基础上,整合出了一种新型的认识论理论--基础融贯论.该理论基于对"证成"概念的精细考辨和层次区分,其关于证成的因果性和逻辑性的划分,特别是关于证成的程度论观点,具有重要的解题功能;同时,也可提示证成与名辩"三物"及因明"三支"思想的关联.这些也在客观上确证了"证成"作为认识论核心概念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不存在私人信念,信念在本质上是公共的,它已经隐含相应的行动中所包含的事件之间的解释关系。能动者不可能获得孤立的信念,获得一个信念需要获有为共同体所共享的信念整体。这意味着能动者的信念亦能为他者所理解和接受,并在公共的维度中得到证成。证成信念的起点是可被观察的行为和断言,戴维森和布兰顿的相关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证成信念的解释进路和推论主义进路。最后以“摩尔悖论”为例,探究了“信念本质上是公共的”这一观点的一个运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确证问题是西方知识论的核心问题。罗蒂认为知识的确证是一种社会现象。罗蒂的知识确证观,与他反思、比较两种不同的确证范式和思路紧密相关。罗蒂断定传统确证观混淆了知识主张的确证和因果性说明,而这种混淆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以视觉隐喻作为解决知识确证问题的预设。罗蒂认为,实用主义提出了一条可取代传统确证观的更合理的知识确证的新思路。这一思路把知识看作是经由主体间讨论或对话而被确证的真信念。罗蒂关于知识确证的主张,是摒弃传统确证观,推崇这种知识确证新思路的引申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确证”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在 2 0世纪兴盛的知识论研究中成为核心的问题。本文从确证概念的界定、确证的性质、以及确证的标准、条件与结构等方面 ,考察了当代知识论的确证理论。笔者认为 ,确证从根本上说在于为知识命题 (信念 )的成立提供证据 (理由 ) ,这是确证论的实质性问题。至于确证的规范性 ,诸如认识的义务、可允许性 ,则是由其根据性派生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完整的一致主义确证论需要依靠它所指定的"一致"关系来界定。这自然就转向了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一致"。对这个问题西方知识论者新近的回答是把一致理解为解释的一致,解释的一致主义确证论就产生了,这种理论对知识确证问题作出了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被害人承诺作为超法规阻却违法性事由得到广泛认同,但是,对于它的正当化根据存在较大争议.正确地界定被害人承诺的正当化根据,对于司法实践有很大帮助.被害人承诺的正当化根据在于,基于社会相当性的利益衡量理论.在实践中,生命法益绝对不能承诺,身体健康法益以及其它个人法益在符合社会相当性范围内可以有限承诺.  相似文献   

15.
划定作为刑法中业务行为的医疗行为的范围,最根本的是判定是否具有侵害人身的危险性。"保护的优越利益"学说是医疗行为正当化的根据。医疗行为的正当化要件包括: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行为具有必要性与合乎水准性、遵守规则性;行为人履行必要的说明义务;行为相对人作出有关承诺。  相似文献   

16.
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及其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营利性的一元目标正日渐受到公司社会责任的挑战,但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何在,却是一个关注不多的领域。厘清这个问题,必须循公司社会责任起源这一思路,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给出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知识的一个基本要素,确证理论是当代西方知识论所集中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确证"概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其规范性的特征;二是它与"真"的联系。一般认为,X是得到确证的,仅当它已经或至少能够通过引用一些理由来进行证明,这就涉及到作为理由的信念与被确证的信念之间的支持关系。从结构上看,确证似乎形成一个无限回溯的系列,基础主义要解决的就是确证上的无限回溯问题。基础主义这个"阿基米德"点遭到了反基础主义的批判,当然反基础主义本身在西方也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整体的文化转型背景中,在现代性的研究视野中来考察女性写作的嬗变过程,就会发现女性写作的本质目标就是获得双重的自我主体身份的确证。当我们对轰轰烈烈地演进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现代性反思时,发现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出现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循环轨迹,经过100年的求证又回到了原点,女性主体身份非但没有得到确证的自由,反而出现大面积的驯服与溃退,究其原因恰恰是这双重身份在确证过程中的错位与迷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