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安吉拉·卡特聚焦"凝视"的政治之维,通过对凝视理论的合理性吸取、创新性迁移与描述性发掘,对父权文化语境中的多元性"凝视"进行了叙事演绎与形象诠释,再现了视觉场域的主体与客体在目光、肉体、思想、精神等多个层面的博弈。卡特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极具震撼冲击力的"凝视"主要有窥淫性凝视、镜像性凝视、规训性凝视。在父权文化的重围高压下,女性从敛眉遭视到张眉自视直至扬眉还眼,这既是西方女性主义形象斗争史的"三级跳",也是卡特"还眼"政治的三部曲。卡特在凝视与反凝视、监控与反监控、惩治与反惩治的较量中勇敢地彰显女性主义趋强的政治色彩,使其女性主义文本的政治意义达到罕见的高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政治人物受先秦诸子生死观的影响,至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政治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政治人物自杀行为遂为普遍接受。中国"差序格局"下的"自我主义"和"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对政治人物的自杀行为形成巨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泛神论"基因对古代政治人物信仰上的阻力小,使其易于采取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3.
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的法则,可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事件叙述"和"思维规则"两个层面.前者相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言语",而后者则相当于其理论中的"语言".尽管古代政治思想家所处语境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受到一套共同的思维模式所支配.这种具有"共时性"的思维模式,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语法".这种"语法"隐藏和渗透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体系之中.因此,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知识结构和规则进行探讨,就成为推进该学科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者都从疯癫、女性主义等角度分析美国女诗人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的女性榜样缺失、父权文化、理性疯癫等。文章从精神病学、女性主义医学等角度分析作品,认为小说不仅关注女性的个人生活,更揭示了当时女性背后的冷战政治,以及作者对帝国冷战政治的担忧。的确,西尔维娅·普拉斯是一位真正的文化大师。  相似文献   

5.
"身份"的颠覆与重建--毛泽东晚年政治思想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是一个伦理价值急剧转型的社会,其中"政治身份"又成为伦理价值转型的重要内容.作为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试图颠覆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所构成的社会政治"身份"体系,以前所未有的激进方式,通过重建政治"身份"的途径,执著推进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这对现代中国的结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毛泽东晚年政治伦理观的结构,成为其强化"阶级斗争"道德依据.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是解释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设理性的民主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是把双刃剑,其中的精华在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等层面,它们对培养公民现代政治素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样,传统政治文化中不可避免的糟粕在相应的层面对政治参与产生消极影响并制约着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清醒地认识这种二重性,对于实现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中国文学建构着"文学父权"神话,这在新中国成立后似乎不存在了.政治上的男女平等几乎一夜之间吹散了几千年形成的"文学父权"话语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男女都一样"的诗学景观.然而,这"一样",同样让我们看到"十七年"文学包裹在阶级斗争、政治革命中的"文学父权"的顽固阴影中.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包括社会成员在政治体系中持有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政治文化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供依据;政治文化的研究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启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又呈现着多样的面貌。研究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即从这一新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揭示了这一群体的需要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引导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政治变迁的主题是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体制、政治结构等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文明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我国在内的后发展国家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政治或者社会问题。中国要稳定有序的实现政治现代化,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基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现代化成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在法治政治的基础上,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公民文化从古代、经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经历长期涵养涵育过程,其前提是公民身份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基础上的确立,其内容主要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公民自由、权利义务、民主和法治等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其在各国的实现而言,至今离其理想诉求和理念要求差距仍很大;但从普遍可以借用、借鉴的概念、理念、意识、观念而言,值得认真研究,吸取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其重视公民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应引以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人的政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代中国人的政治价值观、马列主义及党的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人的政治价值观特点三个方面对有关中国人政治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将政治价值观构想为一个由两个取向和七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结构 ,两个取向是指传统取向和现代取向 ,七个维度是指政治立场、政治价值判断、政治认同、政治满意度、政治宽容、政治偏好、政治预期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实践背后都需要该国的政治文化支撑,一国的政治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既是政治文化的核心,也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政治价值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人类共同创造的政治文明的吸收,并与中国传统政治理想、政治价值有机结合的产物。经过建党90多年的实践,不断塑造政治价值观,我国的政治软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价值观建设以及国家政治软实力的提升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提高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正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对政治发展的决定作用,而且为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治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提供理论保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转型即由专制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历史变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理性超越,开启了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转型的先声;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民本思想又成为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中介和桥梁;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人性解放运动,提出了全面改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快,我们要弘扬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在消除封建残余思想影响的同时,改造和利用民本思想,并与民主文化相融合,这是实现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转型的重要途径.那种企图用所谓"新民本"思想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目标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倒退.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等院校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特别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一高度,成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弘扬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传统和近代科学精神,发展新时代的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在研究方法上仍是孱弱的。反思目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知识构成的描述、意识形态的勾画、政治功能的凸显、理论结构的提取这四类方法及其分别引申出的四种研究导向,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可以采取四重推进式方法进路:首先是"历史—描述",其次是"思想—提炼",再次是"比较—界定",最后是"理论—重构"。对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目的在于凸显和实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功用性。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生来就是政治的,围绕着是平等政治还是差异政治的论争而产生了女性主义政治的两难困境:平等与差异的二难困境、差异的僵局以及跨国政治的难题等.通过全面梳理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两次转折,揭示女性主义政治走向横向/跨国/团结政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深入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女性解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尝试制定相应的策略,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9.
究竟以何种方式把握"政治哲学"的本性、如何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真义、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政治改革,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中国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政治正义的关键问题.以"人的观点"把握人的"政治问题","政治哲学"实质表达为哲学活动、哲学之思的一种基本立场、意识方式和价值理念.马克思政治哲学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它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应当采取何种政治组织形式、怎样实现政治统治权力以及如何完善政治运行机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智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指导下,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不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的成功经验和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而且要珍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实际,不断增进中国人的"政治自觉",提升中国人的政治人格,努力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20.
法治政治是观察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是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广义政治"的思维方式。根据法治政治的观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现象,政治是通过法律规则谋求社会公共秩序、分配社会利益的活动;崇尚法治政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并因此而区别于东方权力政治的文化传统;法治政治本源于自然或人的规则理性;法治政治是以规则为本位的政治治理方式;法治政治的最高实现形式必然是宪法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