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知晓王璜生,大都通过他作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或者著名策展人、批评家的身份,甚至是美术史学者的身份,而对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身份以及他的艺术作品本身,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直觉的忽视。然而,正是自童年的艺术熏陶和坚持不渝的艺术实践最终塑造和成就了我们今天眼前的王璜生。具有多重身份的王璜生,其作为艺术家的...  相似文献   

2.
主持语:本期对话栏目的三位嘉宾:一位是大家熟悉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学者型艺术家王璜生先生,一位是德国著名策展人、批评家大卫·艾略特先生,还有一位陈泱女士是柏林WiE KULTUR创办人及艺术总监。对话的内容源自王璜生在柏林举办的画展,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外国学者眼中对王璜生作品的解读,更多来自作者对作品的陈述。这其中也不乏对中国传统文化深究的兴趣,对艺术家以线性表达作品精神的赞许。  相似文献   

3.
王璜生多年的绘画表达的是两种相异而又相关的视觉情境,一种是由建筑形象片断构筑出来的有空间感的情境,一种是由处在空间的花木形象形成的有时间意味的情境,这在表象上呈现了他的艺术旨趣,也即对于生命事物的关注,而在深层次上,则透露出他的人文情怀。欣赏王璜生的这两种作品的最好方式是把它们"叠印"起来――在我看来,这两类作品的空...  相似文献   

4.
顾恺之善于突破惯性思维对于艺术创作的束缚,他很早就注意到"偏见"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对于他来说,只有基于明识的"偏见",才能转化为有个性的艺术创作。事实上,真正具有艺术个性的创作对于艺术认识普遍滞后的大众来说,就是一种"偏见"。与大众艺术观念相比较,顾恺之的艺术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明显具有"解构"的意味。顾恺之"偏见"思想与解构主义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合拍亦昭示出其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油画由于早期异质文化源流的历史背景,在内在文化属性的认同方面经历了最初的“西洋画”到“民族化”再到“中国油画”的历史流程。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自身文化身份意识对具体的艺术创作有着莫大的影响。以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与非洲艺术之间的互动情态为参照,可以为当代中国油画中的文化身份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主持语:李帆是一位不能通过艺术的"工具性""材料性""功能性""身份性"去界定的艺术家。他以一个真实的本我面对艺术、面对生活。可以说,他是我采访到的最为生活化的艺术家。对于年幼的儿子,他是超级奶爸,他说他在儿子身上找到了自己蒙昧的时光;对于求知的学生,他如父如友,他身体力行地教导他们坚定自己所爱,艺术要有态度!在他的世界里,艺术和生活根本就是一回事,他将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关注人的各种可能性中,他享受着每一个角色带给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7.
"游"代表了庄子追求的无束无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之精神。庄子之人生境界维度的"道"即自由的人生境界,而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之境,可说庄子追求的自由的人生境界体现为艺术化之人生境界。而刘勰乃从具体的艺术创作的角度论"神与物游",引入"物"这一美学范畴,将在"游"的自由之艺术化之人生境界中所感受的审美体验凝聚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中,从而将庄子的抽象的"游"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创作理论中,将庄子自由之艺术化之人生境界具象化为自由的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融合似乎已成为大势所趋。二者的联手在艺术创作的时空表达、艺术接受的感官体验等不同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但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艺术创作被动化、艺术欣赏浅表化等负面影响。如何面对传统艺术和新媒介艺术的结合,已成为决定艺术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尼采通过对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艺术的批评和指责,开始了对艺术和哲学的双向考量。尼采指出,人们的审美之源来自直接的生活经验;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生成,而不是既定事物的集合;艺术和艺术家由于"异化"而日趋"退化"。尼采认为,艺术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它的模糊性和信仰性,即艺术只不过是艺术家对世界表面的和肤浅的模糊性认识,是艺术家对宗教和哲学双重信仰的反映而已。艺术创作中的"神启"只是艺术家对灵感在艺术创作中作用的夸张。尼采也表达了以瓦格纳为代表的艺术走向"艺术的晚霞"的预言和对未来"艺术的曙光"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期至战国末叶,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激烈转型的大动荡时期。一方面,周代的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生存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雅乐艺术走向衰退;另一方面,人的意识逐渐觉醒,新的思想解放潮流蓬勃兴起。这就给春秋末期至战国末叶的审美思潮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纵情"和"爱美"成为审美思潮的主流。这种审美思潮的新变化必然深深地影响着其时的艺术创作,即在艺术创作上,审美的伦理道德化被全面突破,创作主体的情感更加自由抒发,艺术创作更趋于一种纯审美性,体现出一种"趋情致美"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1.
赞助是维持、滋养和促进艺术创作的必要方式。分析当代各国艺术赞助模式可知,美国的"基金会-非营利组织"模式和欧洲的"政府-文化部门"模式都存在不同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艺术赞助机制的分析,可梳理出政府、国家艺术基金、省级艺术基金、民间艺术基金等多个维度。对现有艺术赞助机制进行反思,结合相关上位规划,可以看出,我国的艺术赞助政策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2.
柏格森的"艺术--时间"观是一个理论创举.他视艺术为时间的造物,认为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时间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创作时间的延长或缩短,都会影响到作品的内容;第二,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不但它的材料是从时间中沉淀下来的,而且传达媒介也具有时间性;第三,艺术鉴赏也是具有时间性的,读者由艺术作品所引起的体验分为三个从低到高的等级:感觉、情感与观念.柏格森的"艺术--时间"观首开从时间、动态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的先河,并由此启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美学与接受美学等流派,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在艺术营销过程中不应该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任何干涉,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自由和无功利的表达。事实并非如此,艺术组织介入艺术创作也会促进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技术在不断拓宽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基于艺术空间的广延和拓展,艺术的世俗化和大众化,以及艺术的虚拟化(非物质化),本文探讨了技术在艺术生态变化中的作用。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无论是创作工具、工艺技法、艺术语言,还是艺术作品的欣赏向度、读取方式、表现范畴,均体现出艺术本身较为明显的技术化倾向。艺术表现空间的延展化、世俗化以及非物质化,既是艺术创作观念取代传统写实形态的一种表现,也是技术进步条件下艺术创作理念的"物化"过程。艺术创作的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虚拟化以及艺术传播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促使艺术在观念性表达和传播广度方面得到了拓展,反映了高技术条件下艺术创作中新材料、新介质、新方式的广泛运用,也是艺术创作者个人精神领域的审美表达。技术进步在当代社会形成了从未有过的艺术生态,传统艺术实现了大众化,艺术创作实现了产业化,高雅艺术实现了世俗化,经典艺术实现了波普化,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推动形成了对于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并对流行文化庸俗化倾向形成了有力反拨,由此产生的艺术精神也自然发挥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实现公共性,有赖于合理使用媒介技术、坚持大众文化立场和采用社会化生产模式。"泛媒介"指出公共艺术的专业技能是调动一切媒介技术进入公共空间发挥效用的策划与管理工作;"去精英"说明公共艺术是大众艺术的类型之一,因此必须与传统精英主义的社会立场分道扬镳;"项目制"呈现出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多种限制和工作要领。三者合一构成公共艺术的独有价值观,并实现其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6.
书籍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技术更新的因素 ,有从事书籍艺术创作者引入艺术构思、形式所产生的进步 ,更有各个时期的艺术家以适应书籍艺术设计的原则方法注入艺术创作的种种手法。艺术家们应发挥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新颖的构思技巧 ,研究书籍艺术的设计规律 ,推动书籍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艺术的创造方式都是各时代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进一步探求艺术真谛的可靠基础。当我们用艺术"建构"的观念来考察和研究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时会发现,人类的艺术创作至少有三大类不同的建构方式:即形式建构,情感表现的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这三种不同层面的艺术建构类型方式在历史上都有大量的表现,它们往往相互交错,共生并存。每一个艺术家都应当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而选择适宜的创作方式,多层面地传达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借助当代存在主义的理论成果,重新审视现实主义的本质涵义,并运用在实践中橡讨人的历史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发现在当代艺术盛行的今天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价值本质.结论认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方法不仅在今天,而且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巨大的生命办.  相似文献   

19.
苏童,作为当代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中有许多独特的魅力,其中对意象的潜心营造便是一个极致的闪光点.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在具体文本中,展示苏童对怀乡、死亡、孤独这三大人类文学母题的意象演绎"逃亡的还乡者","红色"的张扬,"魔幻式"的孤独意蕴;二.通过阐述苏童对"画面式"意象营造的执著,以及他所处的文学背景等方面分析其艺术创作选择的内在意义及其意象小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代大儒饶宗颐不仅富于学而且精于艺。他着意于诗词歌赋,醉心于琴曲书画,常有独到之创作,多发醒人之言论。在其艺术观点的表达中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艺术诉求和艺术理想,艺术创作中亦蕴含着共同的艺术心灵。他认为“和”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思想,“太和”则是艺术心灵的极致境界。“和”的艺术理念引领着其艺术创作的求和之心、向和之路、成和之境,成为其艺术作品的内在理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