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目前学生问题意识不强,主要原因在于观念障碍;信息障碍;教师权威障碍;教学方法障碍;技能障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采取以下可行性策略:(一)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三)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应当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 ,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 英语创新教育的特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问题意识表现为主体在认知活动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令人疑惑的实际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 …  相似文献   

3.
黄鸣鸣  张军波 《新天地》2011,(10):144-144
“问题意识”,从心理学上讲,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红高梁》是莫言认真学习、大胆运用西方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入剖析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心理的结晶。《红高梁》一方面在深层面地剖析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理文化,一方面在反叛中国人的传统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与水平,是引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存动因。它一方面唤醒阅读主体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6.
孤独是一种心理意识,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者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作家鲁迅就是这样一位高贵的思想者,他《野草》中的《好的故事》是一篇孤独绝望意识浓厚的散文诗,其由现实、回忆、梦境三个部分组合而成。通过深入解读散文中的生命哲学命题,以作者思维的内在逻辑为突破口,从时间上"现在的我"的孤独和空间上"现实的我"的孤独两个方面来全面解读当中所呈现出来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愤”与“悱”众所周知,启发式教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启发”呢?这倒是发人深省的问题。自己在教学中体会到,创造一种“愤”与“悱”的境界是极为重要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所谓“愤”,即心求通而未能达之状态;所谓“徘”,即口欲言而未能言之状态。这就告诉我们,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只有掌握一定的时机,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适当的时机,就是使学生达到“愤”与“徘”的心理状态。孔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意识,对他们进行反常规思维的训练,散发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思维。  相似文献   

9.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21世纪的今天,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素描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整个生命和意识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和体验,并且可能是造型艺术的原动力和与之相伴的思维方式。解决素描问题应从它的认识入手。素描首先是一种艺术的语言状态。对素描的认识更多属于心理的范畴。对素描的认识论是先于一切方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思想政治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略陈管见于下:一、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即心理的能动状态,来源于学生的心理需...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学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运用数态度与意识,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据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建设与国民的基本需要朴贞子精神是人所表现出来的活力,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它是以相应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可有自己的氛围,具有温和的、积极向上的特点。一需要是人们对某种对象的期求、渴望或欲念。...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重视并讲究问题设置的艺术,设置的问题要具有思维的价值功能,能够打开教学的突破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学生积极投入智力活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择业与就业的问题上存在着自卑心理、闭锁心理、倚赖退缩心理、紧张焦虑心理和思维定式心理等心理问题。职业学校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树立市场择业新观念,引导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语文教学只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这里的“自主”,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有效的引导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梦理论不能解释“红楼”人物之梦。《红楼梦》所体现的观点认为:1、梦的动力不是由生物本能决定的无意识欲望的冲动,而是由社会存在影响的情绪活动。2、梦的动机或目的不是愿望的满足和保护睡眠;梦是心理状态的反映,是正常睡眠的组成部分,是同生理规律相适应的一种意识状态。3、梦的荒谬不是梦的工作或化装的结果,而是由梦的思维活动的内在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数学》课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周智,于朝霞《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一门学时较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的目的之一是为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同时《高等数学》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高度抽象、严谨推理、空间想象等对于开拓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将"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数学创新意识就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新知识充满追求的意识,是能够独立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