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古人有名亦有字。相对于名而言,字蕴涵着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宋代士人认为,字不仅是其命运前途的彰显,而且是其士人身份的重要标识。故而,宋代士人重字贵字并对字提出了较高的文化要求,士人改字遂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改字的原因,或为避讳、或为迷信、或为审美情趣、或为勉学、或为道德训诫。改字这一社会现象最主要体现了士人对其身份的认同,这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加强背景之下社会分层中士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尽管宋代最高统治者从未钦定任何思想体系为官方思想 ,更未以暴力手段保证某种思想在思想界的优势地位 ,实行着一种貌似开明的文化政策。但在实际上 ,他们以科举考试为枢纽、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确保儒学在学术界至高无上的地位 ,以优惠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类书的编纂加强对士人的控制 ,从而使士人宗崇儒学 ,依赖皇权。这是一种典型的诱导型文化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俳谐文学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在两宋期间形成一股创作浪潮,这与宋代民间文化的崛起紧密相关,以杂剧为代表的宋代民间谐趣文化深刻影响了文人的创作理念,使之对诙谐俗趣的认可从生活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然而,顺应文化潮流的文人内心却充满着强烈的自我警醒。面对可能耽溺于世俗文化的深层焦虑,使他们总在有意无意地表达着对俗文化的抗拒。趋近却又抗拒的矛盾心态促使他们创造性地改换俳谐文学的品貌,在诙谐作品内部开拓正统品格的空间,化解雅俗价值观的矛盾,这其实延续了中国士人通过个性化的自我表白来构筑文化空间的传统,也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俳谐艺术的民间特性。  相似文献   

4.
江湖诗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其诗风或出入于江西法帖,或浸染于姚贾余绪。年辈稍前于江湖诗派的永嘉四灵,是晚唐姚合贾岛的诗歌风格在宋代流衍发展的重要传承者。他们对于姚贾诗风的倡导和效仿,引发了一大批江湖诗人竞相追随。后者效法姚合贾岛的五言律诗创作方式,表现出一种刻苦专注的创作精神、平俗工稳的艺术旨趣以及细微纤巧的风格之美。江湖派中除了姚贾、四灵一脉,还有许多诗人出入姚贾、江西之间。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脱离学问功利、追求纯粹诗艺等方面代表了律诗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文化历史的背景上,论证分析了有宋一代文化士人人格精神的根源和动因,指出宋代高扬的人格精神与历史中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生存环境的演变等等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种放是北宋早期的著名隐士之一。他才识过人、传教著述、参与时政,受到了真宗以及时人的高度尊宠。种放与其他同时代隐士一样积极有为,其人生丰富多彩,代表了不“隐”不“仕”的宋代隐士风格。他们徘徊于江湖庙堂之间,继承了隐士之道,又为宋代乃至古代文化、政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也是隐士文化经历唐宋变革后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7.
中唐以后直至宋初,佛教在士人知识分子的揭露批判声中,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契嵩的融合儒释,一方面表征了他对佛教世俗化和民间化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张显了他思想的入世归儒倾向。契嵩入世归儒的思想和实践对宋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宋代士人礼佛参禅画卷涂抹了重彩一笔。  相似文献   

8.
余英时先生在论述“士人精神”时,把“士”阶层抽象出了其具体发展的历史语景,把社会结构在个体中形成的行动特征和行为习惯夸大化了。实际上,士人精神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其独立高昂的精神背后往往掩藏着深沉的孤独;不是知识分子的个体往往也具有与“士人相似的精神气质”;知识分子一旦进入政治场,其精神也会随其在社会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历史个体在社会情景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行动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灵活的选择,可以用“资源与权力”交换模式解释,从而纠正“士人精神”这一概念所具有的文化本质论色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宋代"乡原体例"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宋代社会存在两类有明显区别的"乡原体例":一是宋代社会生活中作为行为标准存在,但其本身并不是独立行为的地方习惯;二是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具备法律上的稳定性、普遍性、外部规范性和有效性的民间惯例。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集中摹写了魏晋士人这一鲜活的群体。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士人所推崇和实践的理想人格,呈现出了迥异于两汉的独特风貌。魏晋士人超越世俗、自由独立的理想人格折射出魏晋时代儒家价值观的式微和道家价值观的兴盛。魏晋时代的人格之美,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诗意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在人格个性长期受到压抑的封建时代树立了一块不可企及的关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