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废名小说中叙述者的自我是在叙述过程中创造和虚构出来的,同叙述人物一样,他也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人格力量.首先,对不可见的内心生活的省察造就了废名的极度内倾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对自身抱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勤于内省,具有一种分裂的人格.其次,叙述者对自身的叙述具有清醒意识,并将自己的叙述行为置于经常性的审视与评价之下,使叙述行为凸显出来成为文本吸引读者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2.
《李尔王》既是李尔因颠覆理智走向疯癫的悲剧史,也是爱德伽由无端含垢在困苦中磨练的成长史。莎士比亚通过非常态人物的塑造和伪装情节的诗化描写,向世人叙述了爱德伽这一戏剧角色经伪装疯丐承受磨难,历练困苦中的精神追寻,从“单纯”走向“成熟”而实现了人格升华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第三人称叙述"是个学界普遍接受的非常常用的术语,在学理上却无法自圆其说,因为任何叙述声音源头,只能自称"我"。所谓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只是尽可能不说到自己的叙述者,因此有一些理论家认为第三人称叙述根本没有叙述者。这就必须到对叙述者的根本形态中寻求解答:叙述者经常在人格与框架形式之间互相转换。哪怕在叙述框架中,叙述者也会用各种人格方式冒出来说话。因此,第三人称叙述,是一种框架叙述方式,是叙述文本的底盘,在这个框架内,各种叙述主体以不同方式杂糅,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人表现了独创的方式和丰富的内涵.陀思妥耶夫斯基惯以人物叙述人方式来讲述故事,追求一种纯客观的现代叙述风格;为了避免叙述人的作者口吻,他以在"副标题"引子"中设置叙述圈套的方法把故事委托给人物去讲述;作为叙述人的人物又具有作者的自传性,这同时也是作者自我表现、自我分析的一种特别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历史久远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为多种学科所广泛引用的术语。人格一词,最初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一词。面具是演员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面罩,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我国京剧的脸谱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征。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叙述学聚焦这一叙事技巧来揭示人物希尔达的人格分裂和人物海伦的自我丧失。欧茨通过人称代词的转换,完成人物心理聚焦的首次转换。并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的相互转换,以及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混淆,形象地再现了人物希尔达人格的分裂。再次,作者通过大量使用心理感官词语“感到”“想到”“觉得”等以及引入新的叙事声音,再次转换人物的心理聚焦,重现了海伦自我丧失的过程。两次聚焦转换适时地拓宽,又及时地限制了读者的阅读视野,造成了叙事的悬念。  相似文献   

7.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历史久远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为多种学科所广泛引用的术语。人格一词,最初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一词,面具是演员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面罩,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我国京剧的脸谱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征。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有两层内涵:(1)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2)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本文所指的人酪兼有这两层涵义)。在一个社会中,人格精神和力量是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存在,夫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健康完备的人格,都是人生孜孜以求、社会极力张扬的。焕发着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精忠报国”的岳飞,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饮雪吞毡、坚贞不屈望南归的苏武,抬着棺材上皇殿、以死相谏的海瑞等等,他们的悲壮、高洁、豪气,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格精神的巨大魅力,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宿分子》所讲述的是日本下流社会人物希一、敏行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形象的完美中国人吴友礼则起到了刺激的功能。由于吴友礼并非全知叙述者所关注的人物,这也使得《新宿分子》表层文本、潜文本中的吴友礼形象存在着深层矛盾。通过对人物话语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深层矛盾的目的正是为了有效叙述希一、敏行产生与他人息息相通的社会群体感、燃起人生和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9.
乡土人物取代知识分子成为叙述者是1990年代后乡土叙事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90年代知识分子身份反思在文学文体上的应证。乡土叙述者的叙述语言打开了一扇通往乡土世界的大门,是对知识分子启蒙视角中知识分子眼光和思维方式的挑战和颠覆,而这其中《秦腔》中引生这个叙述人的出现尤其具有文学史意义,它基本上实现了叙述意义从民族国家寓言向乡土生活本身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郭澄清是善于叙述“新国民性”的小说家。在17年文学的格局中,他的文学叙述是对山西作家群与陕西作家群的综合。在叙述内容上他几乎与陕西作家群完全一致,即着重于新时代、新人物的叙述,对于旧的因素和“中间人物”他基本上保持沉默。但在叙述形式上却兼有陕西作家群与山西作家群的特征。一方面不乏横断面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同样善于以民间的传统的故事风格进行叙述,乃至两者的巧妙结合。这显示了郭澄清作为那个时代的作家,对主流叙述规范的遵守。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小说中,身体不仅是言说的对象,借以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了言喻社会意识与权力话语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鲁迅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鲁迅运用拟态、物化和丑化等叙事策略来描摹小说人物身体,深刻彰显隐含在身体话语中的人格精神、社会思想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李一清的长篇小说《木铎》不仅是一部歌颂一个女人锻造男人阳刚生命的史诗,更是壮写李氏家族七代兴衰更迭至族人 终各自飘零的家族史。而作者在叙事方法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也值得深入探究。从叙事学的角度,探究小说《木铎》在叙事上的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视角转换;双重叙事者身份和不同人物矛盾或谐和意识下的复调特色;映射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优美生动且寓意深刻的叙事语言以及“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事结构等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利用碎片化的叙事时间与蒙太奇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主题,营造丰富的叙事空间,表达画外之意,并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利用多方位的叙述视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影片精湛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懒寻旧梦录》是夏衍重要的回忆录自传,其以"自我"为轴心观照世界的叙事实际上就是夏衍从自我主体视角出发对历史的另一种阐述。通过对《懒寻旧梦录》和夏衍他传的对比,考察夏衍回忆录的叙事策略,旨在透视其背后隐含的从政治文化视角进行自我重构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文章立足于儒家伦理观、文学观考察《镜花缘》的创作主体思维,并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文本细读、结构分析等方法剖析其叙事功能。研究发现,《镜花缘》主体思维具有鲜明的崇德扬善倾向,对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仅规约了为女子立传的创作意图,展现了百名才女的精神内核与儒家伦理思想的相合之处,而且强化了宣扬儒家伦理思想的创作宗旨,使民生疾苦和民风教化问题得到特别关注。其二,支配了创作素材的选择与加工,作者从恪守伦理、提高修养和践行仁义的角度展现个体人格魅力,从实施仁政、关心民生和勤政为民的角度表现社会政治理想。其三,作者带着强烈的干预意识安排故事走向和设置人物言行,乃至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情节延伸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反成长叙事虽然也借用了青春成长的叙事方式,遵循了相似的结构模式,却又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节走向。即故事主人公未能按照社会理性预设的道路成长,而是对成长的彻底否定。《阳光灿烂的日子》堪称中国青春类型电影中反成长叙事经典作品,它以“文革”为背景,社会权威、家庭权威与教育权威的缺失,形成了以主角被抛弃、对成长的怀疑和对现实的迷茫为内涵的反成长叙事,象征着在市场经济语境下,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减弱造成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迷茫。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哈珀是澳大利亚诗坛公认的第一位游吟诗人。对于哈珀诗歌的空间阐释还是一个空白点。以空间叙事理论为支撑和批评视角,拟从空间意象、空间叙事和诗歌节奏等方面解读哈珀的诗歌,以期还原其诗歌的独特意境和他对神秘壮美的哲思。空间意象的叠加和重复大大增强了诗意效果,并置的空间意象结构会限定主体意识的生成模式,空间意象与人物的命运和叙事进程息息相关。作为叙事因子,空间意象不仅奠定了叙事基调,也影响着叙事进程。另外,诗歌的叙事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音韵节奏和韵脚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哈珀诗歌的空间阐释视角新颖,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楼梦》为个案,从叙述的角度对文学形象(角色)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考察,认为文学形象与现实的人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而又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概念,它既具有受叙性,又有施叙性;既有性格性,又有工具性;既有主体性,又有对象性;在某个形象整体中既具独立性,又有部件性。根据不同因素的轻重,角色可以分为施叙角色与受叙角色、性格角色与工具角色、主体角色与对象角色、独立角色与部件角色。总之,文学形象(角色)既有现实的"人"性,又有一定"叙述性",是这两者的奇妙结合。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关于人民相关问题的思考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卢卡奇早期深受席美尔、狄尔泰、黑格尔等人的影响,虽思想复杂多元并存,却已开始关注人的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彷徨和迷惘中,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同时,探讨无产阶级、工人群众及人民等相关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后,卢卡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思考现实主义理论、人民阵线、民主等问题,在反抗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等反动思想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并确立了人民性理论。  相似文献   

20.
林兆华的《大将军寇流兰》在舞台上创造性地演绎了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大将军寇流兰》在莎剧与当下的中国观众之间所建构的联系,不但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利奥兰纳》,而且通过舞台呈现,表现出后经典叙事的特征。《大将军寇流兰》通过话剧舞台上摇滚乐、军鼓狂暴、无序、野性的叙事给观众以新颖、强烈的震撼,并在震撼中对剧中民众的诉求和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后经典叙事中实现了当代中国观众与莎士比亚的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