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论城市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人们曾经认定:城市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也是人民经济生活的统一组织者;其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而全民所有制是主体;是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沿用“城市人民公社”名称的前提下,基本上否定了前面的说法,城市人民公社的涵义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城市人民公社在我国的破产,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是“大跃进”的产物,此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从实践的层面上阐述了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产生的社会根源。实质上,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有理论根源、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其中,思想根源则是关键,是主因。  相似文献   

3.
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裔”作家是以“异乡人”姿态面对城市的,他们一度因认同启蒙现代性而挣扎进城,并渴望被城市现代性同化;但在逐渐感受现代性之后,又猛然惊醒于归属传统文化的自我身份正在丧失,寻求传统的归乡行为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首先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目前,以德、日、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率先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于“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对循环经济的探索已逐步由理论探讨发展到实践层面。出现了企业层面的“杜邦模式”、区域层面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社会层面的“德国双元回收系统“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5.
“萨特现象”是1942-1946年间世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国学术界对萨特的研究和评价工作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 我国部分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受到了萨特的影响;但萨特在我国的评论界却经历了一条漫长的“中国之旅”,旅途虽然坎坷曲折,却终归回到了公正的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人们曾经认定:城市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也是人民经济生活的统一组织者;其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而全民所有制是主体;是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沿用“城市人民公社”名称的前提下,基本上否定了前面的说法,城市人民公社的涵义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城市人民公社在我国的破产,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大体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阶段.1830-1890年为“马拉街车”时代,是公共交通起步阶段,同一时期,地铁、缆车和通勤铁路也发展起来;1890-1920年为“有轨电车”时代,是公共交通的繁荣阶段,有轨电车成为这一时期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公交行业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开始衰落,美国逐步进入“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在城市社区层面,随着单位制逐渐解体,城市社区进入了后单位制时期,并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治理形态从“管治”到“自治”、邻里关系从“解体”到“重构”、社会阶层结构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分异与隔离。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单位社会”日趋解体、单位已经失去有效组织居民功能的新形势下,在社区层面大力培育、发展相对独立于市场、政府组织之外的社区民间组织,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华中师范大学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对全国、各省、市、区、街道、社区等多个层次地区的多次实证调研的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以来,迅速发展,其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社区民间组织覆盖率已达100%。从这个角度来讲,社区无异于正在发生一场自下而上的居民“结社革命”,这对于自治型社区(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诞生与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管理学萌生于 2 0世纪中叶 ,但对它的学术源流却至今莫衷一是。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 ,追溯了城市管理科学的理论化、体系化进程 ;通过对多学科融合分析 ,明确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管理理论孵化于 2 0世纪前期城市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演进与交汇 ,突出标志如 3 0年代闻名于世的“雅典宪章”和“霍桑实验”。随后 ,作者从学科前沿的视野简介了当前盛行的城市管理理论六大学派 ,并展望了国际城市管理的四大现代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然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务工却很少能转化为城市工人,只能成为“人在城市、根在农村”的“农民工”。由于务工工资收入偏低、孩子进城就学困难、  相似文献   

12.
沈阳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色彩的含义及其规划设计作用“城市色彩”(Urban colour)这一用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它的重视和研究是基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展开的。初期对城市色彩的重视更多的是色彩本身,如单体建设的色彩等,而忽视了城市所构成的景观环境。目前对城市色  相似文献   

13.
在承继20世纪50-60年代“实践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李泽厚于20世纪70-80年代对其“实践论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被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用“外在自然的人化”和“美是自由的形式”来考察“美的本质”;用“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和“积淀说”来论述“美感”;用“从形象出发”和“三层面”来分析艺术.走向“充实和完善”的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不仅表征了20世纪中国美学“从介绍转向理论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也使得李泽厚本人成为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首要代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三个层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进行文化学考察:一是从总体上论述城市文学的兴起以及城市文学叙事的多元审美旨趣与文化症候;二是从消费主义文化视域出发发掘90年代以来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想象性呈现,及其所包孕的文化价值矛盾;三是进一步论述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铺陈叙写,批判城市文学在对消费主义文化趋骛与超拔的叙事张力所折射出的虚无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马来亚紧急状态时期”是英国殖民政府用来描述20世纪50年代与当地反殖民武装进行游击战时所使用的一个术语,这是新加坡历史上一个黑暗而通常又被忽视的时期。的确很难想象,如今一个秩序井然、5人以上集会需要批准的城市,却曾经是政治社会动荡的渊薮,那时工人定期罢工,学生示威,种族骚乱。  相似文献   

16.
蚂蚁岛人民公社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诞生于“大跃进”年代的全国渔业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它身上,深深地打下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历史烙印。蚂蚁岛公社社员敢于争先、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品质,坚定不移、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成为“大跃进”年代的一面旗帜,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  相似文献   

17.
在主流文学史叙述中,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革命历史小说发展脉络中的断裂。20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表现出两条线索:一方面,传统话语的革命历史小说出现退潮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向内转”的创作潮流下,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也在思想与艺术层面消解了宏大叙事,并呈现出多种新的样态。80年代“纯文学”思潮对“革命历史小说”这一概念的遮蔽,正是一种新的文化规约。  相似文献   

18.
徐道稳 《社区》2005,(21):14-16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总体性”社会。“总体性”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私有财产被压缩到最低限度那时,城市居民除了对日常生活用品拥有所有权之外,几乎一无所有;相应地,政府(具体来说是单位)对他们包括住房在内的一系列福利需求给予了相当程度的满足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的福利分房逐渐淡出政策领域,住房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居者有其屋”的主要渠道。从微观层面上说,房产私人所有权的增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延伸权利(如小区事务的知情性、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侵权行为成为可能,换句话说,使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9.
至清朝中叶,北京回回穆斯林社群人口分布的传统格局,基本形成。这一格局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1949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传统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小聚居”的格局开始解体,“大杂居”的格局被强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在知识分子城市化的大潮中却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选择"到乡间去","到乡间去"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知识分子对自身"不在乡间"的反思;对"乡间"概念所指对象的判定;选择以何种手段进入"乡间";"乡间"对进入"乡间"知识分子的改造.这四个层面不仅透射出20世纪20年代部分知识分子选择"到乡间去"的逻辑,体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和知识分子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同时也昭示了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乡村道路胜出和城市知识分子转型的社会必然性.百年来,知识分子城市化大潮虽经短暂停滞但总的趋势不可阻遏,同时知识分子与"乡间"的疏离也进一步加剧,站在21世纪20年代回望百年前的这段历史,仍能够听到"乡间"对知识分子呼唤的回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