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蕺山刘宗周为明末硕儒,宋明理学之殿军。蕺山之学以理气生生为形上依托,以心性圆融为内在根据,以慎独诚意为证人工夫,以重建道德理性本体,弘扬儒学道统为宗旨。其学说是对明中后期兴起的心学思潮的理论总结和矫正。李振纲先生的《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一书紧扣晚明的历史文化背景,仔细体味文本语境,精心寻绎蕺山之学的内在理路,深入其精神实质,并直达其证人之境的思想巅峰。  相似文献   

2.
刘宗周哲学理论思维,其心体论是陆王心学的尾声;其《人极图说》是仿濓学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其主敬工夫是洛学"涵养须用敬"的翻版;其慎独工夫,是对道南学派静中体认未发之中工夫的提倡,使主体孤独的心灵不至陷溺;其诚意工夫是接着程朱道学讲的,强调本体与工夫、体与用的浑然不分。虽然他没有建构出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没有提出新的理论思维方法,没有开出新的理论思维核心话题,也没有转换其理论思维所依傍的经典文本。但其所创建的蕺山学派,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特别在浙东学术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对浙东以后学术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慎独论是刘蕺山学术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他一生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工夫理论。他在改造和重新解释历史上的慎独观的基础上,把独体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使慎独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理论体系的学说系统。本文从慎独与敬诚、慎独与心性、慎独与诚意、慎独与静存动察、慎独与格物五个方面分析了其慎独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16世纪朝鲜大儒曹南冥倡导和实践的"主敬"工夫,在其以"敬义"标宗的性理学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并展现了笃学力行、修道进德和博求经传、敛繁就简、反躬造约的特色。其"主敬"功夫有不同于前哲时贤的特色为:"以主敬为求放心之功";"整齐严肃",心肃容敬;佩铃自警、书壁为铭;"存心""穷理""以制事变"的思想脉络和"下学上达"的进学之序。曹南溟"主敬"功来源于《易》《论》《孟》《学》《庸》以及二程与朱子之学,同时也受到横梁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子<大学章句>极为重视"诚意",认为它是"自修之首",并耗尽毕生精力为之作解,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一,朱子基于性善论和工夫论立场,对诚意、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内涵作了独特阐发.其二,朱子具有通贯视野,将诚意与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贯穿起来,分别视为诚意之内核、体验、工夫,共同构成"诚意"这一有机整体.进而阐发诚意与致知、正心之知行、先后、主辅、轻重关系,展现了工夫的独立性与连续性.其三,朱子本章之解在不断突破自我的修改历程中进行,朱子长期以来只是将诚意与自欺联系,直至生命最后数年才将诚意、自欺、自慊、慎独通贯诠释.总之,朱子紧紧围绕致知与涵养这一道德工夫对诚意作出的新诠,对"诚意"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哲学经典的诠释亦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朱元璋之“中书省设御座奉小明王”一事,最早见于刘基同乡黄伯生所撰《诚意伯刘公行状》,但因他对此事叙述不够清楚,于是正史、野史对此就都有不同说法,使人莫衷一是,故予考辨,以为鉴别。 黄伯生《诚意伯刘公行状》云:  相似文献   

7.
在清初学术界中,李二曲以思想上兼收并蓄著称,在继承陆王“先立其大”、“致良知”的本体论思想的同时,更注重从工夫论上融合程朱、陆王,不仅体现在学界多关注的“悔过自新说”上,还在于“慎独”、“静坐”、“主敬”等工夫修养方法,有助于调和或平息宋明以来的学派论辩,在清初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聘礼》郑注“其相去也,公之使者七十步”,是指主国摈者五人加使者之介七人,其每两人间距皆为三丈六尺,合之约为七十步;又《聘礼》郑注“相人偶为敬”之“人偶”乃名词,“相人偶为敬”意为以佐嘉宾行礼为敬;虎贲本为周王之近卫队,后逐渐成为勇士的代称,与军队编制无关,其长虎贲氏也非高级职官;北大本《仪礼注疏》断《仪礼·丧服》郑注“则劬非慈母也”为一句,乃误从贾公彦之说;《汉书·艺文志》“今删其要”之“要”,当依《周礼》郑注解释为典册。  相似文献   

9.
胡三省(1230-1302),浙东宁海人.父亲胡元叔对史学深有研究.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叙述了他父亲的话:“《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于蜀史炤,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与炤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刺乃尔.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呼?”他父亲指出关于《通鉴》各注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见解,这些遗训成为胡三省研究《通鉴》的指南.  相似文献   

10.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平衡“熹”,“晦”之意如启蒙老师刘子翚祝词:“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这影响了朱子一生的审美趣味与精神旨趣。朱子主静的思想资源丰富,如道南指诀的观未发之中、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无欲主静、《易传》的寂然不动等。朱子晚年对道教丹道经典《周易参同契》颇用功,著有《周易参同契考异》,深受其中主静功夫的影响,如朱子视“三光陆沉,温养子珠”为其中之“要切之要切者”,效验是“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在晚年的《楚辞集注》中,朱子通过屈原的《远游》来寄托超脱的情怀,以“壹气”为要诀之要诀,涵盖“毋滑魂”“与泰初而为邻”。另外,主静还表现为专一的持守,如《调息箴》中所言守鼻端之白,由此而至“静极而嘘,如春沼鱼”。诸多主静思想资源汇聚于朱子,他既能入之深,又能转得出,以持敬平衡主静。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公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仲尼曰》论及慎独,明确肯定慎独是指谨慎于“人之所不闻与人之所不见”,表明慎独的“独”确有独居独处之意,与简帛《五行》强调“能为一”、《大学》主张“诚其意”的慎独有所不同,说明慎独的含义经历了从谨慎于独处的原初意到谨慎于内心的引申意的变化。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谨慎于独居独处,要靠道德自律,靠内在的道德自觉。这样慎独必然要从强调谨慎独居时的行为向重视内在意志、意念转化。由于先秦两汉的学者既在原初意,也在引申意,以及引申兼原初意上使用慎独,这样就造成慎独语意的复杂情况。郑玄、朱熹对慎独的注释都有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慎独的理解和研究,要从马王堆时代的“不同”说、郭店时代的“相同”说,走向安大简时代的“发展”说,从发展、演变的角度对慎独的语意做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黔中王门的代表人物,孙应鳌的易学思想以阳明心学为其核心。孙氏在构建其心学体系的过程中对于易学的借鉴与改造,主要体现在以心解《易》、以《易》证心的双向诠释中。在孙氏的易学体系中,易即是一,一则无物不有、无道不涵,理学世界中诸如“性”“命”“神”“理”等核心概念,都被统摄于易道之中。因此,对于儒家性命之理不仅应“一以贯之”,也应当“易以贯之”。这一点也充分展开于孙应鳌以《周易》经传为思想资源构建的“慎独”工夫论中。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根本在工夫.《学》《庸》工夫论从主张修身之必要到一切人皆以修身为本的变化,说明工夫既是道德也是政治伦理的内容.诚之既包括主体对善的自觉,也包括明善之后诚身的实践;诚意虽内在地包含着慎独和毋自欺,但它还不仅包括传统儒家理解的意向的真切不妄,而且包括往往被忽略的意识的真实可靠.中庸之道和大学之道虽各有自己的结构和内容,而它们本质上仍是以近道为工夫论的基本特点.三纲领八条目作为无穷尽的工夫过程是“近道”思想的根据.近道思想是儒者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一庵尽管晚年做过低微的下级教育官员,但就其一生行谊来看,仍属泰州学派平民学者。他继承了心斋之学,并在诚意慎独方面有自己的新发展。一庵的诚意慎独之学是他平民儒学思想的理论依托,"自强""法天"观念彰显了一庵平民儒学思想的主体意识,"随分而成功业"体现了一庵平民儒学思想的事功观。一庵以讲学集会为实现其平民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的苍白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觉民行道"的"外王"取向,始终徘徊于"内圣"内涵的边缘上,难以真正向外拓展。  相似文献   

15.
《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原理的理解,即籍人性固有之善或者说知行可以合于道的内在基础加以修养习化使之接近合于道的境界。其所论道德修养的原则性方法是“修身以道”,即通过认识和践履道的过程来提高自身的德智修养。在修养的具体环节上,强调“慎独”、“行远必自迩”等方法。《中庸》虽在理论上承认有生知安行的圣人存在,但实际强调的是好学笃行对德智修养提高的意义;在修养方法上既重视人的理性自觉的意义,又重视经验学习和实践磨炼的作用。《中庸》强调“慎独”,讲“诚则明矣”,实质是强调人主观立志追求对于道德修养成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爱老敬贤、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将“君”和“师”并提,《尚书·泰誓》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礼记·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把君和师放在同等神圣的地位。甚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学记》)  相似文献   

17.
刘蕺山是明末儒学的殿军。他顺应了当时王学修正运动的潮流,对王学作了很多补偏救弊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慎独与诚意学说之中。蕺山对王学修正的措施可归纳为:强化道德本体所具有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注重践履工夫;扭转王阳明对“意”的理解;驳斥“致良知”及王门“四句教”。蕺山触及到了王学真正的理论缺陷,他对王学的一系列修正是卓有成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蕺山也表现出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论传统“慎独”道德观裘实在人们的道德修养方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慎独”观,两千多年来,幽灵似地徘徊于意识形态领域,“警策之钟”长鸣不已,给世世代代以启迪──积极的或消极的。近几年来,在书报杂志上很少见到“慎独”一词的原因,无非是把“敢想”、“...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新儒家的牟宗三以“归显于密”衡定明儒刘宗周(1578-1645)的思想。这里检讨其说,认为第一步归显于密之“摄知归意”或可引生意知回环互说以致显密混淆的问题。吾人或可补充之以“从已发归于未发”之说,使其意义得以确定。至于第二步归显于密,牟宗三以“以心著性”来规定之。吾人则认为“以心著性”可有歧义。“以心著性”实可有“尽心成性”及“尽心即性”之二解。刘宗周之所谓心形著性,应该是在把性体之外在客观义和形式义简别开之前提下去理解,方得还原其心性论之真实。在此意义下,刘宗周的思想便应是一“尽心即性”而非“尽心成性”之系统,而可以归属广义的王学。  相似文献   

20.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术语。《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行》,各有二章专门讨论“慎独”,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讨论的 ,与传世典籍之“慎独”并无二致 ,讲的都是群体意识中的自我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