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最大的亮点是适时对沿用已久的立法宗旨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预算法的功能定位、立法作用等方面较以往的立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审慎地看,《预算法》的立法宗旨还需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预算法》的调整对象应当是整个预算过程的所有预算行为,而不应只是政府的收支行为;从立法功能来看,《预算法》应旨在加强预算对政府的监督,而不是强化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完成预算作为"政府管理的工具"转向"管理政府的工具"的转变,向控制、管理和计划综合职能转型;从立法目标来看,《预算法》要突出人民主体原则,保障广大公民的利益需求,而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明确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共需要最大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预算是一种体现直接预算民主的治理机制,它有助于推动乡镇层级上的治理创新、强化基层财政的自主地位、促进基层人大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从而克服传统"乡政村治"模式的弊端。但是,它也面临着诸多困境,表现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断裂,技术规则与赋权规则的失衡,制度功能上激励与约束的缺位,制度变迁中创新与嵌入的脱节。因此,应当在《预算法》的层面给予参与式预算正式的立法支持,并通过构建、完善参与式预算的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参与式预算的激励与约束法律制度、与参与式预算相关的村民自治与乡镇人大法律制度,探寻参与式预算法制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大预算监督中暴露出的监督法制不够完善、预算信息不够公开等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与我国宪政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深入分析人大预算监督与宪政、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转变完善人大预算监督的思路,以深入发展政府信息公开为着力点,建立一整套与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密切相关的机制,从宪政推进的层面寻求人大预算监督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4.
对政府全口径预算进行有效的审查监督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确保预算决策公开透明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和新预算法关注的重点所在.然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仍有不少的问题有待厘清.基于此,文章对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结合实证调研审视中国省级人大近年来的改革探索,发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改革认知不协同、法律规则滞后、全口径账本预算信息透明度不均衡和预算分配权较为分散等问题.因此,未来有必要以公共责任为导向,从认知理念的改进、审查监督法律法规的修订、监督能力途径的拓展、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以及人大代表积极性的培育等多元维度进行改革提升,使省级人大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有效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级人大预算草案修正权的意义及法律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草案修正权是人民代表及代议机构行使财政监督权的重要表现途径.中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监督意识越来越强,所有省级人大都已制定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并且在预算草案修正的实践中实现了突破.在整个国家财政体系中,省级政府预算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有较大的立法自主权,又有很大的财政统筹能力.探索省级人大在预算草案修正方面的制度意义和完善方向,对于整个国家的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完善应急预算法制是中国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中国应急预算面临着缺乏监督、财政供给数量不足、财政供给能力低效、应急责任体系不清等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应急预算法制存在缺失,尤其是《预算法》的应急理念不足所致。应急预算法制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预算规范化、预算实效化以及预算层次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而言,今后理应在《预算法》中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应急预算权力的监督,完善预备费的提取和管理机制,增强应急预算的财政供给实效,建立面向应急需要的预算调整机制,明晰央地之间的应急财政责任体系,从而有力推动中国应急财政的合法与足量供应。  相似文献   

7.
在对预算监督进行相应的成本效应分析后构建人大与政府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从实证角度对我国政府预算监督体系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最后根据所分析的结论对如何完善和加强政府预算人大监督的效果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算法》颁布之后,在高校推行了新的预算管理方法,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预算制度的改革,需要不断提高执行和运用《预算法》的能力,同时深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全国人大预算工委和财政部共同起草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完成,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新预算法旨在强化预算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对现行《预算法》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与完善.《预算法》本身在实施近20年来积累了繁多的问题,而且该草案本身并非尽善尽美,其在某些制度的规范上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对于《预算法》的修改与完善依旧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摘要]预算法是关于财政资源的再分配之法,总体上是一种程序法,然而作为一个实体法传统的国家,我国预算法程序性品质缺乏,要实现我国预算法程序化建构就必须依赖预算法正当程序理念的导引。在预算法正当程序理念导引下,对预算法公众参与程序、政府预算编制程序、人大预算审批程序和预算执行监督程序的制度化建构与完善,是实现理念规范化和预算法治化双向互动的过程,更是达到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分配的动态平衡与实质公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预算公开原则之于预算法: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预算法没有对预算公开原则作出规定.预算法引入预算公开原则,不论是从公共财政方面,还是从公民知情权、政务信息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目前我国预算按有关部门制定的保密规定执行从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以及违背了法的位阶理论两点上提出了质疑,实践中执行预算公开原则的最大障碍是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最后对于预算法引入公开原则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预算权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预算权是指确定一个国家预算以及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监督权力的总称。预算权是国家财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种宪法关系。分析了宪法对预算权进行规制的内容,预算权纵向划分为中央预算权和地方预算权,横向划分为议会预算权和行政预算权。探索了预算权的宪法规制路径,有利于保障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批准权的决定性权力地位。  相似文献   

13.
预算监督权的行使状况是反映人民代表大会公信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行使预算监督权赢得了一定的公信力.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预算监督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宪法理念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预算监督权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在某些方面问题要大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从而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公信力.应当从完善市场经济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大力提升人大预算监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均存在一定的"闭环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督,参与式预算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打破这一现象的突破口和创新机制。实证考察安徽省淮南市公共财政参与式预算,发现其在预算参与主体、程序以及项目评审过程进行较为科学规范的尝试,对积极建构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参与式预算具有较为鲜明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初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的制度化与年度化、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责任以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第二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各项与政府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改革,包括部门预算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等都在积极的推动之中。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演进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政府财力困境有关,但推动改革的主要因素还是市场化改革。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仍面临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衔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美国进步时代是一个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而推动制度变迁的时代,预算法制的建设即为其一。从20世纪初的市政预算发端,历经20余年,于1921年通过了《预算与会计法》,确立了行政预算模式。这是一个大型现代工业化国家探索治理模式的成功尝试。对美国预算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予以探讨,主要介绍了其预算法制建设的路径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将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和空间双重差分(SDID)方法实证检验了财政透明度、预算软约束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财政透明度对纵向财政不平衡影响的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且与直接效应相比,间接效应的动态影响更加持久。从空间特征来看,其他省份财政透明度对本省份纵向财政不平衡和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也显著为负,新《预算法》的实施效果在地理距离相近及经济距离相近的省份间都存在溢出。因此,应当多维度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不断提升财政透明度,理顺纵向财政关系,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过度竞争,打破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救助幻觉,防止纵向财政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每年向本级政府提出关于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并代政府向本级人大提出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是一项法定的工作,是国家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本文作者经过多年审计实践,对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建立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的效率,我国新预算法明确提出强化预算约束的理念,这将成为今后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的方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以预算规则及其制度安排来有效地约束政府行为,尤其是在预算编制环节体现出的预算规则的法定性、预算编制程序的规范性、支出部门的责任性、预算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对于我国地方政府构建具有规则约束力的预算编制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服务台     
今年开始施行八部法律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共有八部法律陆续施行。现将这八部法律简介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1章79条,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主要规定了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监督及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