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弃婴是社会的痛处,弃婴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和政府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我国对弃婴救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弃婴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弃婴救助的对策建议,如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弃婴数量多、生存环境差,极易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其生命健康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国家、法律和社会层面的因素.相应地,革新观念、构建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完善法律规定、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成为保护和救助儿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流浪儿童救助方式转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浪儿童救助机制要取得长期有效的救助效果,必须从关注流浪儿童的根本需求出发,在保障流浪儿童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深入地解决城市流浪儿童问题,使救助机构的工作方式形成良性有效的循环,不管在预防流浪儿童出现阶段还是救助流浪儿童阶段都能够较好地协调、解决流浪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儿童福利发展正在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对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提出了挑战。通过优势视角理论对近10年流浪儿童救助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从构建现代流浪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救助机构功能重新定位、建立社会工作制度、明确四维流浪儿童福利责任与服务主体体系几个方面推动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转型创新。  相似文献   

5.
根据福利磁力理论,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人口迁移福利磁力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福利磁力效应的财政压力估算公式,并以广东省为例,就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福利磁力效应的潜在财政压力展开社会救助制度层面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在不去除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区域分隔机制的情况下,将可能产生大规模福利移民问题,使发达地区财政负担迅速加重,显著增加国家总体财政开支。借鉴国外福利去磁力化政策实践,设置社会救助制度的资格申请等待期和福利递进机制是比较可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河南兰考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孤儿流浪儿童的极度关注,出现各异的声音与观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构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民众的强烈社会诉求,作为最弱势人群的儿童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建设议题。分析描述我国弱势儿童福利服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今后我国弱势儿童福利的发展途径,不仅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回应民众关切,落实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流浪儿童福利是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1980—2013年相关流浪儿童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流浪儿童福利发展分为萌芽、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并呈现由慢到快、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特点。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流浪儿童福利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随着儿童福利时代的到来,流浪儿童福利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的参与主体单一、研究体系不健全、基础研究条件薄弱,以及救助实践方面存在的救助政策不健全、行政性救助色彩过浓、救助主体社会化低、区域性救助合作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人性化、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应对这一发展瓶颈,必须加快流浪儿童学术研究,构建独立的流浪儿童福利行政体系,构建与儿童福利制度相衔接的流浪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体系,构建社会工作与民间组织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抗战的持久和国民经济的匮乏,造成大量的战争难民,尤以伤残者和儿童最为可怜。随着战争的继续,弃婴、遗孤、伤残、流亡儿童数量日益增加,使国民政府在儿童的教养和保护方面都面临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困难。国民政府儿童福利社会部为倡导以及改进儿童福利事业,于1943年春在重庆北碚筹设儿童福利实验区,进行有计划的研究和实验。由研究而实验、推广,使之达到制度化、标准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10.
"反福利依赖"始终是西方福利国家关注的议题。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也蕴含了"反福利依赖"的理念。但纵览现有的制度体系,我国的低保制度中依然存在福利依赖的诱因,容易导致"养懒汉"或有劳动能力者不愿退出低保的现象。为此,应发展工作道德救助,促进低保对象就业;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项目标准,将其他专项救助项目与低保解绑;对低保对象的收入和财产审核宽严有度;树立积极救助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功能,强化服务救助。  相似文献   

11.
从受助对象角度分析低保救助资源的有效配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救助管理水平提供了新视角。福利污名为这一分析视角提供了有价值的概念工具,本文借助这一概念工具分析我国城市低保救助中的福利污名问题。分析发现,超过半数低保受助对象因申领低保救助而感受到了污名化,感受到更多邻居非议的低保对象同时也感受到更多个人心理污名。街道及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友好态度反而强化了低保对象的个人污名感。低保对象所体验到的福利污名程度与其对低保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感知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受助对象所感受到的福利污名会降低其对低保制度的利用。因此,关注低保救助中的福利污名问题,增进受助对象的主观福利,是提升我国低保救助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兜底线"。变革立法模式,制定一部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社会救助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性选择。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使二者协调统一。社会救助作为一种特殊的准公共产品,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以社会为辅,二者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救助框架体系。在当前的约束条件下,我们需要转变救助方式,防止福利依赖,强化监督机制,避免道德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救助立法的最高宗旨,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3.
从对国内外流浪儿童救助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入手,解释我国当前流浪儿童救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以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助人理念,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防治,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高效的、"标本兼治"的流浪儿童救助系统的建立寻得捷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结构变迁与功能弱化是流浪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返乡回家也是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基本范式。但简单的返乡回家导致流浪儿童救助工作陷入流浪-救助-再流浪-再救助的困局。走出这一困局,要处理好政府与家庭之间在流浪儿童预防与救助工作上的责任承担,通过支持家庭的社会政策,增强家庭的儿童照顾功能,建立支持家庭的福利体系,以预防儿童流浪。同时,从家庭与流浪儿童的关系出发,提供分类化的家庭干预服务,推动流浪儿童的家庭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困境儿童规模的增大和问题的复杂化对于国家的福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现有的福利政策和福利服务作出有效的回应。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建构需要从其福利提供主体、内容、福利提供方式来着手,实现从一元福利向多元福利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以政府承担责任为主体、以家庭照顾为基础、非政府组织和专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多元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儿童福利需求满足的过程中,社区存在自身优势并发挥特殊作用。从共享到福利治理,再到儿童共享发展福利治理理念的探索和形成,为构建儿童社区福利发展的政策导向提供了理念逻辑。儿童福利群体目标由困境人群转向适度普惠和精细划分群体的重建,福利内容目标由改善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儿童多重福利需求的重建以及对其内在逻辑机理的探索,构成了儿童社区福利发展中的效能优化逻辑。从客观实践看,上述理论实践和目标重建的实现,目前尚受到社区儿童福利提供能力的现实制约,通过制度设置优化实现主体权责关系明晰化、社区福利治理专业化和智能化,以福利治理微创新促进儿童福利需求的快速回应能力的建构,构成了社区儿童福利发展效能优化的保障逻辑。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陇川、盈江儿童福利救助安置指导中心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其作用发挥有限。指导中心应建立和加强指导中心与其他多部门合作,明确和进一步加强指导中心的功能、工作、职责,致力于帮助和解决艾滋致孤儿童的经济、教育、社会歧视、健康与营养与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俞荣 《老友》2011,(1):43-44
詹学银曾是江西省都昌县交通稽征所一名普通的职工。退休后,他不享清福,来到偏僻的山村承包荒山搞开发,并以此为基地,创办了收养救助孤儿的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收养了142名孤儿。詹学银收养孤儿不图报酬,为的是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权利的角度对中国农村孤儿保护体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孤儿主要由父系扩展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替代性养护。亲属养护的前提不是基于儿童拥有普遍的公民权,而是基于儿童在家庭之内,特别是在父系血缘家庭内的亲属权。基于亲属权的儿童保护制度有其优势。但是,在家庭规模缩小,针对儿童个体发展的抚养成本提高,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亲属照料得到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减少的情况下,基于亲属权的制度已经不能对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迫切需要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基于亲权保护原则的制度向基于公民社会权利制度的转变,以便对所有的儿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英国、美国和德国社会救助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来自底层群体的压力、社会运动与阶级斗争、福利理念与意识形态等对三个国家的救助体系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国家救助体系发展的动力不同。研究发现,英国来自社会底层群体的压力、混合的福利理念是该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动力;美国的动力因素则是来自社会底层群体的压力和社会运动与阶级斗争;德国社会救助体系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补充,其建设更加依赖福利理念与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