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依恋的研究最初是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始的,后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领域。本文从成人依恋与儿童依恋的差别,在Batholomew提出的依恋两维度-四类型模型基础上,介绍了成人依恋的主要评估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成人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为建立SAD的成人依恋心理表征模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成人依恋先占类型对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影响作用是正常组的4.48倍,而拒绝类型对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影响作用是正常组的4.76倍,恐惧类型对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影响作用是正常组的66.67倍。成人依恋类型是SAD发病的核心因素,就像一个桥梁,其他因子是围绕着成人依恋不同的类型表现而起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群体对依恋对象的依恋程度高于中等强度值.大学生成人依恋存在性别、学科和学校层次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文科学生显著高于工科学生,专科生显著高于本科生,恋爱经历不同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存在着显著差异,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依恋在儿童未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有影响,依恋还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成人依恋量表(AAS)、安全感量表(SQ)、中国版婚姻质量调查问卷(CMQI)为测量工具,我们可以探讨已婚人士的婚姻质量现状,以及婚姻质量、成人依恋与安全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婚姻质量在年龄和性别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有无子女、婚龄和学历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人际安全感在依恋亲近和婚姻质量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而且依恋焦虑不仅直接对婚姻质量产生负性影响,且通过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对婚姻质量起着间接的影响。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成人依恋不同风格者在安全感和婚姻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婚姻质量、安全感最高。该结论启示我们:要提高人们的婚姻质量,不能仅仅从降低依恋焦虑入手,还可以提高依恋亲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在婚姻关系中双方体验到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安全感的提升能更好地促进婚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情绪调节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情绪调节影响着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与发展。鲍尔比在其生物学理论中指出,人类婴儿生来就具有寻求并维持与重要他人亲密关系的行为,这种寻求接近的行为是天生的情绪调节装置,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沙沃尔等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把情绪调节和依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依恋策略形成的动力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7.
依恋理论自提出至今,已经从单纯的婴儿-照看者关系的模式逐渐延展至成人范畴。而成人依恋类型更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特征与共性。女性,作为家庭夫妻关系中情感认知的主体,更能敏感地对夫妻关系是否稳定给予不同程度地认可。本研究根据量表评估出不同依恋类型的女士,验证当影响夫妻稳定关系的因素出现时,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是否会出现对该稳定关系的认可度的差异。实验证明,成人依恋类型对女性在认可夫妻关系稳定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福建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专业上文科生比理科生表现出更强的回避性,年级上大一学生的依恋焦虑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2.依恋两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师生互动风格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人际行为特点和态度特点.教师成人依恋的焦虑和回避维度分别对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性"和"亲和性"维度有显著影响,师生关系预期的"自我"维度和"学生"维度也分别对师生互动风格的两个维度发生直接影响.同时,师生关系预期的"自我"和"学生"维度,在教师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对其师生互动风格两个维度的影响申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教师成人依恋、师生关系预期对师生互动风格影响的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依恋、幽默风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成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幽默风格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对2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均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与学校适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与学校适应呈显著的负相关;(3)依恋回避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呈负相关,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均与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呈正相关;(4)幽默风格在依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依恋既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同时又通过幽默风格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主人公以反成长的姿态抵制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对人性的压迫,揭开了成人社会的虚伪伦理道德,展现了真实的美国社会现实,以及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中,年青一代所遭遇的各种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依恋之情.文章主要从主人公的不成熟状态、生活中的失败与反成长性追求三个方面来论述小说的反成长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12.
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恋是两个人之间一种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以回顾四种传统的依恋理论为起点,着重介绍了依恋在研究方法上的推进,从神经生理、人格等新视角解释依恋,及其依恋的跨文化研究、依恋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新近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指出现行财产保全管辖制度的缺陷之基础上,分别就财产保全的管辖法院及其与诉讼管辖协议、仲裁协议的关系,以及财产保全错误时要求损害赔偿的管辖法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阮籍幼年的“孤露”心态,与他崇敬女性的态度以及对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依恋和背离具有潜在的一致性,其诗文创作中所体现的对儒、道文化的徘徊无适也与此有关。正是幼年“孤露”身世的独特性,造就了阮籍潜在的女性眷恋心迹。阮籍成长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促使了他依恋而又背离的“孤露”心态的形成一不即不离。这种“孤露”心态贯穿于阮籍成年后的政治态度、玄学思考与文学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总结以往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分阶段实习模式”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苏童小说女性悲剧命运的依附意识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女性悲剧性的命运,苏童注重从女性自身的问题中探寻根源。人身依附意识是女性悲剧命运根源的突出表现。自轻自贱是女性依附男人的主观潜意识表征;女性间的自相残害是依附意识的曲折和激烈的反映。依附男人的实质是对金钱的依附,女性经济自立才能人格独立;文化视野的局限也是女性走不出依附男人怪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具体的情境下考察不同人际特质和依恋类型的合作互动情况,基于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三点结论:(1)合作情景中的男女人际特质匹配基本符合Leary的人际环状模型结构;(2)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不同的人际风格倾向;(3)不同依恋类型的男女配对的合作满意度不同,其中以双方都是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的合作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的黎族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黎族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中曾经蕴含的精神动力已经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另一方面,在生活文化方面黎族又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尽管这种依恋更多的是出于朴素的感情,但是对于黎族顺利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